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研究的文献综述

2019-09-17 08:37康珊珊
对外经贸 2019年3期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康珊珊

摘要: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巨大,学者对其影响效果进行了探讨。通过对现有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发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能够产生反向技术外溢这一观点已在我国学术界达成基本共识;在讨论FDI对东道国影响方面研究结论并不一致,这可能是未考虑投资母国与东道国的差异引起的;而当固定探讨一国OFDI对东道国所产生的影响时,研究结果趋于一致,但东道国的异质性仍不可忽略。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反向技术外溢;污染问题

Abstract: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s huge, and a large number of scholars have explored its effects. This paper intends to sort out the existing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s and finds that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can produce reverse technology spillovers has reached a basic consensus in Chinas academic circles; the conclusion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FDI on the host country are not consistent, which may be unconsidered investmen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ome country and the host country is caused; when the influence of a countrys OFDI on the host country is fixedly studied, the research results tend to be consistent, but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host country cannot be ignored.

Keyword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Reverse Technology Spillover; Pollution Paradise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以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即FDI)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观点日趋成熟。根据《世界投资报告》,2017年中国对外投资额为1250亿美元,位居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在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达1830亿美元,超过日本排名世界第二,位于美国之后。如此大规模的对外直接投资(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即OFDI)会如何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承接FDI的东道国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对于中国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和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十分重要。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的不断发展,东道国的环境质量和制度质量成为FDI流入效应的研究重点。本文旨在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的影响和对承接FDI东道国的影响两方面对国内外现有文献进行梳理,为未来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提供新思路。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研究文献总结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的影响研究

理论认为随着一国对外投资活动的增多,跨国公司通过对外投资项目能够吸引和学习东道国有关的先进技术,降低生产成本,获得积极的反向外溢。国内学者对中国FDI反向技术外溢效应的存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可以通过各种传导机制获得东道国的反向技术外溢,从而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这在我国学术界已达成基本共识(阙大学,2010;沙文兵,2012;孟青兰,2017)[1]-[3]。毛其淋和许家云(2014)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OFDI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因果效应显著,且OFDI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是逐年递增的[4]。蔡冬青和刘厚俊(2012)认为我国OFDI显著提高了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而东道国优良的制度环境可通过与我国OFDI反向技术外溢的协同作用对我国的技术创新起到促进作用[5]。张春萍(2012)、王恕立和向姣姣(2014)使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进出口创造效应,但存在国别差异[6][7]。接下来需要讨论的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反向技术外溢效应作用的发挥?技术外溢效应在各种产业之间的效果是否一致?国内学者对这些问题已经做出了尝试性研究,这将是今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影响研究的新方向。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影响研究

关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所产生的影响研究起步较晚,类似的研究侧重于讨论FDI对东道国的影响,而FDI与OFDI之间联系紧密,因此对于FDI對东道国影响研究的文献梳理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中国OFDI对东道国的影响研究。

1.FDI 与东道国环境质量的研究综述

FDI与东道国环境质量的关系主要有两类观点:第一种是“污染天堂”假说,假说认为那些面对国内严格环境规制的企业会为了节约成本而将高污染产业转移至其他环境标准较低的国家,进而导致了东道国环境质量的降低(Copeland和Taylor,1994)[8]。Esty和Geradin(1997)还发现在国际竞争环境下,东道国会倾向于通过降低本国的环境标准来吸引更多的FDI,带来“竞次效应”[9]。Baek(2016)、Lin(2017)、严雅雪和齐绍洲(2017)、张磊等(2018)的研究也从不同视角证明FDI会在某些程度上恶化东道国的环境污染,即承接FDI的东道国会成为“污染避难所”[10]-[13]。另一种是“污染光环”假说,核心观点是FDI所带来的先进清洁技术和环境友好理念能通过技术外溢来推动东道国本土污染治理水平的提高,从而降低东道国环境污染(Birdsall和Wheeler,1993;刘玉博和汪恒,2016;Liu等,2017)[14]-[16]。以中国为例,许和连和邓玉萍(2012)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空间计量的研究表明:总体来说“污染天堂”假说在中国并不成立,FDI在空间地理上的集群是有利于改善中国环境的,其中来自全球离岸金融中心的外商投资更是显著降低了中国的环境污染[17]。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各持己见,但根据已有文献的回顾与梳理,不难发现研究结论的差异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学者们在选取研究方法以及反映一国环境质量水平的核心指标上差异较大,这将极大干扰最终结论。林季红和刘莹(2013)的研究发现若将环境规制视为严格外生变量,那么实证结果表明“污染天堂”假说在中国不成立,而一旦将其视为内生变量,则结果表明“污染天堂”假说在中国是成立的[18]。另一方面,部分学者提出不能忽略了FDI来源国的差异,将一国的FDI总量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事实上,不同来源国的FDI在投资进入方式(王明益,2014)[19]和投资进入动机(孙早等,2014)[20]等方面有明显不同,对东道国产生影响的能力和路径也并不一致,因此在研究时有必要将投资母国的异质性考虑在内。基于此思路,刘乃全和戴晋(2017)运用多种估计方法来说明中国OFDI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境带来了“污染光环”效应,且这种效应不存在异质性[21]。刘玉博和吴万宗(2017)让污染进入生产函数,实证结果表明中国OFDI规模的增长总体上促使东道国污染排放总量增加,但从人均排放的角度,中国OFDI显著降低了污染排放量,提高了东道国能源利用效率,改善了当地环境质量[22]。显然,当从特定国家角度出发探讨一国OFDI对东道国环境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时,研究结论的冲突有所降低。

2.FDI与东道国制度质量的研究综述

关于FDI与东道国制度质量之间的关系,传统理论认为FDI的进入能够影响东道国的腐败程度与营商环境,从而改变东道国经济社会运行交易成本(Kwok和Tadesse,2006;Long等,2015)[23][24]。和FDI与东道国环境质量关系的研究类似,学者们对于FDI的流入是对东道国制度质量产生了正向的积极影响还是负向的消极影响存在分歧。但由于学者们在核心指标的选取上较为统一,采用世界治理指数(WGI)来衡量一个国家制度质量进行研究,因此结论争议主要来自于投资母国与东道国的差异。使用WGI的研究结果表明FDI的流入能够整体提升东道国国家质量,但在制度质量维度上呈现出异质性(祖煜和李宗明,2018;黄玖立等,2018)[25][26]。而关于投资母国与东道国差异带来的争议,潘春阳和廖佳(2018)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制度质量低于中国的东道国,中国的OFDI显著提高了制度质量,而对于制度质量高于中国的东道国,中国的OFDI则没有显著的制度效应[27]。此外,Long等(2015)从中国企业微观调查数据出发,研究表明FDI的存在对不同地区税负下降与法制水平上升产生了积极影响[23]。

由上文可知,大多数文献将一国的FDI总量视为一个整体,忽略了FDI来源国差异。而FDI与东道国之间的关系是复杂多维的,条件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可一概而论,如不加区别地引入外资则有可能阻碍东道国的经济发展(黄建宏和蒲云,2004)[28]。因此,继续将一国FDI视为一个同质整体进行研究将极大地影响结论的可信度,有必要从特定国家角度出发,探讨一国OFDI对东道国所产生的影响。除研究OFDI与东道国环境(刘乃全和戴晋,2017;刘玉博和吴万宗,2017)[21][22]和制度之间的关系(潘春阳和廖佳,2018;祖煜和李宗明,2018)[25][27]之外,部分学者将关注点放在了行业出口、结构升级等方面。郑磊和汪旭晖(2018)通过行业层面的实证检验发现美国OFDI对东道国行业出口强度的影响会因投资动机不同而明显不同。其中,资源寻求型FDI对东道国出口强度起显著正向作用,出口平台型FDI能降低东道国企业沉没成本以提高其出口业绩[29]。姜慧和孙玉琴(2018)通过动态面板门限模型发现东道国制度指标在影响东道国经济增长时,都存在显著的“单门槛效应”,只有跨越相应门槛值,中国OFDI才能给其经济增长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30]。贾妮莎和雷宏振(2019)基于开放经济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数理模型发现:中国OFDI整体上通过技术溢出、要素供给及生产率效应推动了“一带一路”沿线东道国国家的产业升级[31]。

三、文献简评

综上,通过对中国OFDI影响研究的文献回顾与梳理,本文总结出以下结论:第一,我国OFDI通过各种传导机制能够获反向技术外溢,从而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已在我国学术界达成基本共识;第二,在讨论FDI与东道国环境和制度质量关系方面,并未考虑投资母国与东道国的异质性可能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结果不一致的主要原因;第三,当具体探讨中国OFDI对东道国所产生的影响时,研究结果趋于一致,但东道国的异质性仍不可忽略。因此,在今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研究中,對我国而言,反向技术外溢效应的影响因素和产业差距是否存在可能会成为研究重点;对东道国而言,要注意考虑其他国家OFDI的特质和东道国的差异,即从固定他国OFDI影响视角出发,研究我国OFDI对某一类东道国的具体影响,这样的研究结果才更具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阚大学.对外直接投资的反向技术溢出效应——基于吸收能力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06):53-58.

[2]沙文兵.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与国内创新能力——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2(03):69-74+89.

[3]孟青兰.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7(11):137-140.

[4]毛其淋,许家云.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否促进了企业创新[J].世界经济,2014,37(08):98-125.

[5]蔡冬青,刘厚俊.中国OFDI反向技术溢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东道国制度环境的视角[J].财经研究,2012,38(05):59-69.

[6]张春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29(06):74-85.

[7]王恕立,向姣姣.创造效应还是替代效应——中国OFDI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机制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4(06):66-72+89.

[8]Copeland B R, Taylor M S. North-South Trade and the Environment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4, 109(03):755 -787.

[9]Estyd C, Geradin D A. Market Access, Competitiveness, and Harmoniz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J]. The Harvard Environmental Law Review, 1997,21(2):265-336.

[10]Baek, Jungho. A new look at the FDI-income-energy-environment nexus: Dynamic panel data analysis of ASEAN[J]. Energy Policy, 2016(91):22-27.

[11]Lin, Faqin. Trade openness and air pollution: City-level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17(45):78-88.

[12]嚴雅雪,齐绍洲.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雾霾污染[J].统计研究,2017,34(05):69-81.

[13]张磊,韩雷,叶金珍.外商直接投资与雾霾污染:一个跨国经验研究[J].经济评论,2018(06):69-85.

[14] Birdsall N , Wheeler D . Trade Policy and Industrial Pollution in Latin America: Where Are the Pollution Haven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 & Development, 1993, 2(01):137-149.

[15]刘玉博,汪恒.内生环境规制、FDI与中国城市环境质量[J].财经研究,2016,42(12):119-130.

[16]Liu Y , Hao Y , Gao Y . The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China[J]. Energy Policy, 2017(108):271-280.

[17]许和连,邓玉萍.外商直接投资导致了中国的环境污染吗?——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研究[J].管理世界,2012(02):30-43.

[18]林季红,刘莹.内生的环境规制:“污染天堂假说”在中国的再检验[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01):13-18.

[19]王明益.外资异质性、行业差异与东道国技术进步——基于制造业分行业的全参数与半参数估计比较[J].财经研究,2014,40(09):109-120.

[20]孙早,宋炜,孙亚政.母国特征与投资动机——新时期的中国需要怎样的外商直接投资[J].中国工业经济,2014(02):71-83.

[21]刘乃全,戴晋.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环境效应[J].经济管理,2017,39(12):6-23.

[22]刘玉博,吴万宗.中国OFDI与东道国环境质量:影响机制与实证检验[J].财贸经济,2017,38(01):99-114.

[23]Kwok C C Y , Tadesse S . The MNC as an agent of change for host-country institutions: FDI and corruption[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6, 37(6):767-785.

[24]Long C , Yang J , Zhang J . Institutional Impact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J]. World Development, 2015(66):31-48.

[25]祖煜,李宗明.“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效率及对东道国治理水平的影响[J].经济体制改革,2018(04):159-164.

[26]黄玖立,房帅,冼国明.外资进入与东道国国家治理能力提升[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8(06):96-108.

[27]潘春阳,廖佳.中国OFDI的制度效应存在吗?[J].经济评论,2018(06):53-68.

[28]黄建宏,蒲云.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的作用机理[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4(03):285-290.

[29]郑磊,汪旭晖.跨国公司投资动机对东道国行业出口强度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8(02):86-99.

[30]姜慧,孙玉琴.中国OFDI、东道国基础设施建设与双边经济增长——基于“一带一路”东道国制度的视角[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8(12):84-97.

[31]贾妮莎,雷宏振.中国OFDI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升级——影响机制与实证检验[J].经济科学,2019(01):44-56.

(责任编辑:郭丽春 刘茜)

猜你喜欢
对外直接投资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对外投资的影响研究
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N素的实证研究
OFDI对中国就业影响的产业异质性研究
江苏省OFDI产业升级效应浅析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特征与导因分析
我国房地产对外直接投资分析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战略选择之国际贸易效应
中国对越南直接投资的优劣势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