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龙潭之子”之我见

2019-10-07 12:25王玉芳
参花(上) 2019年10期

摘要:“龙潭之子”作为龙潭区多年创建的艺术品牌,已进京展览两次,在吉林省甚至全国已经很有影响了,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但是,这种文化现象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龙潭之子”如何保持自己的品牌,并使之发展下去。本文将提出一些想法,以供探讨。

关键词:“龙潭之子” 文化促进会 公共文化辅导 艺术普惠

“龙潭之子”是吉林市龙潭区文化馆多年来形成的文化品牌。

从20世纪60年代起,一批喜欢美术的少年在吉林市龙潭区文化馆跟随美术老师拿起画笔开始了他们的梦想。30多年后,这批少年大多学有所成,成为当今画坛的领军人物,形成了以著名画家袁武、贾涤非、高国方、金红炜、孙银生、高向阳、张冠宇、付宝民、张庆山等为代表的“龙潭之子”美术创作群体。他们创作的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获奖,多位画家在全国各大专院校、研究机构从事美术教育或专职从事艺术创作,当年的他们在今日画坛硕果累累,已经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的会员有12人,其中不乏绘画专业的领军人物。但是,他们一直不忘当年梦想开始的地方——龙潭区和龙潭文化馆,是这方热土成就了他们的梦想。从2018年开始,在“龙潭之子”这个群体的积极支持下,龙潭区文化馆积极筹措,已连续5次分别举办市、省、国家级美术作品展览,以“龙潭之子”美术作品展的方式回报自己的家乡,成为吉林市乃至吉林省不可小觑的文化品牌,“龙潭之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影响着全国的画坛。

龙潭区文化馆于1988年、2009年、2014年先后在吉林、长春举办三届四次“龙潭之子美术作品展”, 出版了《龙潭之子美术作品选》等画集,成立了“龙潭之子”文化传播促进会,注册了“龙潭之子”文化品牌商标。

2015年4月16日,“中国?龙潭之子美术作品选展”通过了中国美术馆学术委员会评审,这是龙潭区获得的国内最高艺术展出荣誉。此次北京“龙潭之子”美术作品中,画家袁武、画家付宝民、画家王中凯及雕塑家刘君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指导、观看布展并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前《美术》杂志主编王仲高度赞誉“龙潭之子”的艺术成就,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画院常务副院长袁武、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马少红给予肯定。参观此次美术作品展的各界名流,分别从不同角度对“龙潭之子”美术作品展给予肯定,高度评价龙潭区公共文化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2016年,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举办“龙潭之子”钦此瓷画展。两次进京展览,对区级文化馆而言尚属首例,一方面证明了“龙潭之子”群体画家的深厚实力和广泛影响,一方面也是多年来对基层公共文化工作在培育人才方面给予的充分肯定。

吉林市龙潭区在短短三十几年间培育了这么多美术英才,体现出他们对公共文化和艺术教育事业一贯重视的优良传统,他们由此开始打造 “龙潭之子”文化品牌,引起各界观众对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龙潭之子”文化现象的深切关注。文化品牌的发展也提高了龙潭区的文化软实力,让龙潭文化在全国崭露头角,凭借艺术这一良好的载体,为龙潭经济发展服务。这种文化现象在社会受到了普遍关注和影响。但是这种文化现象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笔者作为参与“龙潭之子”活动的一员,浅谈一下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是“龙潭之子”成员年龄结构偏大。团队形成时间是在20世纪70至80年代,“龙潭之子”成员的年龄都在50至70岁之间,成员的总体年龄结构明显偏大。在文化传承方面,“龙潭之子”面临后继乏人的趋势,团队后续纳新不足。由于内、外部各种因素,造成近年来,龙潭区文化馆在培养美术人才方面的投入受限制,龍潭之子团队吸收中青年美术人才的数量减少,已出现人才断层的现象。因此,人员纳新问题,成为品牌发展的必解之题。

二是展出形式有待创新。品牌发展过程中,“龙潭之子”美术作品展出地,由本区、本市、本省推广到外省市,乃至已达到国家级美术场馆。画册、宣传册等纸媒宣传又受资金及区域局限。品牌展出级别实难突破,展出方式有待创新。

三是品牌成果亟须整理。“龙潭之子”品牌虽已形成,但品牌取得成果和美术家的艺术成就,至今没有集中展示的平台和场所,这削弱了品牌文化的影响和传承。品牌成果亟须整理和集中展示。

品牌发展亟待发展壮大,需要思考和沉淀。品牌创立了,但是如何把这个品牌保持下去,并且不断发展下去,这是接下来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首先,结合龙潭区文化馆实际,加大少儿美术培训的力度,把培养美术后备军,作为今后的工作重心;80至90年代龙潭区文化馆培养的美术人才,已在全国美术界崭露头角,应加强人才挖掘,为“龙潭之子”补充人才。

其次,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和作用。把“龙潭之子”的艺术影响力,由传统模式推广到互联网平台,运用中国文化云阵地,实现“龙潭之子”艺术普惠“互联网+”的模式。

最后,着力整理“龙潭之子”馆藏工作。运用政府扶持、企业资助、捐赠等多渠道,成立“龙潭之子”美术馆,搜集整理“龙潭之子”成果、“龙潭之子”成员艺术作品,促进“龙潭之子”文化品牌传承发展下去。

(作者简介:王玉芳,女,本科,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文化馆,研究方向:群众文化)(责任编辑 象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