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计数法

2019-09-19 09:39张荣华
数学小灵通·3-4年级 2019年9期
关键词:戏园计数法戏院

□张荣华 李 莉

如何计数,是人类社会从诞生之日起,就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从古至今,人们创造了很多计数方法。

一、结绳计数法

结绳计数是远古时代的人最常用的计数方法之一,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发明阿拉伯数字,人们在计数的时候,就只能借助外物的帮助了。所谓“结绳计数”就是人们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记录数量。绳子每打一个结代表一个或一次(如图1)。

在中国,有“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的说法。据宋朝时期的一本书中所记,盘踞于中国北方的鞑靼没有文字之前,就曾经通过结绳计数的方法来配发物资,传令兵看到绳子上所系的结扣数即可知晓分发的军马粮草的数目。

图1

二、书契计数法

书契计数法是在结绳计数法之后出现的计数方法。当时主要用于剩余粮食数量的计数。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创造出了文字和数字,结绳计数逐步被“书契计数”所替代。书契是指正面写字、侧面刻齿以便验对的文书,具有契约性质,早期刻在龟甲、兽骨上,后期刻在竹木上(如图2)。

图2

三、算筹计数法

算筹计数法实际上是古代人发明的十进位制计数法。古人用竹子、木头、兽骨等材料制成一些长短、粗细差不多的小棍子用来计算数目,不用时则把它们放在小袋子里面保存或携带,这些小棍子叫做“算筹”(如图3)。

图3

事实也的确如此,一直到算盘发明推广之前,算筹都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计算工具。算筹计数法遵循十进位制,在世界数学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造,跟世界上其他古老民族的计数法相比,具有显而易见的优越性。

四、“正”字计数法

“正”字计数法也是我们经常用的计数方法,在计数时,常常用“正”字,一个“正”字有五画,代表数量是5,两个“正”字就是10,依此类推。这种计数方法简便、易懂,很受人欢迎(如图4)。

图4

据说这种方法最初是戏院司事们记“水牌账”用的。清末民初,戏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娱乐场所,每天戏园里要迎来很多观众。可是那时候还没有门票这种东西,戏园就安排人员在戏院门口招揽看客,领满五位入座,司事便在大水牌上写出一个“正”字。座席前设有八仙桌,客人边品茶边看戏。稍后由案目负责计数、收费,到散场结账时准确无误。这个方法随着戏院实行门票制而被废弃了,但是作为一种简明、易懂、方便的计数法,一直流行于民间。到现在,很多人在统计选票、清点财物时,都还保持着用“正”字计数的习惯。

五、现代计算机的“二进制”计数法

二进制是现代计算机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数制。它的数据是用0和1两个数码来表示的数,基数为2,进位规则是“逢二进一”,借位规则是“借一当二”。因为它只使用0、1两个数字符号,非常简单方便,易于用电子方式实现(如图5)。

图5

小朋友,你还知道哪些计数方法呢,这些计数方法是不是很有趣呀!

猜你喜欢
戏园计数法戏院
晚清伶人开办戏园管窥
晚清上海租界戏园为何能遵守国忌禁戏?*
显微镜手工计数法在低值血小板计数中的应用
像素下的微观世界——MCL数码港戏院
媒介环境学视角下的梅兰芳成名时间及其原因探究
多位BCD—B码转换几种方法及其实现
西门子EEA—22电站系统可靠性分析研究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尽显“科学计数法”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