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护理干预

2019-09-24 02:14李婧魏亚平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9期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重症监护室

李婧 魏亚平

【摘要】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76例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为例,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38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优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2.11%,其中护理显效为21例;而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68.42%,护理显效为11例。结论:加强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护理效果,并且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有效缓解护患之间的矛盾,临床价值较高。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82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9-086-0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指患者原本没有受到肺部感染的影响,而在采取气管插管或是机械通气治疗48小时后产生的肺部感染。重症监护室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比例较高,临床死亡率也非常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主要的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临床上需要加强对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护理,与治疗配合,将其其威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6例患者中,男性45例,女性31例,最小患者33岁,最大患者72岁,平均年龄(56.7±5.9)岁。笔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符合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纳入标准,且经过统计学对比分析后,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即重症监护室需要保持清洁、安静,定时查询病房,按照医嘱给药、检查,监测体温、血压等生命指标的变化;观察并及时清除患者咽喉以及患处等位置的分泌物,并及时清除。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加强优质护理干预。首先,护理人员在执行护理操作之前需要洗手,既可以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还能够避免患者之间交叉感染。护理人员的工作比较紧张,没有过多的时间浪费在洗手上,对此可以采取七步洗手法,时间短,并且在消毒液的配合下能够快速消毒,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其次,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执行[1]。护理人员在处理气管切开部位时,或是在帮助患者吸痰的过程中,必须佩戴无菌手套。为重症监护室患者实施护理,必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尽量减少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并且从患者过敏的角度控制感染情况。再次,护理人员还应注意使用合理的沟通技巧。护理人员需要保持对患者和家属的礼貌,并且从其言行以及衣着等方面判断其性格特点,而后采用合适的方式与其交流,增加患者与家属的信任度;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在交流的过程中谨慎自身的言行,保证自身言行的舒适性和适宜性,保持微笑,倾听患者和家属的倾诉。此外,还应加强营养,叮嘱患者注意休息。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疼痛感较为明显,需要护理人员叮嘱患者多休息,同时保证营养供给,提高患者抵抗力和自身的恢复能力[2]。通常患者需要保证每天摄取500ml牛奶和两个鸡蛋,保证总能量在2000千卡至3000千卡。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即显效、有效、无效以及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重症监护室的患者病情非常严重,其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都受到严重的威胁,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严重的并发症,发病急,且病情的发展变化较快,患者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重症监护室的工作质量。但临床上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了解不多,并且尚未对此形成统一的理论,还没有研究出有效的治疗方法,通常临床上会选择使用抗生素,临床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3]。对此,临床上不仅需要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进行治疗,还需要保证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同时,对于已经发生的患者,则要与治疗方法有效配合,提升护理效果,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造成的不良影响。

常规护理重视对患者原发病的护理,重视监测和处理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虽然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一定的效果,但缺少理想性。而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优质护理干预,从患者的心理和营养等方面实施全面护理,有效提升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4]。在本文的研究中,观察组38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其护理总有效率为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42%,并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显效率为55.26%,而對照组护理显效率仅为28.95%,明显低于观察组。由此可见,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充分体现出护理措施在患者康复中的作用和价值。

综上所述,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都构成严重威胁,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在其护理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有效性,有效降低无效护理发生率,进而降低患者死亡率。同时,护患关系也能够得到有效改善,促进临床护理学的发展。因此,可在临床上积极推广并且应用该方法进行护理。

参考文献:

[1] 赵兴芬,王红霞,孙敏.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8,39(12):1471-1472.

[2] 杜蓓华.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5):75.

[3] 袁丽秀.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预防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3):18319-18320.

[4] 韩月玲.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5):1854-1856.

猜你喜欢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重症监护室
重症患者氯己定口腔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短期效果
集束化干预措施在预防ICU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美罗培南不同输注方案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效果对比观察与分析
试论重症监护室的实习带教体会
床头抬高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影响的临床分析
ICU护士口腔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现状因素探讨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高危因素及病原学状况分析
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途径
选择性口咽部去污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影响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