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庭教育中“读懂孩子”的有效途径

2019-10-09 05:26黄贤英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9年5期
关键词:倾听沟通学习

黄贤英

摘 要:“读懂孩子”是家庭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如今,我们听到或看到不少因为父母不了解孩子、与孩子沟通不畅、教育方式不当而造成的悲剧。“读懂孩子”是一切教育的起点,父母只有真正研究孩子、读懂孩子,亲子关系才能自然和谐,教育才能“潜入夜”“细无声”。文章就如何读懂孩子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读懂孩子;家庭教育;沟通;倾听;学习

诗人菲利浦·拉金曾说过:“他们伤害了你,你爸和你妈,虽然不是故意的,但的确伤害了你。”这首诗可以说反映了大多数孩子的心声。爱,是一股春风,给人以温暖;爱,也是一把利剑,伤人至深。可怜天下父母心,天底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可正因为爱之深,责之切,许多父母正在用无形的“利剑”伤害自己最爱的孩子。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停止伤害孩子呢?笔者认为首先得从读懂孩子开始。

一、用心倾听是读懂孩子的开始

生活中,我们与他人的交往中,往往希望对方听自己诉说,有时甚至用以往的经验、印象,先入为主来否定或嘲讽对方,更别说与自己的孩子沟通。一位焦虑的母亲曾经告诉笔者她的经历。因为孩子做事拖拉,很晚都没有做完作业,母亲很生气,一味地数落孩子,孩子突然问:“妈妈,你懂我吗?”母亲顿时停下来问自己:“我真的懂她吗?”于是,母亲停止数落,让孩子说。孩子很委屈地说:“妈妈,您总是要我学习,不能玩手机,不能和同学出去玩……但是,您知道我在学校一点都不开心吗?班里的同学都有自己的微信,他们经常在没有家长的微信群里一起玩,班里的同学都玩手机游戏,班里的同学都有自己的零花钱,可以一起去小卖部买小玩具。课间,我想跟他们玩,他们觉得我跟他们没有共同的话题,都不理我。您知道我有多孤单吗?”妈妈震惊了,她认为让孩子远离网络,是避免孩子学坏的最好方法,却没想到这样带给孩子的是孤独与苦闷。

在大人的世界里,总是自以为是地把所有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因素排除掉,以为这样孩子可以少很多麻烦,但其实这在伤害孩子。在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因为缺乏倾听导致误会、伤害孩子的事例并不少。因此,聪明的父母得学会倾听。倾听,属于有效沟通的一种途径,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倾听不仅仅要用耳朵来听,还需要一个人全身心地去感受对方在谈话过程中所表达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在孩子的世界里,快乐需要有人分享,困惑需要请人解答,烦恼需要找人倾诉,愤怒需要途径宣泄,这时候的他们更需要爸爸妈妈的理解和倾听。当爸爸妈妈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也会加深,他们也会乐意向父母敞开心扉,父母的引领和教育才有指引性。

二、换位思考是读懂孩子的途径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常常站在长辈的高度教育孩子,认为孩子就得听家长的,却从没想过孩子渴望的是什么、厌恶的是什么。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能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这就要求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学会换位思考。所谓换位思考,是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以孩子的身份,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处理事情。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换位思考的前提必须是把孩子当成一个与自己平等的人、有独立个性的人,多听孩子表述,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尽量更真实地模拟孩子所描述的情形。这样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才能给予孩子最大程度的宽容和理解,从而进入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所盼,双方交谈才能流畅、愉快和有效。时间长了,孩子才能感觉到父母如伙伴、朋友,会在心里接受父母的教导,开始主动与父母交流。简单地说,站在孩子的角度,就是对孩子的尊重,是有效沟通的重要途径。它能避免误会、戒备和猜疑,弱化和消除亲子沟通过程中的不愉快,能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对方,使沟通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

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是读懂孩子的关键

(一)家长要与时俱进,用现代的生活方式去理解孩子

谈及孩子的教育问题,也许许多家长和教师都会感叹:在我们成长的年代,哪里需要这么费心地管教孩子。那个年代,哪个父母不是为生活奔波、劳碌,孩子都是自己管自己。现在教育孩子,得时刻注意他的身心健康,不能批评、不能打骂等等。如果这样想意味着家长的思维还停滞在原来生活的年代,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看待现在的孩子是不对的。世间万物都在变化发展,孩子更是处在人生快速成长的阶段。因此,家长也得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时代在变化,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风格和生活方式。尤其是现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人和事都在瞬息变化中。如果家长只按照原来的经验、想法去看待孩子,这会和孩子的实际脱轨。父母应该从现代孩子的需求和现代孩子的文化去看待、理解他们。这样教育孩子肯定会得到更好的效果,孩子也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家长要走出对孩子的刻板印象,用期待的眼光看待孩子

许多家长一谈到自己的孩子,就会很顽固地进入对孩子过去的看法中,如“过去他学习总是不自觉”“他就是这么拖拉”“教了他这么多次,他还是不改”等。其实,“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从小到大不可能不犯错误,关键是在犯错之后,家长要用正面的方式来引导孩子成长。假如家长不从过去教育孩子的一些偏差行为中走出来,一味地认为孩子就是“知错不改”“爱打人”“拖拉”“贪玩”等,一方面,孩子的自尊心会受到严重的伤害,不再想改过;另一方面,家长不断地让这些问题事件重复上演。如此一来,亲子关系就在这些问题事件的重复上演中不断恶化。为了让孩子不再受到伤害,家长不再焦虑,笔者建议家长们换种方式,以期待的眼光看待孩子,从孩子犯错的过去走出来,用发展的眼光重新看待孩子。

当家长能从孩子过去曾犯过错的执念中走出来,并以发展性的眼光来接纳自己的孩子、相信自己的孩子、鼓励自己的孩子,笔者相信自然会收获惊喜。

四、向孩子学习是读懂孩子的技巧

向孩子学习,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程。毕加索说:“我一生都在向孩子学习。”正如孙云晓老师在《向孩子学习》一书中说:“孩子是一本内容极其丰富的书,每一位父母和教师只有潜心研读,才能理解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才能悟出该向孩子学习什么。”孩子的心是一片未被污染的净土,他们更容易发现善与美,他们的想象翅膀没有被剪掉。孩子们有着强烈追求新事物、勇于开拓未知领域的欲望,他们是与社会、与时代脉搏合拍的重要群体。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儿童其实是一个个蕴藏着巨大创造潜能的人。因此,大人必须学会尊重孩子、欣赏孩子,向孩子学习。

了解孩子的纯真,我们才能理解之前认为孩子奇怪的行为。我们常常会抱怨他们做事情不专心,例如早晨孩子去刷牙时,很久都没有刷完。大人认为刷牙就是三分钟应该完成的事情,考虑的就是目标和效率的问题。而孩子在刷牙时,对刷出的泡泡也许会感到很好奇,也许还会想绿色的牙膏为什么会变成白色的泡泡,或者想象一个泡泡世界的故事……孩子的世界很单纯,他们对待一件事物只要找到兴趣点,便会毫不犹豫地钻进去,顺着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去实践。这时,父母要向孩子学习,就要让自己回归到一种纯真纯粹的天性,跟他一起讨论他最想讨论的东西。这样,父母才能读懂孩子,孩子也会越来越亲近、信任父母。

向孩子学习,需要家长放下“居高临下,自以为是”的姿态,当家长蹲下身去倾听他们的心声,才能走进其内心世界。用孩子的目光来看待世界,用孩子的心来体会他们的喜悦、焦虑、烦恼……其实有很多被家长忽视的事情,在孩子眼里都是非常重要的。家长需要向孩子学习,同时,也要不断自我成长。在孩子面前,家长不应该是高不可攀的权威。家长需要学习,需要同他们一起成长。

家长们,从现在开始,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家長只有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换位思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向孩子学习,读懂孩子的心。

猜你喜欢
倾听沟通学习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学会倾听,追求课堂实效
小学数学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学会用“耳朵”与学生沟通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公共外交主场也要学会“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