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探讨

2019-09-17 06:19倪秀芳
读写算 2019年15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小学生数学

倪秀芳

摘 要 小学数学老师普遍反映一个现象:现在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变弱了!是现阶段教材弱化了计算教学?还是由于科技的发展,电子设备越来越先进,人工智能替代了大脑?但对现阶段来讲,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变弱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素质教育的指挥棒下,过分强调计算的多样化:“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他不同的方法吗?”计算过分强调个性化:“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计算!”而较少进行算法优化。人又是有惰性的动物,大部分孩子觉得我会一种算法了,结果又正确了。我为什么要去想第二种,第三种呢?更谈不上优化算法了。正是教师只重视计算结果的正确与否而忽略了算理算法的形成和总结。长此以往所造成的后果是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弱化。

关键词 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A,C9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5-0162-01

数学作为一门学科,计算贯穿数学学习的各个阶段。小学阶段对于數学学科来讲计算作为基础中的基础,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计算能力强,学期数学充满了愉悦感,反之孩子计算能力弱就会对数学充满了无力感甚至是恐惧。如何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从而为孩子热爱数学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从以下几点谈谈几点平常教学的做法:

一、借助教学具,使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计算教学既要注重数学算理的理解又要注意数学算法的掌握。数学算理为计算提供正确有效的数学思维过程,而算法为数学计算提供简单的运算操作方法。两者的结合是算理的内化和计算能力形成的标志。

例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时,教师通过让学生先领会算理,再总结算法的规律。在教学中借助小棒,来引导学生理解36-8的算理。由于有了“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学习基础,学生摆小棒时习惯性拿出3捆和6根小棒,发现6根减8根不够减,很自然的拿出一捆小棒拆开来拿走8根小棒,再把剩下的单根小棒和整捆小棒合起来。操作完毕后,其实学生只有一个粗浅的认识,这时教师抛出问题:你是怎么做的?学生经过思考把自己的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你会发现同一操作下这里面还是有所区别的。学生1:拿出3捆和6根小棒,发现6减8不够减,拿出1捆小棒拆开来和6根和在一起是16根,16-8=8,8根再加2捆(20根)8+20=28;所以36-8我是这样想的:把36分成20和16,先算16-8=8,再算8=20=28。学生2:我也是先拿出3捆和6根小棒,发现6减8不够减,就从3捆里拿出1捆拆开变成10根,10-8=2,2加上剩下的2捆和6根(就是26)2+26=28;所以36-8我是这样想的:把36分成26和10,先算10-8=2,再算2+26=28。教师在教学时借助直观教学具的演绎推算,在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从而总结出算法;再脱离教学具说算理算法,使学生的计算越来越熟练,这样紧扣知识的本质特征,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了计算能力。

二、倡导算法多样化和算法优化并重,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算法多样化是针对全体学生而言的,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特征各不相同,造成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道题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大相径庭。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计算教学中应多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以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注重新旧知识迁移,提高计算能力。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知识性较强的学科,在计算教学中也讲究知识的迁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思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从而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15×3时,先让学生用学具小方块的摆一摆、说一说,通过算理与算法相结合的讲解,学生已经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有个基本的认识:先算个位5×3=15,再算十位3个10是30,最后15+30=45.再出示150×3。这时如果教师一味地再讲算理讲算法,不善于用旧的知识进行迁移,不善于引导学生挖掘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则学生的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思维的深刻性就会大打折扣。通过对15×3和150×3的对比,学生发现有一个相同的因数3,另外一个因数之间存在着倍数关系,150是15的10倍,推倒出150×3的积是15×3的积的10倍。

三、强化口算训练,促进口算和笔算相结合,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口算是所有计算能力的基础,估算、竖式计算、简便运算都是以口算为基石的。其口算的熟练程度,很大程度决定了数学课及作业的速度与质量。特别在低年级口算的训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业。笔者长期在低段教学,发现在学习“十以内加减法”时,有的学生能直接口算出得数,而有很大一部分的孩子还要借助掰手指来进行计算。发现这一现象后,我分两个部分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的。(1)通过让学生动手制作“1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题卡,正面写算式,背面写答案。在校学习时让学生进行同桌互考,或者教师在课堂上利用课前1-2分钟以对口令,抢答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2)课后回家布置听算任务,每天让家长给孩子听算20道题并给孩子计时,家长每题上传听算情况。通过这样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就得到很大的提高。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小学生数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厘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中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进阶式培养策略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