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经营困境因素解析

2019-10-08 03:48杨宏伟
科技经济市场 2019年7期

杨宏伟

摘 要:文章结合我国煤炭企业经营困难的现况,从产能过剩、回采率低、空气污染、外煤冲击国内市场、营销理论滞后和流通成本过高等几个方面展开了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煤炭产品;市场价格;影响因素;企业困境

0 引言

煤炭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在我国一次性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中,煤炭资源占比具有毫无争议的主体地位,占到了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比重70%左右,是我国能源领域中名副其实的“大哥大”和主力军,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大潮中,煤炭企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可谓厥功至伟。但是在近些年,我国煤炭企业却正在经历着生产经营的困难时期,这其中除了国家宏观政策的大气候影响外,以下因素也引人深思。

1 煤炭行业产能的过剩

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近年来非常突出,营销市场上煤炭总量供过于求的现象存在已久,一边是煤炭消费市场的持续低迷,暂无回暖迹象,煤炭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另一边是前些年煤炭市场“虚火上升”时期,企业盲目扩张创下的过剩产能短期内难以有效消化。此外,加上国家政策层面对煤炭行业进行整治后带来的产能集中释放,等等,这些问题无一不让煤炭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市场考验。许多煤炭企业为了缓解产能过剩压力,都采取了限产、减产等措施,许多为企业工作多年的煤矿职工在产能过剩的压力下被迫下岗、转岗,或者分流到了其他行业领域,煤炭企业经营形势的严峻可见一斑。

2 煤炭资源回采率的低下

我国煤炭资源回采率低下也是一个长期的存量议题。以目前水平来看,我国煤矿平均资源回收率仅为30%左右,尚不足世界先进水平的一半。而同期的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煤炭资源的回采率却能达到80%左右。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分析显示,按照这样的资源回采率估算,我国仅在1980年至2000年间浪费掉的煤炭资源就到达到了280亿吨。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模式落后、开采技术落后、开采设备落后以及创新动力不足等等,使一些煤矿(特别是一些中小煤矿)在生产作业中往往采厚弃薄,采易弃难,以至于宝贵的煤炭能源被大量的无谓消耗。以此来看,发展观念、产业结构、技术改造等都是煤炭企业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3 空气污染带来的节能减排压力

社会上节能减排呼声的日益高涨源于这些年来雾霾天气的日渐严重和增多,如今在我国中原地带和北方的许多大中城市,雾霾围城的景象越来越频繁,居民已经屡见不鲜,其中有些城市雾霾围城的时间甚至可以持续到半个月以上而不散去,PM2.5检测纷纷爆表。此间,有关人士普遍认为,钢铁、水泥、建材、火电等行业对煤炭资源的消耗是造成城市上空PM2.5聚集,是大气遭受严重污染的主要原因。据国家权威部门对此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石油、化工、钢铁、建材、火电这五个行业排放的污染物占到了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90%左右,这其中的三个行业(火电、钢铁、建材)排放出的污染物都与燃煤有着直接的关联。以雾霾天气为代表的大气污染问题的难以解决让煤炭企业承受着巨大的环保压力。减少污染天气、减少PM2.5排放,矛头直指煤炭企业,煤炭市场需求必然要因此受到影响。

4 国外进口煤炭涌入国内市场造成的冲击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一直处于稳中有升的态势,大大增强了国际煤炭贸易商来华进行煤炭交易的信心,尤其是前些年国家关于进口煤炭关税政策的调整,更使得国外进口煤炭强势进入到我国市场,在这种情形之下,国内煤炭企业市场销售的压力更大了。比如在2005年,国家就曾将进口焦煤的关税税率暂定为零,在2008年,国家又将除褐煤以外的其他煤炭进口关税税率下调为零,而到了2012年,连褐煤的进口关税也被取消了。此后尽管在2014年国家取消了关于无烟煤、炼焦煤及其炼焦煤以外的其他烟煤、其他煤、煤球等的零进口税率,分别将其恢复到之前3%、3%、6%、5%、5%的最惠国税率,可是对于东盟十国的零关税的优惠政策并没有取消,并且在2015年我国与澳大利亚政府签订的贸易协定生效后的随后两年内动力煤和炼焦煤的进口关税亦将逐步取消。有迹象表明,国外进口煤炭的性价比明显高于国内,国内煤炭企业在国外进口煤炭涌入国内市场的情况下,传统意义上的优势正在逐步失去。

5 企业营销伦理的滞后

营销理论滞后是摆在国内煤炭企业面前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也是一个让消费者和售卖方彼此尴尬的话题。所谓“营销伦理”,指的是在市场经营管理体系中对营销策略、营销行为及机构道德的判断标准。营销伦理所指示的范围不仅包括企业的营销经理和具体销售人员,还包括企业的高管在内,这些人的职业道德观念和职业道德行为将对企业的市场营销效果产生最为直接的、也是最为全面的影响。比如企业营销策略的制定,营销目标的选择,营销市场的划分、营销产品的广告策划、营销产品的价格制定以及营销产品品牌形象的树立等等都与包括企业高管在内的营销经理和具体销售人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让话题回到正文,就我国煤炭企业而言,在营销伦理建设方面目前还比较滞后,其原因的生成有兩个方面:其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起步比较晚,在发展和运作上至今尚不成熟,缺少强有力的约束机制,企业有空子可钻;其二,煤炭企业自身道德意识低下,营销人员职业素养良莠不齐,对于市场营销活动中出现的一些涉及营销理论的问题缺乏正确认识,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当市场营销活动中出现不同意见纷争时,企业及其营销人员往往更多强调的是企业的产值和利润而忽略了作为销售一方所应担当的社会责任。由于营销伦理滞后,煤炭售卖方与购买方矛盾纷争时有发生,煤炭企业不仅因此损失了商业信誉,还造成了一些客户的流失。仅在营销伦理这方面,我们与国外的销售商相比就有着巨大的差距,这一点无需讳言。

6 煤炭产品流通成本的过高

讨论当前新经济形势下煤炭企业面临的市场经营困境,当然绕不开煤炭产品流通这一关键环节。流通环节架起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流通环节的成本、效率、发达水平除了直接影响到煤炭产品的市场销售外,也间接波及到了煤炭产品的下游产业。流通环节问题的久悬不决,在很大程度上卡住了煤炭产品流向市场的咽喉要道。过去我们常说“煤炭是工业生产的食量”,这句话充分肯定了煤炭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但是在现代物流体系已经初步确立的形势下,煤炭流通却落后于整体物流发展水平。以当下的煤炭企业而论,企业的物流费用仍然占据着总费用的50%左右,高居各项费用之首,长期尾大不掉。由于煤炭流通领域的不发达和费用的过高,致使我国煤炭企业在流通方面成本投入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1000公里的煤炭物流成本是美国的10到15倍,是日本的15到20倍。不但如此,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流通成本同比呈现出来的仍然是上升趋势。我国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总裁黄贵生先生曾指出,我国煤炭物流过程中里程长、成本高、节点多,严重影响了煤炭的流通效率,不仅对人们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更重要的是也直接影响了上下游工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并且,由于在流通环节国内煤炭企业消耗掉的成本过高,因而在与国外煤炭企业的价格对比中国内煤炭企业处于明显的劣势,甚至出现了与国外煤炭企业对比价格倒挂的现象。显而易见,如果煤炭流通环节成本过高的问题不能根本解决,煤炭企业在与其他能源企业的市场争夺战中是无法取得竞争优势的。

参考文献:

[1]张军.煤炭企业应对当前经济环境的经营策略探析[J].中国电子商务,2014,(10).

[2]李晓强.浅谈当下煤矿企业如何运用内部市场化手段降本增效[J].智富时代,2015,(11).

[3]陈义森.煤炭企业经济发展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及对策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