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糖平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39例临床观察

2019-10-16 23:59河南省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476000窦媛媛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20期
关键词:胰岛素血糖差异

河南省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476000)窦媛媛

2型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并不显著,只是存在轻度的口渴与乏力等现象。然而,此疾病极易会引发多种并发症,更有甚者,还会导致身体发生残疾,严重威胁其身体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通常在此疾病的临床治疗中以胰岛素抵抗为主,如门冬胰岛素30在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但其并不能很好地控制早晚餐餐后血糖指标[2]。目前,2型糖尿病常用联合药物治疗,如门冬胰岛素30与拜糖平[3]。我院内科采用门冬胰岛素30与拜糖平联合治疗78例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较为理想,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旨在为临床一线治疗2型糖尿病优化方案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内科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78例2型糖尿病患者,符合2型糖尿病的临床诊断,空腹血糖≥7.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排除妊娠与哺乳期妇女,合并慢性肠道功能紊乱,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合并精神病疾病,依从性差。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46~75岁,平均(53.4±6.7)岁;病程1~8年,平均(2.9±0.7)年。联用组39例,男20例,女19例;年龄43~70岁,平均(52.5±6.1)岁;病程1~7年,平均(2.8±0.9)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与病程等基础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入院治疗,给糖尿病饮食。对照组患者接受门冬胰岛素30皮下注射治疗,0.3 U/(kg·d),早晚餐前分别注射一次。联用组患者给予门冬胰岛素30(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和拜糖平联合治疗,其中拜糖平饭前嚼服,50mg/次,3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2个月,其空腹血糖(FPG)与餐后2h血糖(2hPG)进行监测,合理调整胰岛素剂量。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改善情况,其参数包括FPG、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临床疗效评价 显效:糖尿病症状显著改善,FPG ≤6.39mmol/L,2hPG≤7.1mmol/L,HbA1c≤6.5%;有效:糖尿病症状有所改善,FPG6.39~7.8mmol/L,2hPG≤7.8~11.1mmol/L,HbA1c<9.0%;无效:糖尿病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出现加重迹象,血糖波动幅度大。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涉及到的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给予统计分析,对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与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2个月后,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对照组74.4%,联用组92.3%,以上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相关指标FPG、2hPG和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且联用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出现9例(23.1%)不良反应,包括低血糖5例,腹胀3例,消化不良1例,联用组患者发生7例(17.95%)不良反应,如低血糖3例,腹胀4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生率较高,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占据糖尿病总人数的80%,此疾病极易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其中包括视网膜病变、血管病变以及神经病变等。2型糖尿病的影响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年龄、肥胖、体力活动、高血脂与高血压等。门冬胰岛素30主要是由30%的门冬胰岛素以及70%的精蛋白组合而成的一种结晶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10 min后就可以发挥药效,1~4h内达到血药浓度峰值,且作用时间相对很长,其药物动力学特点和人类自然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十分相似,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此药物可以获得理想的疗效[4]。但一些糖尿病患者在早餐或晚餐后使用此药物取得的血糖控制疗效并不理想,患者往往以增加剂量来控制血糖,存在发生低血糖的风险[4]。拜糖平的主要成份即为阿卡波糖,餐前嚼服可以有效控制餐后血糖,将拜糖平与门冬胰岛素30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肠道对血糖的吸收效果,有效地降低进餐对机体的血糖水平带来的影响,对餐后血糖进行有效的控制。除此以外,两种药物联合使用也可以有效地防范低血糖事件,提升机体胰岛素敏感度,可以减少胰岛素的使用剂量以及注射次数[5]。

附表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对比分析

本研究发现,治疗2个月后,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对照组74.4%,联用组92.3%,以上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拜糖平与门冬胰岛素30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优于单用门冬胰岛素30[6]。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相关指标FPG、2hPG和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且联用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拜糖平与门冬胰岛素30联合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这可能是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延迟机体对糖的吸收,同时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7]。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说明两药联合并不增加不良反应。

总之,在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拜糖平与门冬胰岛素30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和控制血糖,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胰岛素血糖差异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相似与差异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找句子差异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