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周梦蝶》饰田氏

2019-10-14 15:43刘丰艳
艺海 2019年8期
关键词:唱功水袖青衣

刘丰艳

〔摘 要〕“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无数次的锤练打磨,劳其筋骨,练其心志,才迎来我在台上轻松自如的角色演绎。面对困难要迎面而上,突破自己才能战胜自己!

〔关键词〕青衣; 水袖; 唱功; 毯功

成功塑造好戏剧人物角色,是对青年演员在表演艺术方面的全面考验。演员在台上的一举手、一投足或是一个表情、一个眼神,都能看出基本功的扎实程度。其中,唱、做、念、打和手、眼、身、法、步这戏曲的四功五法扎不扎实,是能否成功塑造好人物角色的基本保证。于我而言,在唱、做、念、打之四功和手、眼、身、法、步之五法方面,是亦有所长,亦有所短;再有,我以往饰演传统剧目的主要角色比较多,四功五法方面,学习与运用的基本都是青衣行当中没有太多大动的、偏文静一些的戏曲传统表演程式。但是,我却要在邵阳花鼓戏移植教学剧目《庄周梦蝶》中饰演田氏一角,要塑造好这个边动边唱、形体多变、腾挪翻滚、性格独特的角色,对我来说,的确是难度很大,担子特重。

《庄周梦蝶》讲述的是庄周修行得道,偶处郊外,见一新坟,旁有年轻寡妇用一纨扇扇坟,怪而问之。寡妇自言贾氏,丈夫去世前嘱咐,如不能守节,必等坟土干燥再嫁。今迫不及待,只得用扇扇干。庄周闻言,乃代为扇干坟土。贾氏大喜,归家与公婆争吵,坚决改嫁而去。庄周感叹之余,回家告知妻子田氏。田氏大骂贾氏,并表示自己誓做节义之妇。庄周欲试探田氏真情,伪装病死,变作楚国王孙前来吊丧。田氏一见王孙,顿生爱慕之意,以诗相挑,遂成婚礼。入洞房后,王孙忽然心痛,谓需用亲人脑髓合药医治,方能有效。田氏贪恋新欢,急往劈庄周棺木,庄周突然起来责问田氏,最终田氏羞愧自尽。我饰演田氏一角属青衣行当,青衣一般都是端庄的女子,她们言行举止都是非常稳重而淑静的,可田氏这个人物性格具有端庄稳重,但也有狐媚的一面。内心处在两难境地之中,理智与情感难以协调和两全。而且内心冲突和外在动作既复杂又丰富,悲喜的转换,情感的起伏,命运的突变,都在瞬息之间,极考验演员的功力。

师父给我开排这个戏,采用两米长的西里绸水袖来展示这个人物的外部形体,我也觉得用这种长水袖很适合人物形体多变的塑造,在舞台上舞动起来,会有戏曲艺术很强烈的程式美。但是,在我们邵阳花鼓戏中是很少用到这种长水袖的,师父说:记得20世纪70年代末,她在邵阳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饰演过《宝莲灯》中的三圣母,就是运用这么长的水袖进行表演。

我们平常每天的基本训练,都是练习青衣行当的常规水袖,我以为长水袖嘛,不就是长一些,多用点力就行了。当我把这副长水袖穿戴在身上后,用力想舞起来时,完全就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容易,那初始的感觉真是一种负担、一种包袱、一种无颜卸下来的累赘。水袖甩也甩不出,抛也抛不起;毫无美感和节奏勉强甩了出去,又抖也抖不回;霸蛮抽抖回来,就像是一大把乱麻样揣在怀里,毫无章法与韵律可言;通过反复训练,稍能掌握点甩法,水袖总算甩出去能有了点模样,可身段一变,台步一动,脚又踩在了水袖上;连续来几个旋转,跟着旋转的长水袖即刻就将自己的脸面全都罩住,真感觉自己在出丑弄怪似地出洋相,也深深意识到自己水袖的基本功与表现能力太差了,感觉这个角色的难度还真不是一般。

师父也跟我说过:如果水袖运用不好的话,这戏注定就是失败的。我作为一名戏曲演员不能遇到困难就选择逃避,只能迎难而上,不通过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练,是不可能塑造好一个戏剧人物。我深深感到自己的差距,下决心一定要把长水袖基本功练好。每天清晨六点,离上班还有两个小时,我就独自在排练厅练开了。练习长水袖,首先要训练好手臂、手腕和手指的力度。炎热的夏天,穿戴着练功长水袖,練上一个早晨,衣裤早已湿透都能拧出汗水。两个来月的辛劳苦练,原来一甩就成一团的水袖,慢慢变直了,变得听我的使唤了,舞起来时不会被脚踩着了,多次旋转也不会把我的脸遮住,付出的努力真的没有白费,深切体会到一份汗水一份收获的欣慰和喜悦!

进入到实际排练中,我又遇到一个大难题,那就是边动边唱的问题。原先,音乐作曲给我写好的唱腔曲谱我都唱熟了,主琴说我唱得还可以, 我对自己的嗓音、唱腔艺术和表演方面还是比较有信心和底气。可是一进入到该戏的正式排练,我就真傻眼了。当我一边舞动长水袖,变化着各种造型,一边开口唱唱腔时,很明显就感觉自己气息不足,无法提起丹田之气,不是唱不出来就是唱出的声音都飘浮起来,连音准都出现问题,这是边动边唱的基本功很不扎实,缺乏边动、边唱、边表演的这种强劲的承受能力。平时,也从来就没有注重这个方面综合性的基本训练。

发现问题就要去找方法解决,我首先从练气开始。声乐老师说练气息最容易找到声音位置,就用嘴巴打嘟嘟练哆、唻、咪、发、嗦、发、咪、唻、哆,控制气息,不换气,来回反复唱,反复来回练。刚开始练习,只能唱上一个来回,练了几天后,可以达到一个半来回了。

为了增加肺活量,我清晨又增加跑步训练,一边跑步,嘴里一边打嘟嘟练习,如果在单位里这样练,大家都知道我是在练气息,跑在街上练,旁人都会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还以为我是个神经病,我把这个打嘟嘟练习作为自己日常基训,这种一边跑动、一边打嘟嘟的训练非常有实际效果,气息提高很快,我在有条不紊地训练自己动唱结合的适用能力和表现能力。

接下来的课题,我要结合长水袖的穿戴,严谨地进行整体的综合训练。又是每天清晨两小时的自我倾情基训,一边急切地跑圆场,一边舞动长水袖,一边开口打嘟嘟,这样的训练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消耗很多的体力。每次训练完毕,我都会感到整个人身心疲惫,瘫软坐在地上喘息一阵。每次的这种艰苦训练都是在不断敲打自己:无论多么艰难困苦,都一定要坚持!坚持!再坚持!就是因为自己这份顽强的坚持,气息不足的问题得到解决,有了质的进步,动唱结合的适用能力、把握能力和表现能力都得到明显的加强与提高。

我在塑造田氏这个角色的过程中,并不是只遇到艺术方面的这点问题,还有诸如毯子功方面的严峻考验。我们邵阳花鼓戏是个小剧种,以青衣行当的基本功训练来说,没有大剧种要求那么高,那么严,在毯子功的基本训练中,一些高难度项目或组合,一般就没有进行过这些训练。其实,在毯子功方面,我还是算有所长的,如平转、蹦子、翻身卧鱼、前后桥、特别是躺海等都还拿得出手,但在这个劈棺的情节与情绪的表演中,我这点基本家当就远远不够用了。该剧中,田氏一些高难度的组合表演,诸如:高台钓鱼、接落地倒扑伏;高台跳起、上抛长水袖、接落地盘坐;提单腿、转躺海、接躺海翻身、再接蹬腿跌僵尸等等,都让我傻足了眼,都让我流汗、流泪甚至流血,全身许多地方都是淤青,伤痕累累,幸好自己毯子功的基本功底尚可,通过一段时间的顽强拼搏,总算将这些高难度组合训练到位。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练功场、在排练场,无数次的锤炼打磨,劳其筋骨,苦其心志,才终于迎来我在台上轻松自如的角色演绎。该剧演出得到广大观众和领导们、师父以及艺术同行们的肯定。

对我这个邵阳花鼓戏的青衣行当来说,当初这部戏就像一座高山横亘在我面前,深感高不可攀,但又必须要我去攀登,去征服。也正是因为通过这部戏对我的打磨与历练,让我在戏曲艺术的成长过程中,坚强地突破了自己,战胜了自己。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作为一名青年戏曲演员,在攀登艺术高峰的征程中,深知“四功五法”对戏曲演员的重要性,通过对田氏这个角色的提练与塑造,个中道理,确有较深的体会和感悟。要在花鼓戏表演中取得较高的艺术成就,靠的是表演者对艺术的一种执着和日积月累的付出。花鼓戏青衣亦是如此,要在青衣表演和演唱上取得较高的成就需要青衣表演者分析不同剧目人物的塑造,在演唱技巧上要不断改变不正确的发音习惯,演唱要吐字清楚,行腔要顺,念白要有字有味。我将继续深入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业务!

猜你喜欢
唱功水袖青衣
青衣覆雪
王秀玲
崔父三迁:向南,向南,一袭青衣惊鸿初见
Singing the Changes
SINGING THE CHANGES
水袖
青衣
既要“唱功”也要“武功”
京剧四大须生唱功分析
曾凤飞:水袖轻拂的《远·近》恭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