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G重启真的不合时宜么?

2019-10-12 07:15杨直
电子竞技 2019年12期
关键词:落地赛事线下

杨直

差不多2016年开始,喧嚣过后,所有人都开始适应新的市场秩序,找到了向前跑的方向。相应的,一个立志远方的人因为带着未来一定比过去好的笃定自然不再愿意怀旧。

但WCG重启的消息还是在电竞圈产生了涟漪。当大部分对其的评价都是不合时宜时,结果是否真的是这样?这个老牌的赛事IP是否只剩炒冷饭的可能?

在整个电竞行业闷头向前跑时,抛出这样的疑问本身就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意料之外的重启

在WCG停办的几年里,其版权一直在三星控股的韩国WCG公司手中。WCG复活其实从《穿越火线》的开发商SmileGate买断了WCG版权开始。

也许由于游戏寿命进入衰弱期的缘故,SmileGate从2017年开始对电子竞技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兴趣。甚至亲自入场和IEM主办方谈判,帮助《穿越火线》成为IEM的正赛项目。

然而,《穿越火线》这次IEM之行没能激起太大的浪花。之后没多久,就传出了WCG重启的消息。

或许,WCG只能在中国重启。

在鼎盛时期,韩国WCG公司一直使用分地区的版权买断方式决定当年各分站赛的承办商。比如,从2007年开始,NeoTV每年都买断了中国区的比赛承办权。而举办世界总决赛则需要另一次买断。

据当时WCG的承办商NeoTV相关负责人回忆,早在2010年的时候,WCG美国承办商曾经强行将世界总决赛的舞台放在洛杉矶,结果不出意外地遭遇了滑铁卢。虽然WCG有着14年的历史,但实际上WCG没能走过太多的城市。从2000年算起,WCG总决赛一共在韩国举办过五次,美国两次,新加坡、意大利、德国各一次,中国三次。

而且,考虑到CPL等其他老牌赛事,以及电子竞技在不同社会环境中承载的意义,一个很遗憾的结论是,只在中国,WCG才有着想象中的影响力。这是WCG只能在中国重启的第一个条件。

2016年开始,电竞小镇的概念开始风靡。北京、上海之外,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对电竞感兴趣。当时的政府也好,从业者也好,对电竞的理解尚且没有今天深刻。所有人都在谈论电竞赛事的引流效果,作为结果,自然是电竞赛事的落地的大量需求。

一个典型的区别是。如今,并行的另一种需求是用电竞内容替代传统的娱乐内容,或者作为补充。

从实际的赛事落地,到配套基础设施嫁接电竞内容,如今还很难验证哪条路是正确的。但这确实反映出这几年思路上的变化。

于是,当两年前,拥有不错的高校资源的西安想要发展电竞时,自然而然就想到了赛事落地。

但想到这一点的不止西安。当大部分想要拥抱电竞的城市都需要赛事落地时,从业者忽然发现,在推行主客场制的当下,头部的电竞赛事竟然不够分。那么去哪找电竞赛事呢?对政府而言,培养一个赛事IP的成本和风险都太高。是不是可以试着盘活一些老牌的赛事IP呢?这时,被SmileGate掌握的WCG自然而然进入了考虑的范围。

当SmileGate从三星手中解放了WCG,当各地政府表现出对赛事落地的需求时,离WCG落地只剩最后一个条件,那就是谁来匹配需求和供给。

据悉,最终帮助WCG和西安完成匹配的是原韩国电竞导演团队。稍微熟悉一点电竞历史的人知道,其实在电竞资源匹配这件事上,韩国人一直都只和自己玩。这里我们就不展开讲了。

所以,当西安宣布了WCG落地曲江时,并没有宣布赛事的落地执行归属谁家。后面的剧本有的被猜到了,比如国内的一些赛事公司参与了投标;但也有一些剧本没被猜到。总之,在韩国人的主导下,香蕉游戏传媒成了WCG重启这部年度大戏里的另一个主角。

内忧外患

WCG的重启一定面临着新的挑战。但其实这是个贴合现有规则,还是开拓新玩法的矛盾。

试想一下,如果WCG能够设置《英雄联盟》项目,像S系列赛一样邀请各赛区顶尖的队伍参赛,WCG会没有流量吗?WCG会设置不出高额的奖金夺取眼球吗?

实际上,WCG当年之所以能够崛起的唯一原因在于稀缺性。最早的时候,WCG是唯一一个全球范围内的竞技舞台,后来虽然陆续出现了IEM等其他全球赛事,但整体而言,比赛一直处在不够打的局面。换句话说,当年WCG的舞美、直转播其实远没有今天好,但因为当时一个个杯赛在时间轴上交错林立,彼此扶持,所以WCG可以聚集各个项目的顶级选手,维持自身的影响力。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WCG面临的是完全不同的市场结构。在WCG重启之前,厂商构建的赛事体系并没有给WCG留下太多的空間——不管是时间上的,还是资源上的。时间上,WCG举办的时候,各个联赛并未停止,结果自然是那些顶级选手或战队出现在哪里,粉丝的目光就投向哪里;而资源上,前面也说了,WCG请不来UZI、Faker,也请不来IG、T1、SKT。

正因如此,WCG缺乏手段融入新时代,只能被逼着炒冷饭。但炒冷饭这件事上,WCG又一直是矛盾的。

由于两连冠的缘故,WCG这个词其实一直和Sky挂钩。这背后其实是当年WCG的受众分层。粗糙地分,WCG的受众分为两类:区别在于对腾讯旗下电竞项目的接受程度。但如果细分的话,WCG的受众其实仍然跟随着项目本身。

试想一下,如果在西安重启的是原汁原味儿的WCG2006,那WCG2019也许有机会成为一个现象级的电竞赛事——流量少,但话题多。至于能否把后续的讨论变成赛事的商业收入,那是操作层面的问题。

但前文已经提及,WCG的版权目前在SmileGate手中。所以,对过往的复刻最多只能止于2009年。当时,NeoTV可以任性地给《魔兽争霸Ⅲ》留出开幕式这些最优质的资源,但今天香蕉游戏传媒可做不到这一点。也正因如此,《穿越火线》梦之队出现在WCG2019的舞台上。但问题是,《穿越火线》不是《英雄联盟》、《王者荣耀》,没法凭一己之力托起整个WCG2019。

通过一些转播镜头和到场记者的复述,虽然《魔兽争霸Ⅲ》的现场氛围不错,但该项目的受众始终还是远离当前主流的流量玩法的人群。因此,在电竞越来越开放自己的当下,怀旧的方式却依然是当年封闭式的。这注定了WCG最火热的话题远离流量。

受众的矛盾最终反应在流量上,即是WCG2019高调重启,悄悄结束的结局。

当然,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国内的赛事执行公司已经太久没接触过大型综合性赛事了。当年WCG的总导演王珏曾经告诉笔者,即便在WCG的巅峰期,他们也不得不考虑如何巧妙地设置项目留住观众,在主舞台和副舞台之间如何引导观众的流动。

实际上,WCG2019更难。一方面,大家抱着各自的目的而来,可以说看完比赛,怀个旧就走;另一方面,端游、手游、单人项目、多人项目,如何确保比赛顺畅、平稳地进行,虽然这是个执行层面的问题,但并不容易解决。最终,也留下了对WCG2019现场执行褒贬不一的评价。

因此,WCG2019从一开始就走在一条内忧外患的路上。从外界的反馈以及后续的影响看,WCG可能哪边都没能做到尽善尽美。可能唯一的好消息是,参与者都赚到了钱,但买单者是否会一直买单下去,WCG2019确实留下了这个疑问。

未来在哪里?

那么,WCG是不是真的没有未来?笔者认为不是这样的。WCG2019目前的困境其实折射出的整个电竞行业在某些方面停滞不前的现状,而其未来究竟怎样,其实取决于当下的人能否破局。

先谈一个比较现实的电竞赛事如何赚钱的问题。事实上,电竞赛事的变现过去过于依赖线上,对于依托于互联网生长的电竞赛事而言,这条路没有错。但硬币的另一面是依赖线上,往往会忽视线下。

所有人都明白两条腿比一条腿走得快的道理,但在短期和长期的博弈里,人性最终决定了电竞当前只有线上这一个商业入口的现状。

电竞赛事的线下存不存在商业空间?存在的话,这是个多大的商业空间?近两年,已经开始有人注意到电竞赛事线下营销服务的空白,并着手验证这个问题。

对WCG也同样。如果能在线下开拓出足够的商业空间,那么是不是可以不依赖特定的买单者?事实上,当年的NeoTV最终在WCG上实现盈亏平衡的背后,是其把WCG做成展会的思路、精打细算地运作以及恰逢时机地开拓新的收入方式。而这些在之前都是空白的。

因此,不要因为线上就忘记了线下。依托着互联网公司的分发渠道和直播平台,整个电竞产业似乎已经习惯了享受红利。但如今,红利已经被吃尽了,或者说被互联网公司收回来了。某种意义上,WCG2019站在了和WCG2006类似的起跑线上。而且,虽然WCG没能收割线上的流量,但线下其实也并非无人问津。虽然谈不上人满为患,但还是吸引了很多对对电竞感兴趣的人,哪怕是作为无聊的周末的一种消遣方式。WCG2019要思考的是如何利用这个优势。如果想突围,要么是融入当前的体系,要么探索新的思路、模式。这又决定了接下来的问题的结果。

其次,电竞赛事在内容之外,其平台的属性也越来越明显,特别是综合性的第三方赛事。虽然这是个流量导向的问题,但对于那些在电竞领域刚起步的游戏而言,WCG起码算是一个可利用的平台。目前存在这样一种方式,那就是项目组付给直播平台游戏的宣传推广费用,然后直播平台用一部分钱购买相应赛事的版权,通过这种方式,起码WCG可以少负担一些成本。而且,类似《皇室战争》这样的项目,当其官方赛事尚且没有形成影响力的时候,这就给了WCG弯道超车的机会。对于流浪导向的厂商而言,如果WCG能找到新的合作方式,我想厂商不介意投入资源,反正在推广的逻辑下,WCG和官方赛事没有太大区别。

不过,这个相互买单的游戏能玩多久,一方面取决于项目组做电竞的决心、游戏厂商搭建自己赛事体系的时差,也取决于WCG能提供什么样的推广服务。说白了,当WCG是一个兼顾了线上线下营销潜力的营销工具时,赛事主办方该如何利用他,又该如何在短期内平衡参与者的利益。

当年NeoTV其实也面临类似的局面,既然当年林雨新先生能找到解决的办法,那么就没道理对现在丧失信心。毕竟,哈耶克曾经如此描述商人:民众之所以妖魔化商人,就是因为他们总能找到“低买高卖”的办法。而这种办法大多时候不被民众理解。

TI9的受邀记者给笔者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比赛时,一个衣着不菲的成年人一直在跟随着比赛发表自己的评论,但几乎全部错误。这有点像北京国安的主场。事实上,我们一直在讨论的一个问题是,电竞最终可能像足球、篮球一样,成为一项观赏性活动。不需要看懂,也不需要热爱,就是看着消遣,看着有意思。在这个趋势里,其实赛事的受众就不再完全由游戏玩家转化而来,目前头部赛事的优势可能就没有想象中大。最终,当所有人抱着娱乐的心态坐在舞台下面时,谁能提供更好的观赛体验、更舒适的观赛环境、更人性化的线下服务,也许谁就能争取到更多的受众。

比如NBA主客场提供的包厢服务、终生坐席;MasterCard提供的和职业选手一起看比赛……在这方面,电竞可以借鉴的还有很多。

而这一点,不仅仅是WCG的机会,也是所有赛事的机会。

结语

其实,WCG2019没有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分数反而是好事。电子竞技做到现在,虽然越来越成熟,但还是没能走入正轨。这个正轨指的是,电子竞技说到底是门生意,生意都是不好做的,但总有人能做好。今日頭条、拼多多……而这些出现在看似不可能的赛道上的新玩家其实在告诉我们,不合时宜这个词放在重启后的WCG身上也许并不合适。进入这个市场的所有玩家都要拼命找到活下去的办法,当所有人做到了这一点时,电竞才真的成熟。那才是对WCG的未来盖棺定论的时候。现在,还为时过早。

猜你喜欢
落地赛事线下
本月赛事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美联储加息终落地沪指冲高震荡走低
赛事赞助沟通对感知匹配的影响
“密室逃生”线下扩张
化繁为简,医保支付价可“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