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谷类地理标志产品分析与优质小米的推广

2019-10-10 03:30杨静轩魏阳吉
农产品加工 2019年18期
关键词:谷类杂粮熊猫

路 威,杨静轩,魏阳吉,王 鹏,毛 峰

(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北京 100027)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的饮食需求日新月异,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1],中国人已经由吃饱转向吃好,由将就变为讲究。在这样的现实需求之下,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市场要求,高品质农业逐步发展壮大。在众多优质农产品标志中,地理标志既是产品的标志,也是质量标志[2],成为优质农业重要指引。

农产品地理标志与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示基本图案见图1。

图1 农产品地理标志与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示基本图案

在国际经济贸易中[3],为保护本国的正常贸易秩序和利益,对有关国家的货物采取一定的贸易措施、通常会对进口货物使用“地理标志产品”这个名称,用于指示一项产品来源于某地、其质量或特征完全或主要取决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4]。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5]。“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国家地理标志”是我国两大地理标志系统。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农业农村部负责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登记工作。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受理、批准与专用标志的核准等工作[6]。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网站(http://www.greenfood.agri.cn/xxcx/ncpdlbz/)的《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信息汇总表》,截至2019年1月17日,共提取2 824个基础数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网的国内种养殖产品信息(http://www.cgi.gov.cn/Home/Default/),截至2018年8月6日,共提取1 128个基础数据。

1.2 样品采集

在种植户采购当季(2018年9月至11月)新鲜小米样品,分别来自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山西省长治市沁县、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和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共10个样品。

1.3 研究方法

对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网数据库的原始数据进行补充、整理、分类,之后完成数据分析。

使用熊猫指南五大标准,对采购的10个小米样品进行评分,综合作物品种、种植环境、种植管理、产品品质、物有所值,得出最终得分。

统计及绘图软件,Microsoft*Excel*。

2 结果与分析

2.1 粮谷类地标产品数量分析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自2003年开始评审,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工作启动稍晚,于2008年开始评审。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粮谷类产品总数后来居上,超过国家地理标志类产品数量。

2种地理标志产品系统粮谷类产品公布总数量及年均数量见表1,2种地理标志系统粮谷类产品历年审批数量见图2,2种地理标志系统粮谷类产品各省份数量见图3。

表1 2种地理标志产品系统粮谷类产品公布总数量及年均数量

由表1可知,在粮谷类产品中,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年均批准数量较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年均批准数量要多。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均具备独立的国家或行业标准,批准门槛较高,但大多数粮谷类农产品的标准建设工作依然滞后,成为制约粮谷类农产品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障碍之一。

由图2可知,在粮谷类产品中,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历年批准数量较为稳定。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依年份变化较大,在最初启动的5年尤为明显,在近5年中逐渐稳定,呈现稳步增长趋势[7]。

图2 2种地理标志系统粮谷类产品历年审批数量

图3 2种地理标志系统粮谷类产品各省份数量

由图3可知,在粮谷类产品中,除广东省(农产品地标4个,国家地标13个)、吉林省(农产品地标4个,国家地标12个)外,大部分省份的农产品地标数量大于国家地标数量。黑龙江、山西、山东、湖北、内蒙古是粮谷类地标产品大省,黑龙江是产粮大省,实至名归,山西(杂粮占比82.9%)、内蒙古(杂粮占比55.9%)作为杂粮生产大省,亦因地制宜,结合杂粮强地理生产属性,做好地标产品申报工作。山东省水稻、杂粮、薯类产品均匀分布,获得较高的总数量。湖北省水稻优势明显,产品占比65.7%。刘晓晓等人[8]研究发现,各省域的地方特产与地理标志产品数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在地级市维度,榆林市的粮谷类(以杂粮为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最多,忻州市(以杂粮为主)与哈尔滨市(以稻谷为主)的粮谷类农产品地理标志并列前茅。在县级行政维度,拥有2个粮谷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县有10个,神池县、盐池县以4个粮谷类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位居榜首。

2种地理标志系统粮谷类产品历年审批数量见表2,2种地理标志系统粮谷类产品类别分布见图4。

北京、重庆、青海3个省的粮谷类产品未出现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数据内。上海的粮谷类产品未出现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数据内。

由图4可知,杂粮类产品是农产品地理标志中产品数量最多的品类,占比35.7%,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水稻产品的数量最多,占比44.0%。综合考虑2个地理标志的数据,杂粮类与水稻类总数基本持平,各占总数1/3。历年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布产品总数量与杂粮品类公布数量的趋势基本一致,国家地理标志中水稻类产品亦有相同情况,可以猜测2个系统的重心有所区别。

表2 2种地理标志系统粮谷类产品历年审批数量

图4 2种地理标志系统粮谷类产品类别分布

历年2种地理标志系统总数量与杂粮、水稻类产品数量关系见图5。

图5 历年2种地理标志系统总数量与杂粮、水稻类产品数量关系

在整理数据中发现,有部分地区的粮谷类产品同时出现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数据库中,这里暂称之为“双地标”。此次分析共发现双地标粮谷类产品27个,双地标产品。水稻类产品的双地标最多,黑龙江、宁夏的双地标数量并列第1位。

2种地理标志系统粮谷类产品各省份数量见表3。

表3 2种地理标志系统粮谷类产品各省份数量/个

双地标产品同时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农业农村部的评审,由于2个评审部门侧重存在差异,推测这些双地标产品拥有更多的特点,应在产品推广中给予更多的关注。

2.2 地理标志产品中小米品类现状分析

谷子(Setaria italica Beauv.)为禾本科黎族狗尾草属的植株,也称为粟,去壳后为小米,我国主要栽培作物之一,一年生属于禾本科。《本草纲目》记载,谷子“易丹田,补虚损,开肠胃”。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变化,现代人对营养搭配越来越重视,谷子成为杂粮之首,人们对谷子的关注度越来越高[9]。

谷子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内蒙古、辽宁、陕西、河南、黑龙江、山东、甘肃、吉林等地,上述10个省区谷子面积占全国的96.9%。主产省为河北省、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总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25.3%,17.9%,15.0%,3个省合计占58.2%[10]。

各省区小米品类产品分布数量见图6。

图6 各省区小米品类产品分布数量

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中,山西省小米产品数量为17个,占比34.0%,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内蒙古自治区和辽宁省各有3个小米产品上榜,占比21.4%,综合2个地标数据库,山西省以19个产品,占比29.7%的份额名列全国各小米种植身份之首。在2个地理标志数据库中,小米产品共出现64个,占比13.0%。

在“双地标产品”中,小米品类出现2个产品,分别为山西省的“沁州黄小米”和辽宁省的“朝阳小米”,“沁州黄”是传统中国“四大名米之一”,是耳熟能详的品牌名称。朝阳小米较“沁州黄”品牌知名度略有不足。

在上文中提及的四大名米,分别为山西沁县的沁州黄、河北蔚县桃花米、山东章丘龙山小米和山东金乡马坡金谷米。沁州黄为双地标产品,河北蔚县桃花米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为蔚州贡米,山东章丘龙山小米、山东金乡马坡金谷米均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分别称为龙山小米与马庙金谷。诸如蔚州贡米、马庙金谷一样,地理标志产品中还有部分未称之小米的小米。

特殊命名的小米地理标志产品见表4。

表4 特殊命名的小米地理标志产品

2.3 熊猫指南介绍

熊猫指南由中化农业推出的中国优质农产品风向标,打造了中国首份针对精准地块进行评价的优质农产品榜单。通过完整种植季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调查,结合国内外多家顶尖实验室平行检测和卫星扫图,熊猫指南创建了独有的农产品评价模型和标准体系,为优质农产品提供三星评级,同时公布品种信息、种植者信息和种植农场信息。整个评价过程不收费,以便确保评价的公立、科学和公正。

熊猫指南品牌图案见图7。

图7 熊猫指南品牌图案

2.4 小米样品评测结果分析

正如上文所述,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双地标产品、四大名米,有关小米的数据库、排行榜不胜枚举,且各自的结论存在差异,基于全国范围的小米系统性评价鲜见报道。为了探究什么是好小米,熊猫指南粮谷类项目组专门组织了全国范围小米品类的集中调研,希冀给出最详实的小米榜单。

在2018年的调研中,熊猫指南北上扎赉特旗、肇东市,南至伊川县、金乡县,向西到达米脂县,向东涉及章丘市,力求获得完整的采样数据。在最终的采样中,获取了同一个收获时期的10个样品。

此次评价基于熊猫指南五大标准的系统方法,即环境、品种、种植、品质、物有所值共5个维度,每个维度均有各自的评分细则,之后对每个维度赋予相应权重后,得出最终的加权总分。好品质是优质农产品的基础,环境、种植是好品质的保障,物有所值则是基于好环境、好品种、好种植、好品质的品牌溢价。

基于熊猫指南破解方法的10款小米样品得分结果见图8。

图8 基于熊猫指南破解方法的10款小米样品得分结果

熊猫指南评价系统扩展了传统科研学术领域的品质评价方法,对优质农产品的描述更加丰满、详实、平易近人,将学术性的品质评价方法引申,生成可以进一步商业化的优质农产品评价系统。

由图8可知,最高得分为89.0分,最低得分仅为47.6分,变异系数达19.5%,说明各地的地理标志小米产品品质存在较大差异。四大名米中的各个产品亦存在较大差异且并未全部排名于前4位,推测四大名米的说法源自清代,与现在时间间隔较大,产地环境、品种、种植管理等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已不能代表当今小米产品的最高品质。

在感官分析中,由于小米产品领域尚未出现统一的评价方法及相关标准,熊猫指南标准分析团队依次确定样品制备方法、品质评价标准、感官特性描述方法,对10个小米样品进行感官分析。为保护熊猫指南知识产权,亦基于学术讨论,避免误解,对评测结果隐去具体产品名称及地域,以A,B,C……表示,仅就学术结论进行探讨。

小米样品感官评测结果见表5。

3 结论与讨论

粮谷类产品作为地理标志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稳步增长,2个地理标志产品亦得到行业的广泛认可,成为衡量当地农业品牌化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为优质农产品发掘提供了统一稳定平台,淘乡甜等一批基于地理标志产品数据库的供应链体系得到蓬勃发展。

表5 小米样品感官评测结果

对地理标志产品数据分析后,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在优质农产品推广过程中,地理标志系统亦存在不足[11]。在对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某地调研时发现,当地农业种植结构已发生较大变化,已由谷子种植大范围转向玉米、大豆种植,当地优质小米产品已经难觅足迹。

对同一地理标志区域,不同种植户的产品亦发现较大差异。地理标志产品一般横跨一个县的若干个乡,甚至一个市的若干个县。俗话说,卖杂粮就是卖地皮,不同农户的水源、土壤、日常栽培管理均存在一定差异,产品品质必然出现悬殊,应当推动地理标志产品的分级评价[12]。

针对上述问题,熊猫指南提出“两有一无”原则:即有精准地块信息,不再是泛地理概念;有退出机制,持续评价,不再是一劳永逸;独立第三方,不掺杂直接商业利益。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优质农产品榜单,助力中国农业品质升级。

猜你喜欢
谷类杂粮熊猫
杂粮粉到底能不能吃?
复合杂粮超微粉微胶囊化工艺的研究
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开封后水分活度的变化及安全性评价
打造兴县杂粮精品 点亮农户脱贫梦想
我爱“熊猫”
萌萌哒熊猫
萌萌哒熊猫等
多吃全谷类食物可防结直肠癌
常吃全谷类食物益健康
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