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社区文化品牌构建的意义

2019-10-07 12:25刘桂荣史艳平
参花(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文化活动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文化

刘桂荣 史艳平

摘要:吉林市船营区文化馆将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作为中心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再创新、再实践,几年里已经成功打造了“幸福从船营起航”“和谐乡音欢乐行”“老百姓喜爱的歌曲演唱会”“翰墨飘香溢船营”等一系列群众文化品牌。本文将就如何打造船营区群众文化品牌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群众文化 公共文化服务 文化活动

一、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思考与实践

吉林市位于吉林省中部,是全国唯一省市同名的城市,是一座山清水秀的魅力之城,全市辖船营、昌邑、丰满、龙潭四区。而船营区自建市以来就是吉林市的核心城区,也是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文化之地,吉林市市政府也坐落于此。多年来,船营区在吉林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各项工作均走在前列,而文化的作用更促使其城市发展的和谐稳定。现如今,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随之对文化活动的要求也日益增高。因此,如何定位群众文化活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成为摆在文化工作者面前迫切需要思考的大问题。近年来,船营区文化馆将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作为中心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几年里已经成功打造了“幸福从船营起航”“和谐乡音欢乐行”“老百姓喜爱的歌曲演唱会”“翰墨飘香溢船营”等一系列群众文化品牌。每一项文化品牌活动都以“满足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为宗旨,紧紧把握時代脉搏,并以各类传统节日为契机,有效地开展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三贴近”为原则的活动,不仅在选择内容上多方位、多角度,在表现形式上更是力求新颖,让人民群众都乐于参与、积极参与,并从中收获乐趣。广大群众共享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活动建设的成果,有效促进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健康发展。

二、多维度、多渠道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一)有效依托“三节”,多维度构建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节日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人民群众会自发的以各种形式庆祝节日,对此要将大众零散的、碎片式的活动有效地整合、提升,使其变为有计划、有组织的持续性活动,让百姓在活动中不只是参与,更是体验活动的乐趣,获得成就感,不断地提升自我。基于对以上的考量,其在辖区社区内创建了特色品牌文化活动“爱船营 爱我家”。如正月十五的元宵灯谜会、三月三的自制风筝放飞会、端午节的远足踏青会、中秋节的赏松江两岸风光、游龙船赛诗会、元旦社区舞台大家唱歌舞欢庆会、社区乒羽赛等等,这些活动的有效开展,将百姓与社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社区成为百姓幸福的精神家园,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打造专业队伍,多渠道促进品牌形成

群众文化品牌建设是一项群众文化系统工程,它区别于普通临时性随意组织的群众文化活动,要有亮点,有特色,更要形成常态。活动内容必须接地气,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要形成这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船营文化工作者必须立足于打造自己的特色专业团队,带动群众文化品牌的形成与发展。文化馆的在职、在编员工大多来自各个文艺院校,有着较强的专业素质,在演唱、舞蹈、乐器领域都有自己的专长。利用这一强大的专业优势,文化馆在馆内免费开放的活动文艺团队中优中选优,选定了几支重点培养的队伍,“松花江民乐团”就是其中之一。在确定重点培养对象后,文化馆对乐团成员进行了筛选,依据社会力量补充进了一批有这方面特长的成员,乐团成员稳定后,利用每周周二、周四上午的时间,由李光辉副馆长对其进行培训指导。一年后,这支队伍已经具备了较高的现场伴奏能力,歌手的演唱水平与乐队的配合默契程度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具备了现场演出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打造了“老百姓喜爱的歌曲演唱会”这一文化活动品牌。最初,我们带领这支队伍走进社区街道,在演出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寻找不足。2012年,这支队伍已打造成型,完全具备了广场演出的能力和水平。因此每年的5月至7月间在辖区广场每月举办两场大型的“老百姓喜爱的歌曲演唱会”,现已持续了7年,已经成为船营区群众家喻户晓的、每年夏季不可或缺的文化品牌活动。

(三)依托船营地域优势,打造群文品牌活动

船营区地处吉林市的中西部,松江水傍城区而下,松江两岸绿树成荫,水中野鸭嬉戏成群。每年的4月到11月间,工作了一天的人们总会选择来这里纳凉、散步,在各种健身器材上上下翻飞;老年人则三五成群地坐在石凳上忆过往、谈儿孙,再美美地议一议如今的好日子。因此,这里是船营居民茶余饭后的聚集地,也是辛苦了一天的人们放飞自我、聆听内心声音的绝佳之地。为了更好地丰富群众生活,使百姓在休闲的同时更能欣赏到文化盛宴,文化馆倾力打造了“幸福从船营起航”大型广场文化周活动。每年6月,在第一场广场文化活动开启之季,都将有盛大的启动仪式暨首场大型文艺演出与群众精彩见面,此后在6、7月每个周日的船营临江游园广场,群众都能欣赏到这样的文化盛宴,与百姓一起幸福起航。

(四)延展拓宽服务领域,促进农村文化活动品牌的形成

船营区地域辽阔,区域面积613平方公里,辖1乡3镇,59个行政村。全区45万人口,80%在农村。农村需要文化,文化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为了让文化惠及、丰富广大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繁荣农村文化艺术活动,船营文化馆倾力打造了“和谐乡音欢乐行”文化活动,历经几年的风雨兼程,终见彩虹。目前,这一文化品牌活动已然成熟,在村域内颇具影响力和感召力,更是船营区“文化惠民”“扶贫攻坚”“助力百村”等文化活动的有效载体。活动形式更是贴近百姓生活,送演出(文艺演出、二人转)、春联、讲座、培训、书籍及慰问品,还有针对农民的歌手大赛“乡村好声音”等等。这些活动的持续开展,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了解和感受到党和国家支农惠农的好政策,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提升其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其脱贫致富的信心和能力,为建设文明、和谐、美丽乡村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

(五)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合作共赢,推动文化活动品牌建设发展

船营区人杰地灵,这块古老的土地赋予了船营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使船营区多年人才辈出。众多的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京剧表演艺术家及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船营这片沃土上吮吸精髓,辅之情感、佐之人生,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笔墨挥洒韵味,捷思闪烁光泽”。文化需要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生动,因生动而传承,因传承而发展。因此,“翰墨飘香溢船营”这一品牌文化活动应势而生,走出去,请进来,我们整合市书画院、松花江美术馆、市书法协会、市地书协会、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市艺术活动中心、市水师营博物馆、市博物馆、人民广场管委会、世贸万锦大酒店、鼎盛集团等多家企业、集团的文化、场地、人才、经济等社会资源,创造性地开展了多次书画展、笔会、京剧表演艺术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等活动。这些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以创新者的姿态拥抱中国梦,为全面推动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新船营贡献力量。

三、结语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如何运用智慧城市资源多维度、多渠道创建社区基层文化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打造活动品牌,是基层文化馆服务群众的又一课题。只有不断深化研究服务内容,才能创造品牌服务的多元化体系。所以在未来工作中,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提升服务品质,才能为全面构建区域公共文化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简介:刘桂荣,女,吉林市船营区文化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文学>;史艳平,女,吉林市船营区文化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美术>)(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文化活动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文化
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法理分析与法律构建
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现状及创新发展
论如何加强基层村级文化建设
搞好公共文化服务,推动艺术普及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
引领群众文化建设,走向和谐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