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西南联大时代“金岳霖先生们”

2019-10-08 07:34陈泓成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关注

陈泓成

摘 要:读《金岳霖先生》一文,若离开时代分析金岳霖先生,忽视了在那个时代中的“金岳霖先生们”,文章解读和人物形象分析就有些单薄和片面。若不站在西南联大的时代背景重新审视金岳霖先生,且进一步审视“金岳霖先生们”,或恐金先生的形象就真的“无趣”了。

关键词:关注“西南联大时代”; “金岳霖先生们”

中图分类号:K8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3-026-001

一、关注“西南联大时代”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杨庆存教授说:“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与一定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文明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1.认识西南联大的时代

汪曾祺笔下金岳霖生活的时代,就是西南联大的时代。 “北大、清华都设在北平,战争爆发后迁往西南,在那里与第三所大学——天津的南开大学,组成西南联合大学,度过了整个战争时期。”(冯友兰)阅读中,对于这段尘封的历史,要从多方面进行挖掘和补充。

2.认识西南联大

文章中的西南联大,新校舍是一条土路,金先生只能“一脚浅一脚”地走着。汪曾祺回忆说:在那个时期,办学条件非常艰苦。西南联大的校舍很分散,有借用昆明原有的学校、房舍、祠堂,也有自建的新校舍。汪曾祺读的是中文系,住在新校舍。学生宿舍在新校舍的西边,土墙草顶,他说:“土墙上开了几个方洞,方洞上竖了几根不去皮的树棍,便是窗户。挨着土墙排了一列双人木床,一边十张,一间宿舍可住四十人,桌椅是没有的。两个装肥皂的大箱子,既是书桌,也是衣柜。”

教学区也同样简陋。教室是土墙、涂上绿漆的铁皮屋顶,汪曾祺说:“这些教室方向不同,大小不一,里面放了一些一边有一块平板,可以在上面记笔记的木椅,都是本色,不漆油漆……这种椅子的好处是不固定,可以从这个教室到那个教室任意搬来搬去。吴宓先生讲《红楼梦》,一看下面有女生还站着,就放下手杖,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于是一些男同学就也赶紧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到宝姐姐、林妹妹都坐下了,吴先生才开始讲。”

3.感受西南联大精神

“金岳霖先生们”走在西南联大的土路上,却能够在尘土飞扬里播撒着逻辑学智慧的种子,培养出民族一代优秀的学子,这是为什么?

汪曾祺晚年在一篇题为《新校舍》的文章中写道:“有一位曾在西南联大任教的作家教授在美国讲学。美国人问他,西南联大八年,设备条件那样差,教授、学生生活那样苦,为什么能出那样多的人才?——有一个专门研究联大校史的美国教授以为联大八年,出的人才比北大、清华、南开三十年出的人才都多,为什么?这位作家回答了两个字:自由。”

结合这一点,在阅读中,我努力从文章中寻找西南联大的这种精神:

“金先生教逻辑……在中学里没有听说有逻辑这门学问,大一的学生对这课很有兴趣。金先生上课有时要提问,那么多的学生,他不能都叫得上名字来——联大是没有点名册的……”而对于学生来说,“也可以提出问题,请金先生解答。学生提的问题深浅不一,金先生有问必答,很耐心”。对于自己的专业,“金先生的回答是:‘我觉得它很好玩。”

这的确是精神的一种真自由,也成就了“金先生们”的真性情。

二、关注“金岳霖先生们”

文章开头便说:“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可见写的不止金岳霖一人,而是金岳霖先生们。于是,文章就为我们展示了这群“金岳霖先生们”的风貌神韵。

1.“金岳霖先生们”的衣着、行动

“联大的教授穿衣服是各色各样的。闻一多先生有一阵穿一件式样过时的灰色旧夹袍,是一个亲戚送给他的,领子很高,袖口极窄。”“朱自清先生有一阵披着一件云南赶马人穿的蓝色毡子的一口钟。”金先生呢,“经常穿一件烟草黄色的麂皮夹克,天冷了就在里面围一条很长的驼色的羊绒围巾。”

金先生孤身一人,呢帽的前檐压得比较低,脑袋总是微微地仰着。而和金先生一样,“联大教授里不少光棍,杨振声先生曾写过一篇游戏文章《释鳏》,在教授间传阅”。

而闻先生则穿着那件高领窄袖的旧夹袍,在龙云的长子、蒋介石的干儿子龙绳武家里的校友会上大骂“蒋介石,王八蛋!混蛋!”

这不由令我想到了孔子在陈蔡之间的往事,“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这就是西南联大时代的一群“弦歌者”!

2.“金岳霖先生们”的情怀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的《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战时的哲学著作》一文中提到了西南联大,也提到了“我的同事金岳霖教授”,他说:“可是我們生活在一个神奇的环境:这么多的哲学家、著作家和学者都生活在一栋楼里。遭逢世变,投止名山,荟萃斯文:如此天地人三合,使这一段生活格外的激动人心,令人神往。

正因为此,“金先生朋友很多,除了哲学家的教授外,时常来往的,据我所知,有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沈从文,张奚若……君子之交淡如水,坐定之后,清茶一杯,闲话片刻而已。”这让我们想到了刘禹锡的《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也恰恰是我们这个民族知识分子的情怀:平和的人生,平淡的心灵,平静的胸怀。

3.写“金岳霖先生们”的作用

文章写了金岳霖先生们,既是作者的真实的意图——“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应该有人好好地写一写”,又向我们展示了时代的背景,还向我们交代了在时代的背景下金岳霖先生们的共同情怀。

三、“西南联大时代”“金岳霖先生们”们的意义

从文中分析探究“西南联大时代”“金岳霖先生们”的角色意义,才能更好地丰富对文章的理解。

1.师者

传道受业解惑,必定是“金岳霖先生们”的职责,从治学到治教,学识是他们的名片,性情是他们的标签,有这些“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师者,“王浩们”当心满意足。

2.勇者

勇者无惧,无论金岳霖先生、朱自清先生,还是闻一多先生,皆无惧于窘迫,无惧于强权,真是时代的脊梁。

3.歌者

在西南联大的土路上,“金岳霖先生们”一路吟唱,一路前行,留下他们多少精彩的印痕和时代的记忆。《逻辑》《论道》《窗子以外》、《九十九度中》……是他们留给时代的音符。

“金岳霖先生们”,当值得永远铭记!

猜你喜欢
关注
立足三个“关注”把握高效课堂
积极统筹协调,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例谈小学英语听课的艺术
奥朗德“关注”锦江增持雅高
美国宗教自由报告“关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