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戒教育是不可缺少的

2019-09-20 05:26张耀辉
做人与处世 2019年15期
关键词:师者惩戒教育者

张耀辉

一所小学的班主任,利用午间休息对该班学生进行作业辅导,因H学生作业字迹潦草,在批评教育过程中使用教鞭打其臀部。回家后,孩子说了此事。当晚孩子家长与班主任进行了“沟通”,最后班主任以教育不当向家长道了歉。

事情或许就此结束,但作为同行,我力挺这位班主任的做法。作为有32年教育经历的老师,我认识到惩戒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项,是为师者认真、负责和担当的体现。我们当然反对棍棒教育,反对教育者滥用暴力,最大限度地相信并践行“爱的教育”“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但我们清楚,由于家庭的娇生惯养,漠视缺点的一味迁就、放大优点的无限赏识,依然有为数不少的孩子偏执、自私与冷酷、唯我独尊。随着教育惩戒功能的不断丧失、缺失,面对那些顽劣桀骜的问题学生,当家庭社会的千钧重任全压在学校时,教育唯一能做的只是说服教育,往往是即便付出大量的心血之后,收效也微,贻害无穷。

应有法规给予教育者惩戒的授权。对坏的和恶的不理不睬,冷漠无为,是教育者的失责。不然,少数当年桀骜不驯的少年在长大后,必定受到社会更深更强的惩戒。我们过于松垮的,往往已是危机四伏;我们言语敷衍的,其实隐患重重。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为了孩子的将来,适当的惩戒和威慑是必須的。

我在家里是老幺,一贯温顺的父母是极少打我的。14岁时,一次中午吃饭,我爸爸批评了我,说了句:“傻!”我一贯不喜欢被人说傻,我竟然将吃到一半的饭碗向父亲甩过去。母亲马上就站了起来,拉下了脸,向我走来。这是我第一次见她因为生气而变得愤怒的脸,我害怕了,拔腿就跑。从我的家,经过福德湾村,一路跑到南山坪我的大姐家。因为还要有上课,我只躲了1天,第二天就垂头丧气地回家了。父亲讲了我几句,母亲没插话。那天晚上,当我准备睡觉时,母亲把我拉起来,用笊梳狠狠地打我屁股。我被她抓得很紧,我试图挣开,都没成功,我疼得眼泪直流。她边打边骂我是个逆子。1分钟后,父亲过来抢走了我母亲的笊梳。

这是我记忆中唯一一次受母亲的惩戒,也就是从那次起,切肤之痛威慑着我,让我学到揪心之悟,牢记了许多简单又深刻的道理。从此,我知道孩子不能忤逆父母,兄弟姐妹要真情相处,学生理应尊敬老师,对客人都要友好热情,邻里乡亲要互帮互助。父母的惩戒还让我知道,说谎话不好,懒惰不好,耍心眼不好,自私自利不好,欺凌弱小不好,与人吵架不好。那次打过我之后,父母依然像以前那样疼爱我,不减一分一毫,让我的青少年时代过得丰富多彩。

在年少的时候,有适当的惩戒教育,这种简单而直接的方式,以穿透身体的疼痛来涤荡我内心的些许坏意,以此播种如康德所说的“神圣星空”和“道德准则”。年少时,每每任性,经常谎言,有时妄为,偶尔懈怠,讲大道理像耳旁风不起半点作用,如果此时有长者师者拿出一把戒尺,鞭策体肤,又不伤根本,足以让人谨记一生。

(编辑/张金余)

猜你喜欢
师者惩戒教育者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忘却歌
教育惩戒艺术仍值得继续探索
我只说给月光
陈俊玲 师者应有“常流水”
师者风范
也谈“教育惩戒权”
教育有时需要一定的惩戒手段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江枫:诗人气质 师者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