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关键分析

2019-09-24 01:15李春艳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1期
关键词:超声检测彩色多普勒指导意义

李春艳

[摘要] 目的 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该文将2017年11月—2018年11月的100例糖尿病患者纳入观察组,并选取100例身体健康且不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检测,将两组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情况进行记录以及对比。 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现血管狭窄、硬化斑块以及血管闭塞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满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下肢颈动脉、股动脉以及足动脉的血管内径小于对照组,患者的血流量小于对照组,同样满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彩色多普勒在诊断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过程中的临床价值十分显著,不仅能够对病变部位进行确定,还能够检测出患者的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指导意义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6(a)-0019-02

糖尿病是当前较为常见的一种代谢类疾病,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进一步改变,饮食结构随之变化,并且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不断推进,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数量也进一步有所提升[1]。糖尿病不仅会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需要从饮食方面进行重视,定时服用降糖药,并且糖尿病还会造成患者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例如足部溃疡以及肢体麻木等,严重情况下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2-3],因此该文结合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情况展开了探究,采用彩色多普勒方法进行应用,对比糖尿病患者以及正常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情况,并且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2017年11月—2018年11月间该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文将收治100例糖尿病患者纳入到观察组中,再选取同时期的100例不患有糖尿病的正常患者组成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39例,患者年龄在36~79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3.24±6.2)岁,糖尿病病程在2~21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98±3.52)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41例,患者年龄在35~78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4.21±5.9)岁,患者不患有糖尿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均了解自身需要在探究的过程中对自身下肢血管病变情况进行检查,不存在意义,其中观察组患者均患有糖尿病;两组患者不患有其他的脑部疾病,精神方面较为正常,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积极与医护人员进行配合。患者了解该次探究的内容以及目的,不存在异议,并且配合医护人员建立个人档案,并交由医院相关人员统一进行保管。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进行基础检查后开展下肢动脉血管检查,这一过程中对彩色多普勒方法进行应用,仪器为德国东芝冻死生产,探头的频率为7.5~12 MHz之间,应用过程中需要将声术与血流夹角进行控制,将其控制在60°以下。患者检查前首先需要调整舒适的仰卧体位,将下肢暴露在外,并且需要将大腿略向外开展,来方便探头放置在患者大腿内部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涉及到患者的腹股沟部位,利用彩色多普勒对患者的股动脉、腘动脉、颈动脉以及足背动脉进行探测,观察其中是否存在斑块,通过回声情况进行观察,将患者下肢动脉管腔情况进行记录以及对比。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情况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进行记录以及对比,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存在硬化斑块、血管存在闭塞情况或血管狭窄等,血流动力学变化轻则主要是指患者的下肢股动脉内径、颈动脉内径以及足背动脉内径的血量以及宽度。在彩色多普勒检查过程中,若血管内壁较为光滑,血流通常,并且IMT <1 mm,即为正常;若血管壁较为毛糙,IMT>1 mm,并且血流存在闭塞情况,即为病变。

1.4  统计方法

采用 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出现下肢动脉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硬化斑块、血管狭窄以及血管闭塞3种情况,对照组中16例患者出现硬化斑块情况,所占比例为16%,5例患者出现血管狭窄情况,所占比例为5%,1例患者出现血管闭塞情况,所占比例为1%。观察组中62例患者存在硬化斑块情况,所占比例为62%,22例患者存在血管狭窄情况,所占比例为22%,10例患者存在血管闭塞情况,所占比例为10%。可见观察组患者的硬化斑块情况、血管狭窄情况以及血管闭塞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内径情况,对照组患者的股动脉内径为(7.42±0.43)mm,观察组患者的股动脉内径为(6.32±0.27)mm,观察组患者股动脉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腘动脉内径为(6.01±0.63)mm,观察组患者的股动脉内径为(4.89±0.33)mm,观察组患者腘动脉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颈动脉内径为(2.51±0.51)mm,观察组患者的股动脉内径为(2.02±0.22)mm,观察组患者颈动脉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足背动脉内径为(1.94±0.41)mm,观察组患者的股动脉内径为(1.32±0.32)mm,观察组患者足背动脉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均满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再对比两组患者的下肢动脉血流量,对照组中患者股动脉血流量为(46.31±5.42)mm3/s,观察组中患者股动脉血流量为(36.43±3.49)mm3/s,觀察组患者股动脉血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腘动脉血流量为(14.16±5.01)mm3/s,观察组中患者腘动脉血流量为(10.03±2.23)mm3/s,观察组患者腘动脉血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颈动脉血流量为(6.64±2.58)mm3/s,观察组中患者颈动脉血流量为(4.47±1.56)mm3/s,观察组患者颈动脉血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足背动脉血流量为(1.32±0.59)mm3/s,观察组中患者足背动脉血流量为(0.83±0.36)mm3/s,观察组患者足背动脉血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是当前十分常见的一种代谢类疾病,该疾病较难治愈,患病后会给患者生活带来不适,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还会引发相应的并发症,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糖尿病的重视程度[4-6]。优于糖尿病患者自身机体糖代谢出现紊乱,会造成体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长此以往会使得体内的氨基酸以及蛋白质出现非酶糖化,这一情况就会造成血管壁狭窄的情况出现,并且机体血管内膜还会出现脂质沉积,从而引发粥样硬化斑块情况的出现。糖尿病引发下肢血管病变的初期不会有显著的临床症状,但需要我们及时对其进行重视,否则会造成糖尿病足以及感染情况的出现,彩色多普勒是对患者下肢血管病变较好的一种检测方式,该文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情况展开探究,通过探究得出结论为彩色多普勒方式十分有效,并且糖尿病会很大程度的引发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情况的出现,这就需要在今后加强对这一情况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  牟忠卿,李铭,郭立新,等.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水平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7):29-32.

[2]  王颖,朱铁虹,佟俊旺,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6):424-428.

[3]  许玉冰,何珍翡,魏忠英,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5):1772-1773.

[4]  余颖,陆泽元,张华清,等.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和下肢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7,25(7):610-614.

[5]  于冬妮,谷爱民,孙明晓,等.踝肱指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7,20(5):494-497.

[6]  劳钰,罗葆明,杨川,等.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中膜钙化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医院,2018,18(8):1168-1173.

(收稿日期:2019-03-06)

猜你喜欢
超声检测彩色多普勒指导意义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甲状腺肿瘤的临床意义分析
330kVGIS接地刀闸气室内部局放诊断
门脉海绵样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45例甲状腺癌的超声特征性表现分析
健康教育对高原地区剖宫产患者的指导意义
血乳酸检测对引起呼吸衰竭常见疾病的临床指导意义
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一篇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