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中给予家庭参与式模式的价值

2019-09-16 09:32蒋益群张春丽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15期
关键词:早产儿出院新生儿

蒋益群 张春丽

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广东深圳 518101

随着新生儿护理的不断发展,传统封闭式的护理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护理需求,家长对于患儿的需求加之目前年轻家长对于新生儿护理知识的缺乏,迫切需要探求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以满足新生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家庭参与护理模式(family integrated care,FIC)一种在爱莎塔利亚人文关怀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护理模式,最先在加拿大NICU 中实施,原则是由新生儿专业护理人员对家长进行非医学性护理操作指导,允许家长进入NICU 参与新生儿的护理[1]。研究表明[2],FIC 模式下的护理将家长被动式的支持变为主动式的残余,有助于新生儿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亲子关系的建立,对于新生儿家长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具有很好的提高作用,长期发展对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FIC 在我院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国内新生儿护理提供科学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7 年5 月~2018 年3 月在我院NICU治疗的新生儿84 例,按照入院顺序给予编号,查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 例),其中观察组早产儿31 例,新生儿坏死性肠炎5 例,早产儿脑病3 例,新生儿败血症3 例;对照组早产儿29例,新生儿坏死性肠炎4 例,早产儿脑病5 例,新生儿败血症2 例,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2 例;纳入标准:早产儿管理指南中关于早产儿的诊断标准[3];家长能够满足完成全程陪伴条件,且于出院1 个月内能够配合完成随访;排除标准:患有家族性遗传病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长存在精神类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无法完成新生儿正常护理者。本研究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并获批。观察组患儿男23 例,女19 例,出生平均体重(1855±399)g,出生时平均胎龄(27.18±4.93)周,顺产7 例,剖宫产35 例;出生后平均日龄(10.71±5.19)d,母亲平均年龄(29.2±4.6)岁;对照组患儿男25 例,女17 例,出生平均体重(1977±470)g,出生时平均胎龄(28.52±5.16)周,顺产9 例,剖宫产33 例;出生后平均日龄(11.29±4.86)d,母亲平均年龄(29.5±5.3)岁。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护理方式

对照组给予常规NICU 护理方式,患儿在住院期间所有护理操作均有护士单独完成,无家长陪同,家长只可在每日下午15:00 ~16:00 进入NICU 探视1h。

观察组采用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1)首先与患儿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告知其进入NICU 需要注意事项,FIC 模式下护理需要进行的操作,对家长进行SAS 和SDS 量表测验,排除存在严重焦虑或抑郁状态无法完成FIC 规定的护理操作者;(2)团队组建:由专业的NICU 护理人员、儿科医师、哺乳咨询师、心理咨询师、营养师以及患儿家长组成的FIC 护理团队;(3)课程及时间安排:由NICU 专业护士负责制定FIC 护理期间的教育课程,包括:指导家长如何更换尿布、母乳喂养、洗澡、穿衣、新生儿抚触、体位摆放、体温测量、口服药物等非医学性常规生活护理;早产儿及NICU 患儿的基本护理知识;针对新生儿妈妈也是产妇这一需求,将产后康复、产后心理辅导也纳入教育课程安排中;让新生儿家长参与课程辅导的制定,增加父母的兴趣和融入感;时间上要求父母每天至少待在NICU 8h 以上;(4)具体护理方式:培训方式采取多元化手段,同步授课加课后视频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时间上考虑到上午医生查房及专业护理操作等,将授课辅导安排在下午15:00 ~16:30 分;对于新生儿基本护理操作技能采取一对一方式进行教授,课程辅导采用集中授课方式进行;新生儿抚触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时间20min;每天给予新生儿洗澡一次;直至患儿出院。

1.3 观察指标

(1)神经行为评分(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4]:由专业医务人员于早产儿校正胎龄40 周时对患儿神经行为能力进行评分,共20 个神经反射,包括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四个方面,总分40 分,35 分以上为正常,35 分以下需要定期随访;(2)于出院1个月回访时测定患儿头围、身长、体质量,记录随访1 个月内患儿再入院率;(3)于出院1 个月回访时对患儿家长进行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评分:护理知识包括新生儿特点、新生儿母乳喂养、新生儿常见疾病识别、新生儿成长发育特点等;护理技能包括尿布更换、新生儿沐浴、母乳喂养、新生儿窒息的家庭急救等;护理知识和技能满分各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掌握情况越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家长负性情绪状态进行评分[5],按照中国常模标准,SAS 经换算后得分50 分以下为正常,50 ~59 分为轻度焦虑,60 ~69 分为中度焦虑,≥70 分为重度焦虑;SDS经换算后得分53 分以下为正常,53 ~62 分为轻度抑郁,63 ~72 分为中度抑郁,≥72 分为重度抑郁。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NBNA评分比较

两组患儿在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及原始反射方面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矫正胎龄40 周时NBNA 总分及行为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生长发育情况比较

出院1 个月时,观察组体质量、头围、身长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NBNA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患儿NBNA评分比较( s,分)

images/BZ_121_188_317_2213_376.png观察组(n=42) 12.64±1.52 7.73±1.25 7.64±1.37 6.23±0.77 38.84±4.78对照组(n=42) 9.27±1.44 7.38±1.12 7.59±1.41 6.14±0.85 34.13±5.09 t 10.430 1.351 0.165 0.509 4.371 P 0.000 0.180 0.869 0.612 0.000

表2 两组患儿生长发育情况比较(± s)

表2 两组患儿生长发育情况比较(± s)

images/BZ_121_188_776_2213_835.png观察组(n=42) 4871.9±513.6 52.13±3.82 37.17±0.70 1(2.38)对照组(n=42) 4310.4±335.8 50.29±2.77 35.65±0.68 7(16.67)t/χ2 5.930 2.527 10.094 3.561 P 0.000 0.013 0.000 0.039

表3 两组患儿家长护理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及心理状态比较(± s,分)

表3 两组患儿家长护理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及心理状态比较(± s,分)

images/BZ_121_188_1234_2214_1293.png观察组(n=42) 83.31±7.92 87.15±8.44 54.26±3.11 48.44±2.76对照组(n=42) 74.05±6.88 75.43±7.51 68.75±3.54 54.62±3.80 t 5.720 6.723 6.175 5.961 P 0.000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患儿家长护理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及心理状态比较

出院1 个月时,观察组家长新生儿护理知识及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不断深入,在尊重患儿家庭意愿、保持护患关系平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FIC 模式逐渐在NICU 中成为一种趋势。FIC 模式通过引入家长角色参与新生儿的护理,通过手把手指导家长做一些非医学性护理,有助于亲子关系建立,对于缓解家长紧张焦虑情绪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6-7]。国内一项对134 名早产儿进行了为期18 个月的随访发现,FIC 模式护理下的新生儿智力发育指数和精神发育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8],指出FIC 模式应该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NICU 中推广。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在纠正胎龄40周时NBNA 总分及行为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出院1 个月随访时观察组生长发育情况更加,这说明FIC 模式有助于早产儿神经行为及身高体重的生长发育,分析认为:FIC 模式通过指导家长进行新生儿抚触、母乳喂养,使早产儿及患有疾病的新生儿感觉更加舒适、安静,减少能量消耗和哭闹,对于体内一些生长激素的分泌具有促进作用[9-10];另外,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不成熟,存在一些原始反射困难或反射不完全等神经问题,FIC 模式下家长通过长时间陪伴患儿,抚摸、视觉交流以及一些温和的话语等良性刺激,在增进亲子关系基础上有助于早产儿神经行为的发育[11]。在家长护理技能掌握及心理状态方面,观察组家长新生儿护理知识及技能评分优于对照组,且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分析认为:FIC 模式为家长和患儿创造了更多的接触机会,使得其更佳积极主动的与患儿进行互动,通过学习新生儿护理知识及技能,提高了照料新生儿的能力,使得患儿能够更好的从医院过渡至家庭护理;另外,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提高也增强了家长的信心,缓解了产妇的焦虑情绪;我们还通过定期的心理辅导,舒缓家长焦虑情绪,避免产后抑郁的发生[12-13]。

笔者在FIC 模式指导下NICU 护理过程中有几点启示:(1)目前国外医疗环境不佳,医患关系呈现紧张状态,对于FIC 模式的实施存在一定的挑战,笔者认为在一些新生儿需要抢救或危重期及重大护理措施落实时期避免家长进入NICU,以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和误会;(2)FIC 模式下课程的制定要在一定程度上征求患儿家长的意见,做到符合多数家长的意愿,对于一些技能的操作尽量做到一对一辅导,避免一对多,使家长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怀[14];(3)FIC 模式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家长和患儿的安全,虽然一些家长经过了我们专业的培训,对于一些基本操作技能掌握较好[15],但也需要我们的护理人员每日定期观察新生儿状态,及时纠正一些错误的认识和操作,确保患儿住院期间安全。

综上所述,在护士指导下的家庭参与护理模式能够有效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满足家长育儿需要,有效缓解家长不良情绪,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早产儿出院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的护理效果
早产儿如何护理及喂养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第五回 痊愈出院
细辨新生儿的“异常信号”
早产儿的家庭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