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传承人

2019-10-14 03:54樊宁
钟山风雨 2019年4期
关键词:苏州园林香山苏州市

樊宁

“中国园林是世界造园之母,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苏州园林的评价。

在太湖之濱的苏州香山一带,生活着大批擅长复杂精细的中国传统建筑技术的工匠,统称香山帮匠人,史书曾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于香山”的记载。明清以后,香山帮匠人的分工更趋专业化,形成了集木作、泥水作、砖雕、木雕、石雕、彩绘、油漆等多种建筑工种匠为一体的庞大群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苏州园林,是历代香山帮匠人造园技艺传承发展的缩影。香山帮匠人的杰作——北京故宫和苏州园林,均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在世界建筑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2007年,生于1928年的薛福鑫当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18年,生于1952年的薛福鑫之子薛林根当选,成为著名的父子传承人。

古园知己

1939年,日军的铁蹄蹂躏苏州,生于苏州东渚镇贫寒农家的薛福鑫被迫中断小学学业,跟着年长20岁的大哥薛鸿兴、年长12岁的二哥薛根兴学艺帮工。大哥、二哥都是有名的瓦匠,是跟舅舅孙春宝学的手艺。薛福鑫得益于家族传承,其表舅朱祥庆、朱富庆师承他们的表舅、近代香山帮名匠姚承祖,曾参与建造精美绝伦的苏州东山镇雕刻大楼、灵岩寺大雄宝殿。薛福鑫拜二位表舅为师,泥水作、木作、砖雕、泥塑、彩绘,无一不学。白天做工,夜晚就在做工的场地或家里反反复复练习用黏土塑各种形象,直到有模有样方罢手。他还拜雕塑名家颜根大为师学习泥塑,拜李秀庭为师学习设计画样,拜山水画家王子振为师学习绘画,跟蒋吟秋学书法,主要是隶书。广泛的学习与刻苦的训练使薛福鑫练就了一身本领。

建国后,香山帮匠人枯木逢春,薛福鑫迎来了事业的春天。1952年,苏州建筑公司广招能工巧匠,考核应知应会,他凭借自己的精湛技艺考了进去,先是在六工区任工长,后担任施工员,他画的施工图每个尺寸标得清清楚楚,简明易懂。1958年,苏州市园林修建队成立,他出任技术负责人,负责修缮遍布全市的24处园林,或设计、或做预算、或亲自动手,与苏州园林结下了不解之缘。热爱学习、善于钻研伴随了薛福鑫一生,1956年,他参加了由大学教师授课的工匠训练班,系统学习理论知识,一学就是半年。

1963年,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拙政园的远香堂大修,薛福鑫受命负责。远香堂是拙政园的主体建筑,意为“香远益清”,其四面是落地长窗,镶嵌彩色玻璃,严重损坏。薛福鑫斗胆锯下屋脊竖带上残缺不全的卧式麒麟,重新塑成一对立式麒麟,他认为原来的一对麒麟造型不美,太臃肿,另外,麒麟是吉祥物,只能威风地站。在安放新的立式麒麟时,薛福鑫“擅自”向上移了5寸,以便更符合游人观赏的视角。后来,朱德委员长陪同外宾游览拙政园,夸赞拙政园修得好,特别是远香堂“精巧绝伦”。

许多苏州园林都留下了薛福鑫的呕心之作。在修复网师园时,他将残存的砖雕门楼下层斜角万字栏杆、上层飞罩挂落损坏处,依原样雕刻,再现了砖雕门楼昔日神韵。20世纪70年代,在修复沧浪亭时,他仅凭一对狮子残存的一条尾巴,丝毫不差地复原了一对脊饰狮子和一对凤穿牡丹,人们惊诧不已,“仅凭一鳞半爪,你竟然使它们活起来!”他笑答:“烙印在我脑子里的一对狮子总算没有毁掉。”可见,苏州园林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深深镌刻在他的脑海里。

薛福鑫的生命早已融入苏州园林。他熟悉苏州园林的每一处亭台楼阁,半个多世纪来,他参与修复18处苏州园林,大批废园经他之手重焕生机,为后人留下了一排排精细门楼,一座座典雅的古典园林。建筑学家、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如此评价薛福鑫:“他设计之园林曲折幽胜、古朴典雅,造循准绳,融汇规技,别具风格,尝授艺乡里,门人数百。”薛福鑫总结几十年古建筑艺术生涯:“淡雅朴素、工整利落是香山帮建筑的风格,柔糯是苏州园林的精髓。只有工多匠巧、慢工出细活才能达到古建筑艺术效果。”

子承父业

薛林根进入瓦匠这一行当,与其说是主动选择,不如说是命运的被动选择。1966年,他在苏州市吴县东渚中学读初二,时逢“文革”爆发,学校停课,擅长吹笛子的他就参加了阳山大队宣传队。宣传队成员白天干农活,晚上演出。父亲薛福鑫认为,荒年不荒手艺人,搞文艺不是长久之计,坚持让他学一门手艺在身。由于父亲和三位伯父都是瓦匠出身,伯父的儿子、女婿也全是瓦匠,父亲因此建议他做薛家的老本行——瓦匠。于是,1966年底,他拜58岁的大伯薛鸿兴为师。

1969年,苏州市众多园林凋敝,亟待修葺。巧合的是,薛福鑫时任苏州市园林修建队技术负责人,奉命到光福人民公社、胥口人民公社、东渚人民公社等地的建筑站招收80名工匠,苏州市园林修建队与建筑站签订合同,这80名工匠靠挂在建筑站,由建筑站派到苏州市园林修建队干活。从东渚人民公社招收的20多人中,除薛林根外,还包括他的大伯薛鸿兴及二伯薛根兴的儿子、女婿、徒弟等10余人,人称“薛家班”。从此,薛林根以苏州市园林修建队工匠的身份,在苏州各园林干活,开始了古建生涯。

父亲薛福鑫倾尽所能向儿子传授古建技艺。1961年,耦园大修,薛福鑫精心设计并亲手制作了李白醉酒、林和靖踏雪寻梅等15个形态各异的花漏窗,这些花漏窗精细夺目,移步易景,富含韵味。他给了儿子很多漏窗花样及戗脊的花样图,把制作花漏窗和戗脊、砖雕的技艺悉数传授给儿子。薛林根将这些花样消化、吸收,怡园、拙政园、网师园等园林都有他制作的漏窗、戗脊、砖细作品。泥塑是薛福鑫的拿手技艺,薛林根擅长的10余种屋脊泥塑技艺是父亲口传心授的,怡园的幻想动物屋脊就是父亲画的草图,他泥塑完成。

从1969年起,薛林根陆续参与了西园、留园、网师园、拙政园、沧浪亭、天平山、怡园等诸多苏州古典园林的大修。1970年修复沧浪亭时,沧浪亭的夔形戗脊已缺失,父亲画了个草图,他按照草图做出漂亮的泥塑,龙头咬住屋脊,远比一般的宫式戗脊复杂。

技传海外

1979年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他是第一位正式访美的中国领导人。正是这次出访,邓小平与时任美国总统的卡特决定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建造苏州园林明轩,这是中国第一个落户海外的苏式园林。明轩的建筑材料是在苏州加工好,再运到美国安装。薛福鑫担任明轩的砖雕工程技术指导和工程预算,1979年12月31日夜,包括薛福鑫在内的27名苏州园林专家小组成员,登上飞往美国纽约的班机,修建明轩。而薛林根之前就在苏州园林修建队参与了明轩建筑构件的加工,承担砖雕工作。

1993年,薛林根作为领队,带着外甥薛惠忠、徒弟朱建兴及师兄的徒弟唐伟根,以建设部派去的专家组身份,飞赴日本长崎县,在凑公园建造苏式园林,弥补了未能亲自到纽约建造明轩的遗憾。日本人对苏式园林所知甚少,行前,薛林根深化了日方的园林设计方案,使之更富有苏州园林韵味。建园的材料预先在苏州加工,并从苏州运去。他们4人亲手制作了假山、漏窗、花街、砖雕、屋脊等难度大的园林元素,日本工匠默契配合,3个月的工期提前15天出色完成,此项目后来获得日本金熊奖。日本政府十分满意,奖励他们4人40万日元,关照不必上交。

三代心血

薛家的家风是“要做就做最好,绝不拆烂污”。薛林根说,大伯薛鸿兴常念叨,“只问何人做,不问多少工”,工匠只有活计干得好才是硬道理,干得不好,连发言权都没有。大伯的话他铭记在心,这也促使他日后致力于精品工程,打造“太湖古建”品牌。

1999年,薛林根成立苏州太湖古典园林建筑有限公司,拼命开拓项目,用实力说话,修了一条山塘街,修建了平江路,维修太平天国忠王府、江苏巡抚衙门、江苏按察使署,修复苏州金庭镇明月湾古村落、太仓张溥故居、苏州民俗博物馆,建造了苏州明清家具博物馆、苏州桃花坞年画木刻博物馆等众多工程,均获好评,名声大震,全国各地纷纷邀请前去施工。经过多年不懈努力,苏州太湖古典园林建筑有限公司现为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一级资质、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乙级资质,2013年,被授予江苏省优秀古建园林施工企业。

苏州太湖古典园林建筑有限公司承接的诸多工程都凝聚了薛家祖孙三代的心血和智慧,以位于苏州山塘街的明代大学士吴一鹏的故居玉涵堂修复工程为例,2003年6月底,原定在玉涵堂举办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苏州市政府要求10个月必须完工。2002年12月27日,吴一鹏故居修复工程开工。75岁的薛福鑫不顾年迈体衰,白天泡在工地上总指挥,深夜画图纸到凌晨一二点,一笔笔绘制了三四百张图纸,伏案4个月拿出设计施工方案,因劳累过度,腰肌劳损发作,身子向前佝偻。薛林根的儿子薛东刚从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硕士毕业,再据此在电脑上绘图。薛林根则负责施工管理,率领500多名工匠如期出色完成工程。2003年,玉涵堂获得苏州市文物保护优秀工程二等奖。同年11月,耄耋之年的建筑大师贝聿铭来到山塘街,参观了刚修复完毕的玉涵堂,赞不绝口。

完成了吴一鹏故居修复工程后,薛福鑫又忙开了:中国明清家具博物馆、多座私家园林、西山明月湾古村落等项目的设计施工,数项工程压在手上,他反而比退休前更加忙碌,每天工作8小时,潜心伏案。2016年1月31日,薛福鑫在苏州病逝。

苏州太湖古典园林建筑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精品工程,2004年,张氏义庄、亲仁堂整体移建保护工程获得首届苏州文物保护优秀工程一等奖,同年,苏州东山镇凝德堂修复工程获得首届江蘇省文物保护优秀工程技术奖;2006年,公司获得江苏省文物保护工程技术奖;2007年,薛林根被评为苏州市古建筑抢修保护先进个人;2008年,太平天国忠王府维修项目获得第二届苏州市文物保护优秀工程一等奖;公司获得第三届、第四届江苏省文物保护优秀工程评比优秀设计奖。薛林根动情地说:“文物、保护,这些字眼与我的荣誉相连,也是我的使命。”

薛林根的儿子薛东生于1976年,在木渎中学读书时,喜爱文科,高三时文理分科,薛福鑫希望唯一的孙子能够继承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的衣钵,加之从小耳濡目染,他考取了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本科毕业后,又考取同济大学建筑学硕士研究生。硕士毕业后,他与硕士同窗的妻子效力苏州太湖古典园林建筑有限公司,夫妻俩如今双双是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相较于祖辈、父辈,薛东既长期受到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熏陶,又接受了先进的高等教育,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有机融合,厚积薄发,年纪轻轻就是苏州市文物保护专家组人员,从事工程评比、验收、设计工作。

2009年9月,由苏州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等多项目打包的“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薛林根的心愿是把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他深感自豪的是,勤奋刻苦、追求卓越的家风,以及精湛的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在薛家薪火相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责任编辑:吕文雯)

猜你喜欢
苏州园林香山苏州市
苏州市 多措并举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北京香山
苏州市坚持“三聚焦” 为民服务办实事
游香山
苏州园林修复面貌之谜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浅析苏州园林的留白艺术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实践与思考
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