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随新课标,科学课堂可以更出彩

2019-10-08 07:34唐玲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学具新课标植物

唐玲

摘 要:以作者设计并试教的一节跨学科科学课《古诗中的科学》为例,分析在新课改理念下的科学课堂中,如何改变教学设计中的活动展现的方式,使我们的科学课堂更加有效,更加出彩。

关键词:科学课堂;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3-081-002

小学科学新课标的问世,提醒一线的科学教师要引领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利用科學方法和科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新课标明确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小学科学课程针对学生身边的现象,注重学习内容与已有经验的结合、动手与动脑的结合、书本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理解自然与解决问题的结合,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强调科学课程与并行开设的语文、数学等课程相互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们希望自己的课堂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因此,要求教师结合新课标,对现有的科学教材进行处理,有效实施科学课堂的教学。

笔者受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有利于动植物生存的本领》这一课的启发,结合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大林寺桃花》中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自编了跨学科课例《古诗中的科学》,进行了遵循新课标要求的一次教学改革。现与大家交流磨课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想法。

1.紧随新课标,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精简课堂语言

本课在最初设计山上与山下桃花开花时间不同的探究活动时,因为担心学生回答不到位,理解不透彻,安排了较多教师讲解的内容,最后学生的确了解得更多,但只是老师的讲述,没有探究的过程,不了解其本质原因,因而导致在后面探讨峨眉山、珠穆朗玛峰上的植物形态特点,受气温影响的变化时,不能做到举一反三。

在此环节把说的机会还给学生,图片展示的山上山下有什么不同,猜测原因,并小组讨论,再做出解释。最后教师结合小组的发言进行总结,推导出温度和光照是影响植物开花时间的主要因素。这样,随后探讨峨眉山上的叶子形态,会随着山的高度有什么变化时,学生能够推测出由于温度和光照发生改变的原因,导致植物的茎、叶子形态会发生改变。

更改教学方式之后,教师大段讲解的内容减少了,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教学中多次开展学生讨论的环节,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切合新课标要求的倡导探究式学习,更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学会科学地思考,培养了儿童的科学思维。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不仅需要关注课标中要求的大概念等知识点的落实,更加需要重视儿童的思维能力培养,多鼓励儿童通过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等活动,从而获得更多知识。

2.紧随新课标,创设封闭性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活动

每一节科学课都离不开“问题”,有教师的提问,也有学生的提问。问题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教学环节的实施以及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因此教师要学会科学地提问。张红霞教授在《科学是什么》一书中指出,科学问题分为封闭型和开放型两种,封闭的科学问题往往指向确定的答案。[2]

在本节课的第二部分,探究峨眉山上的植物形态会随着山的海拔的升高而有什么变化时,特意设置了三个小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植物的形态会受到温度、风力等影响。要想达到张教授提出的标准,在教学设计中将原先的开放性问题变成两个比较小的“是什么”和一个“为什么”的问题,让学生更加明确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这部分教学设计是将峨眉山分成了山脚、山腰、山顶三个不同的区域,以学生身边常见的植物银杏的叶片为例,通过图片以及实物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到银杏这样的树叶叶片比较宽大,杜鹃的树叶比较狭小,松树的叶子更是细小。此时向学生提出第一个封闭性问题:银杏树会生长在峨眉山的哪个部位?讨论中,学生会联想到我们身边种植的很多银杏树,推测银杏树肯定会生存在山脚,这样的判断结果是正确的,学生说出了事实,但并没有解释其中的原因。因此要想让学生真正学习到其中的科学知识,需要学生仔细分析其中的科学依据,而非仅仅知道一个事实或者一个知识点。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计算出峨眉山三个不同部位的年平均温度区间,通过真实的年平均气温推断出峨眉山山腰和山顶的气温的确太低,不适合银杏树的生长。这样通过计算和讨论,学生最终学习到银杏适合生长在温度高、光照好的山脚。

第二个问题:什么影响了银杏树的生长区域?这个问题的设置,既要让学生巩固之前提到的温度和光照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区域,又可以启发学生,若是温度、光照等发生了一些变化,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引发第三个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如果银杏树想要在山腰或者是山顶这些地方存活下来,那它的茎叶可以做出怎样的改变?在学生们相互思考各自假设的合理性,在讨论中就可以轻松习得植物的茎叶会随着海拔的变化而发生一些改变:海拔越高,植物的茎叶会越细小。

教师在讨论的结尾可以直接总结出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变化,茎叶等发生了巨大变化来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这就是植物的适应性。将植物的适应性这样一个对小学生来说比较难以理解的抽象问题通过三个提问轻松解决。

这种有目标的探究活动,将学生的认知不再仅仅停留在感性知识阶段,而是上升到了形成概念的阶段,这也是张教授一直建议的科学教师要学会利用科学问题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教育的终极目标——科学素养。

3.紧随新课标,设计结构严谨的学具,给予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

在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将不同的植物贴在珠穆朗玛峰的不同区域。为了了解学生是否真的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参照相关书籍将珠穆朗玛峰分成了5个不同的植物生长区域,让学生将准备好的14种不同的植物贴在珠峰的不同区域。最开始的两节试教课堂,效果不是很理想,只有一两组能够在活动期间完成,而完全正确的小组基本没有。

仔细观察学生活动时的反应,以及通过课后学生的反馈,发现学生在进行该小组活动时有点手忙脚乱。学生被众多的学具弄的眼花缭乱,在短短的几分钟活动中,他们既要研究珠穆朗玛峰图的区域分类,又要研究不同区域的特点,还要研究不同的植物卡片。14种平常生活中并不常见的植物一下子给了学生,学生既要研究不同植物的特点,还要寻找标注的植物信息在卡片的位置,对他们来说,学习任务艰巨,实在难以完成。

张红霞教授在著作《科学究竟是什么》中提出,学具的种类和组合以及交给孩子们的次序要与其它各个学具、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之间要有紧密的联系。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楚学具的用途,分阶段的发放学具也可以使小学生更加清楚了解活动目标,达成较好的学习效果。根据这一理论指导,和其他老师讨论后对学具进行了几番修改。

首先,减少植物的数量,减少一些名称类似、树葉形态差不多的植物,因为珠穆朗玛峰上的植物本来就是大家不太熟悉的,如果给了太多的陌生材料,在短时间内学生不能完全了解植物的相关信息,活动时常常手足无措,最终只留下了7种植物。

其次,对于植物的繁琐介绍进行删除,每种植物的图片只留下七八个字的关于茎叶形态的介绍,所有图片的格式保证相同,这样学生一目了然,不用每次拿起植物图片时还要阅读长篇大论,让学生活动大大提高了效率。

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最先向学生介绍的是珠穆朗玛峰的五个不同区域,了解不同区域的温度、光照等条件的不同。了解完第一个学具的作用,这时候再分发第二个学具——各种植物的图片,分阶段的学具,使学生对实验步骤非常清晰,实验活动进行得有条不紊。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给予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让他们在这个时间里通过讨论、争辩,既巩固了之前学习的内容,又增长了学生学习的能力。学生完成后也请一个小组在黑板上展示他们的活动结果,并请这个小组的成员解释他们这么做的原因,若是他们有错误的地方,其他小组立刻就有人提出反驳的意见,学生会自主思考究竟谁对谁错,提出不同意见,教师只需要控制好课堂秩序,适时引导学生正确思考。改变策略后,学生的正确率显著提高,教师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去评判谁对谁错,轻松结束小组活动。

在整个磨课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要想自己的课堂更加精彩,一定要经历艰苦的磨课过程。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需要我们多读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经典,研习新课程的理念,替换我们脑海中陈旧的、落后的教学理念,多换用其他不同的形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做到一切以学生为主体,使科学课达到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标,提高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让科学课更加出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2

[2]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5

猜你喜欢
学具新课标植物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