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红色”基因带动“绿色”发展

2019-09-25 02:19柳志勇邱春静黄娜
红土地 2019年9期
关键词:庆元芭蕉老区

◎柳志勇 邱春静 黄娜 文/图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在绘就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的美丽蓝图时,红色基因早已融入革命老区的发展大局。福建浦城是个老区县,还是原中央苏区县,有“红旗不倒”之美誉。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浦城坚持绿色发展、坚持项目带动、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民生保障……老区面貌换新颜,人民生活更幸福。

保护开发传薪火

浦城是一块红色的土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从枫溪岱后村第一个中共支部旧址到古楼坑口村的红军标语墙,从红十军解放浦城临时指挥部到红色庆元山,从浦城中央苏区纪念馆到仙楼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无不闪耀着浦城红色文化的历史光芒。

据悉,位于管厝乡庆元村的福建省庆元山革命历史博物馆将于今年国庆节前开馆,并向公众免费开放。该馆占地2300 多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1000 平方米,总投资1000 万元,主展厅分为先遣队挥师入庆元、挺进师创建根据地、反“围剿”军民同浴血、党组织为中流砥柱、庆元山红旗永不倒五个单元主题布展,利用实物、照片、图版、文版、漫画、声光电三维技术等手段,再现庆元山地区革命斗争历史。这里,将成为浦城的又一个红色教育基地。

近年来,该县高度重视革命遗(旧)址的保护修缮工作。县财政参照县级文物保护工作经费标准,将全县革命遗(旧)址的保护经费纳入每年的财政预算。在县老促会、民政局和老区办的推动下,使得县域内多处革命遗(旧)址得以立碑保护和修复。随着位于盘亭乡的中共广浦县委革命历史纪念馆、水北街镇中共际岭区委纪念馆、富岭镇双同村的红色文化纪念馆等相继向公众免费开放;随着盘亭乡刘田西关乡苏维埃革命遗址的修缮、均溪红军烈士陵园的建设……在让红军战士的英魂有了归宿的同时,也让老区苏区的光荣传统得到了弘扬。

脱贫致富新引擎

“是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好日子!”濠村乡后濠村已顺利脱贫的村民罗祠达对当前的生活很满意。

罗祠达今年53 岁,家中两个孩子都在上初中,加上老婆和住在一起的80 多岁的岳父、岳母,全家共有6 口人,因家里缺少劳动力,又缺少资金,只种7亩人口田,勉强糊口,于是成了村里的贫困户。2016 年6月,在乡、村干部的帮助下,他获得了3 万元的小额贴息贷款。夫妻俩便用这笔钱从松溪县一个养殖场购买了30 多头山羊,干起了养羊事业,日子一下有了盼头,成为村里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榜样。

因人施策,因村施策,是该县脱贫致富的典型做法。管厝乡庆元村有资源但无产业,村“两委”班子意识到:只有拥有自己的产业和品牌,才能更好地强村富民。该村历来就有种植芭蕉芋的传统,不过都只是分散种植,不仅规模小,效益也不明显。2016 年,村党支部依托资源优势,牵头成立了浦城县芭蕉芋协会,建立了300 亩芭蕉芋种植基地。12 名党员结对帮扶村里的10 户贫困户,在技术上由结对党员提供指导和帮助,协会则为贫困户提供芭蕉芋种子、肥料,与贫困户签订购销合同,确保产销无忧。后来,芭蕉芋种植已拓展至叶坞、流村、榆双等周边6 个村,全乡种植面积达到1000 多亩,带动40 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近年来,该县通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扶持等措施,助推各老区基点村因地制宜利用现有的毛竹、油茶、丹桂、薏米、锥栗、烟叶、食用菌等优势资源和传统农产品,发展精深加工,让产业上规模、出效益,做到每个村都有1 至2个能覆盖到多数村民的资源型产业,为脱贫致富打好坚实的基础。

夯实根基百姓富

“这条老区红色旅游公路开通以后,既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又能把盘亭和江西、浙江的旅游资源串点成线,实现资源共享。”盘亭乡党委书记罗建斌说。近日,记者来到盘亭乡刘田村,看到通往城关的公路上车来车往,游人络绎不绝。

盘亭乡位居闽浙赣三省著名国家级风景名胜旅游区中间位置,开发旅游资源条件得天独厚。随着这条公路的开通,不仅便利了三省的交通,山上的资源能够进入市场,为村民们增收又增添了一条有效途径,还将藏在深山的旅游资源串点成线,依托“老区红色旅游公路”慢慢走进人们的视线,盘亭乡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将为这个闽浙赣三省交界点上的乡镇带来更多的价值。

正所谓“打开山门天地宽”!近年来,该县还先后打通了濠村乡通往松溪花桥的“花濠线”、枫溪乡岱后通往武夷山吴屯乡后乾的公路、仙阳通往管厝的“仙富线”等多条跨县(市)、跨乡(镇)公路,带动沿线老区乡、村发展。管厝乡围绕“一路一河两特色”和“一古一红一绿”做文章,以沿仙富线沿官田溪流域各行政村和庆元、里林两个特色村为重点区位,重点突出牛鼻山文化遗址、老区红色文化,大力发展绿色健康产业。濠村乡全面打造“青山绿水,干净整洁”的田园新乡,大力发展锥栗、银杏、莲子等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2000 元。枫溪乡则结合生态优势,打造“醉美画乡”和写生基地,旅游度假、拍摄写生等产业,促进了餐饮、住宿、土特产销售等产业的发展,形成了经济的良性循环……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当前,我县老区乡、村正围绕乡村振兴、农业结构调整、壮大生态林业、打造红色旅游品牌、优化交通突破瓶颈等主题,兴产业,补短板,惠民生,积极探索实践‘生态银行’模式,进一步增强老区发展后劲。”浦城县老促会会长张先强说。

猜你喜欢
庆元芭蕉老区
曹庆元
雨打芭蕉
浙江庆元写生记
延安,老区的希望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革命老区迈上幸福路
奋力打赢老区脱贫摘帽攻坚战
一夜乡思
等闲托谁题芭蕉
把相思卷在芭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