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原型批评视角下末日影片《后天》的意义

2019-09-18 10:30闫东琪
牡丹 2019年23期
关键词:弗莱方舟原型

闫东琪

末日影片《后天》是美国导演罗兰·艾默里奇的代表作,其中蕴含许多神话原型意象。本文运用诺斯洛普·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分析影片中呈现的意象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并通过生态美学的观点阐释末日电影《后天》对人的教育意义。

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源于20世纪初的英国仪式学派,集大成于加拿大文学批评家弗莱。他认为,原型是指那些反复出现的或传统的神话和隐喻,作为人类文学整体经验的基本组成因素,它展现出人类共同的文学幻想。在阐述文本时,人们主要关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意象、象征、主题、人物、情节母题或结构,从作品中辨认出基本的文化状态,寻找重复出现的神话和仪式因素,发现具有原型意义的象征、主题和情节,进而挖掘出各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和深层次心理特征。

弗莱认为,神话才是文学作品最基本的模式,但是其作为原型消融到作品中,这意味着任何时代的文学都可能存在前代的甚至是原始的基本意象。笔者认为,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分析灾难电影是有必要的,因为灾难电影文本是一种具有丰富象征意义的文学艺术呈现形式。根据弗莱和伊利亚德的研究,常见的原型意象就是水、天空、太阳、月亮、大地、诺亚方舟和丰产等。电影《后天》中出现并且与人类生命有关的就是水、天空、诺亚方舟。

一、水意象

水是各种形式生命的起源,一切生命形式最终又以不同的方式轮回到水中,尽管这种方式可能是一种大灾难。弗莱认为,水这种意象具有矛盾的两面性,一是神启意象,这代表着幸福悦人的世界,就像天堂、上帝都是人们向往的世界原型。二是恶魔意象,这与充满死亡、痛苦和黑暗的世界相联系。水象征毁灭、净化和救赎。

水在不同的宗教系统结构中表现出相同的功能:它分解、打碎一切形式,消灭过去的一切罪恶,使净化并赋予新生命的权能。即使今天社会工业化与科学化导致宗教对现代人的影响被削弱,但宗教依然在西方人精神层面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末日情结便是如此。在《圣经·创世纪》中,上帝计划用洪水灭绝充满罪恶的人类,在毁灭之时地渊中的水喷涌而出,天上的暴雨下了四十个昼夜,水淹没了整个人类世界。此时,水就在西方人眼中就成为具有毁灭性的恶魔意象,它具象化为雨水或者洪水,这一神话原型在影视创作中有所呈现。在影片《后天》的一开始,全世界连续下了三天的大雨,并且由于飓风风眼导致的全球气温骤降,整个世界被大雪冰封,人类回到了没有一片生机的冰川时期。影片中,主人公山姆的藏身之所是图书馆,导演之所以将剧情设计在这里,是因为图书馆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象征。在这样一座充满智慧与灵性的地方,人却只能靠烧书来度过困境。在濒死的状态下,人抛弃物质与精神文明,回归那最初的原始。水在这里就扮演了惩罚违背自然规律的人类的“刽子手”,是一种恶魔意象。

世界毁灭之后,水作为净化与重生的神启意象即将呈现。世界没入水中象征着回到原初形式,这意味着生命将在水中重新孕育,全新的生命形式即将诞生,这是对生命继承性的创造。所以,浸没在水中并不意味着绝对的灭绝,这只不过是与无形无象之水的暂时结合在一起,之后还会出现一种新的创造、一种新的生命以及一种新的人类。

有关洪水的神话展示了一个范式,即世界及其历史是某种“循环往复”的东西:一个时代的人类由于犯下的罪恶被一场灾难所终结,另一个由新人类统治的新时代即将到来。在影片《后天》结尾之时,宇航员以上帝视角深情地俯看地球并讲道:“你见过如此干净的地球吗?”这句话的意义在于两方面:洪水使陆地得到了净化,地球将重建自己的生态秩序;在克服灾难的过程中,人们放弃私人恩怨同心协力度过危机,整个过程中人们生理和精神上都得到了净化和救赎。

二、天空意象

天空是超越的、神圣的、无限的。天空超越性的象征体系来自对其无限高邈的朴素认识。又高又远的天空意味着其本身就充满神圣,在人类难以企及的地方,充满着超越的、绝对真实的、永存的神圣尊容,而神的超越性直接显现为天的不可企及、无限、永恒和创造力(风、雨、闪电等)。天的全部本质就是一个永不枯竭的神显。因此,任何关于天体或者在大地上层领域发生的事情都是神显之时。天神具有消极性,他们住在高处,远离人类,对人类的日常需要几乎漠不关心。但至上神的自主性、崇高和首要的地位绝对没有下降,人们在遭遇来自天空的威脅的时候或者遇到灭顶之灾的时候,就会想起至上天神。在影片《后天》中,人类造成的温室效应而引发的三股超大龙卷风和飓风风眼中的极寒气流夺取了地球上的众多生命,避难所中一位曾不信教的图书管理员一边将世界上第一本《圣经》复印本保存,一边祈求耶和华的保护,这是人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向至上天神祈求获救。

三、方舟意象

方舟这一意象作为《圣经》里救赎神话的典型,方舟是上帝为了追随他的子民所预备的。影片《后天》中,方舟的意象具化为图书馆,山姆听从了父亲的建议,带领同伴和相信自己的人,躲在了纽约图书馆,并且靠着烧书避难,而那些没有听从劝告的人在逃亡过程中被灾难所吞噬。另一个具化是轮船,在救人时,劳拉的大腿受伤并感染,缺乏食物和药物的劳拉生命危在旦夕,而此时冰川里冲进一艘轮船,船上恰有她所需要的食物和药物。山姆和同伴最后历经生死拿到了补给品,并挽救了劳拉的生命。方舟将人性恶的一面赤裸裸地揭示出来,让那些自私的心灵将无所遁形,所以方舟在救赎人类的时候将人类批判地否定掉,既具有神启意象,也是作为讽刺意象,是一种矛盾的结合。

看到末日影片中的灾难景象,人们难免想到今天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而和此现象关系密切的理论就是生态美学。生态美学是将生态学和美学的重要观点有机结合,用其全新美学理论形式去研究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在内的生态审美关系,这种美学形式在今天人与自然矛盾突出的现实下,是一种非常必要的存在。

人与自然矛盾来源于人类盲目地改造生态环境以适应生存,但这种改造人类只考虑自己的需求,没有考虑地球的生态环境平衡,所以这种改造会使人面对许多危机。生态美学理论认为,人与自然最好的状态是和谐共荣。从这个角度分析今天的影视文化,一些电影正承担着生态美学批评的角色。因为创作者对地球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对人类环保意识的缺失表现出忧心忡忡,因此其借此机会将这种担忧通过电影传达出来。灾难电影《后天》就是以南极冰层开裂为开场,这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山消融的结果。不久,各地出现了异常的气候现象:新德里下雪,海洋上的浮标监测显示温度骤降,东京遭遇冰雹袭击,人类将迎来第二次冰川时代。观众看到的是被冰雪覆盖的世界,人类渺小的身影在白茫茫的一片中越来越模糊。生态美学体现了人类对今天生态问题的高度重视,用这样一种生态美学观去培养和塑造人,可以把生态关怀、生态审美观念内化为人的情感与信念,从而优化人们的行为模式与生活方式,最终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矛盾冲突。

四、结语

末日电影《后天》的积极意义在于它表达了人类的生存焦虑和人类优化生态环境的愿景,让人类进行自我反思和审视。人类需要的不是对未来的恐惧,而是专注于现在,抱着珍惜的心态,怀着忧患的意识,做一些真正对地球生态环境有意义的事情。

猜你喜欢
弗莱方舟原型
英国FLYGER弗莱戈阀门有限公司
英国FLYGER弗莱戈阀门有限公司
英国FLYGER弗莱戈阀门有限公司
隐秘的方舟
《方舟》
英国 FLYGER 弗莱戈阀门有限公司
包裹的一切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Recent Promo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Kun Opera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