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设计之美

2019-09-18 10:30周晓嫚
牡丹 2019年23期
关键词:品味本质美的

周晓嫚

设计美包括艺术和审美两大方面,设计之美是满足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的需要而存在的,使人生理和心理感到愉悦的一种美的存在特征。本文结合设计美的本质和美的本质来进一步探讨设计之美。

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由于过快的生活节奏和工作生活带来的压力,人们更多地只是关注到设计只是以一种意识形态存在于生活中,并没有深刻地理解探讨设计到底是什么。既然有设计存在,人们自然拥有审美意识,也可以发现设计之美。生活中,很多人不是不知道美的存在,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时对设计之美有一定的理解认知局限。

一、论设计之美

对于设计,人们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去诠释它的意思。首先,从教育角度看,设计是一门以技术和艺术为基础,并在应用中使二者相结合的边缘性学科,它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具体应用等都有别于传统的艺术学科。其次,把“设计”一词拆开来,中国很多古代文献对于“设”和“计”有很多种不同的解释。学者杨志麟曾把他对于“设”或“计”两个字的解释在《设计创意》一书里作过系统而严谨的整理说明,并从中提取出与当今设计之意相似的几种主要说法。关于“设”,有陈列与安置的意思:设,施陈也(《说文解字·玉篇·言部》);钟鼓既设(《诗·小雅·彤弓》);授车以级,整设于屏外(《礼记·月令》)。关于“计”,有谋划之意:计,筹计(《广韵·霁韵》);计,谋谟也(《篇海类编》)。“计”还有计划、计谋之意:“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人;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

权修》)

关于设计中“美”的阐释有很多,每个人对某种客观存在的事物所产生的主观感受都不一样,角度不同,会对“美”有着不同的理解。美不是一种确定的、固化的存在,是事实的动态发展在大众情感层面的反应,始终不能描述出来,是一种自由不受拘束的朦胧状态。美学界著名学者李泽厚提出:“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相关,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现实的对象化。”李泽厚解释,“人的本质力量”指人类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生产活动;“对象化”指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设计之美不是抽象的变形,它是指具体的物质性,它是审美的一种真实物质形态美的存在,但是由于受到设计之美物质性的影响,审美处于不自由的状态。消费者或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或审美时,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事物的造型、色彩、形态、功能等,以固化的状态去看待美,追求的是不自由美的境界。

设计美的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这是李龙生在《设计美学》中提出的观点。如果说要给设计美的本质予以界定的话,那么设计美就是设计活动及其成果所具有的能够让人产生生理、心理愉悦的形式特征。

二、品味设计之美

品味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审美感知和认知,而感知和认知是人的需求和欲望得以满足的前提。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审美需要逐渐产生。从本能的欲望过渡到审美需要,既是一个社会性的历史过程,也是个体的情感过程。品味就是个人对物质的情感和需求得到满足的主观意识表现。

设计之美的审美趣味,也是品味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人的审美情趣是内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它会随着人们的品味以及对社会生活的物质和精神的满足而不断发生变化,因此自然而然地会影响设计的审美和设计师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来源于设计,而设计的意义和目的则是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一件设计作品是否能够让人一眼就会感受到它美的存在,最根本的还是需要人们用自己的审美去发现设计美,它能让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会享有一种愉悦感。正如唐纳德·诺曼所说:“我们有证据证明極具美感的物品能使人工作更加出色……让我们感觉良好的物品和体系能够更容易相处,并能创造出更和谐的氛围。”审美情趣是能够让人与设计更加贴近生活的一种媒介,它给予社会生活一种美妙而不可言的情绪烘托,使人发现美,享受设计之美。

三、生活设计之美

如果说,纯粹艺术的审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那么设计之美就是直接的合目的性,直接服务生活。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一分子,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有设计的参与,无论是什么样的形式,如自然的、人工的、技术的等,都是通过设计去点缀人们的生活,回归生活本质,为人所用,服务大众。因此,所有的设计问题最终都会汇聚为一个大的设计问题:为生活设计。

以人为本的设计之美最直接的体现是为生活设计而产生美,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设计师,都会有自己对不同事物的审美,从而产生不同的需求,包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设计就是为了满足这些需求,由设计师去创造、去发现美的存在,设计出符合人们审美需求的一切生活中存在和所需要的产品。因此,设计之美是物的创造,它是具有物质形态的美,是真实存在并且是通过实物来传达的一种审美体现。说到底,设计之美最终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人们眼前,是人自己创造出来的,因为人的需求,才能会有审美的产生,才能促使设计的出现,最终才能满足人们,服务生活。

四、结语

对于设计者而言,要想诠释设计之美,最重要的是学会用自己独特的审美和高雅的品味,去体验美,愉悦自己,最终以设计成果的形式来满足大众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每个人对设计和设计成果的展现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审美,自己心中有一把衡量美的尺子,但是最终它是否具有美之意义,取决于消费者。

猜你喜欢
品味本质美的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品味桂峰
此声彼声来品味 仔细聆听有不同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
品味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