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个乘法公式的教学浅析学生运算素养的培养

2019-10-16 02:55余志渊张晓斌
关键词:问题的提出

余志渊 张晓斌

摘    要: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一直是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基本概念、公式、法则的教学,科学有序地组织学生对公式进行应用,重视练习效果的及时反馈和学生的自我纠错,使学生养成对知识进行总结的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运算素养.

关键词:乘法公式;运算素养;数学水平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数学计算主要涉及数的运算,从认识上比较单一具体,进入初中,用字母表示数,大量的数学符号出现,学生感到数学突然变得难以捉摸,难以理解,在小学认为很简单的运算在初中反而变得很难;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感觉到,不管自己怎样细致地讲解,耐心地指导,学生在计算上仍然存在很大问题.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下面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谈谈我们在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运算素养方面的一些做法.

二、学生运算错误原因分析

搞清楚学生在运算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前提.通过对学生的习题错误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导致学生运算错误率较高,运算素养不高.

(一)缺乏对公式的正确认识

我们先来看学生常见的一些错误案例.

案例1:[(m+n)(-m+n)=m2-n2].

此错误的原因是对平方差公式的结构认识表面化,认为就是用第一项的平方减去第二项的平方,没有真正认识到是用相同的项的平方减去相反的项的平方.

以上错误充分说明学生对基本概念、公式、法则的认识是非常模糊的,试想学生连公式的基本结构、公式适用的基本條件都没有搞清楚,错误自然难以避免.

(三)缺乏较好的运算习惯

通过对学生运算过程的观察,发现学生在运算习惯上存在一定问题.

首先,没有认真审题的习惯,许多学生一拿到题就开始算,没有认真观察算式的结构,找出简便的算法,这样往往使运算量增大,导致错误率上升.

第二,在做题过程中没有对易错点进行短暂停顿、进行查误的习惯,只是一味地继续往下面算,往往因为一个环节的错误导致整个题目的错误.

(四)缺乏良好的心理因素

学生数学运算素养与学生的心理因素有一定关系,学生心理所呈现的这些特征,往往是有意识的.有时虽然教师指出其错误答案,但不知道自己错误的真正原因.

第一,定式思维中的消极因素往往影响学生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正确认识,从而导致运算在数学本源上的错误.

第二,缺乏自我评价意识,只要找到一种算法就一直死算下去,而不再考虑算法是否合理、简捷,往往因运算量大而使错误率提高.

第三,受记忆还原影响,当学生对新的知识掌握不扎实,就容易被原来相近的知识所取代,从而造成新旧知识的混淆,对基础知识的认识模糊,导致运算的错误.

三、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运算素养的教学思考

(一)加强对基本概念、公式、法则的教学

培养学生运算素养的首要前提是让学生准确掌握数学概念、公式、法则.这些概念、公式、法则有的是运算的依据,有的是运算的步骤,综合起来就是运算的行为准则.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注重公式的推导过程,注重从不同的角度验证公式,总结出公式的适用条件,分析公式的结构特点,利用正反例加深对概念、公式的认识,多角度、多侧面地让学生认识公式.

(二)科学有序地组织学生对公式进行应用

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教授认为,一般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即活动模式定向阶段、活动模式操作阶段、活动模式内化阶段[1].运算技能的训练与之对应的三个阶段是:(1)模仿练习阶段:在例题示范下进行练习,所选习题难度不大,变化不大,要求学生直接套用公式,保证结果的正确性;(2)变式练习阶段:在学生初步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组织练习,习题难度适当提高,要求学生在求得正确答案后,对运算的过程、依据、方法进行总结与概括,促使操作方式上升到理性水平;(3)综合练习阶段:此时可选择具有一定难度的综合题,训练学生确定运算方向,灵活运用运算法则的能力[2].

四、结论和反思

以上探究,经过日常教学实践,取得较好效果,特别是中等水平学生进步明显,这部分学生数学运算水平有较大提高,并逐渐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运算信心得到提升.但是因为数学运算具有系统性特点,对于运算知识掌握不系统、不熟练的中下水平学生,会因为以前运算方面存在的问题而影响现在的运算正确率.

学生在数学运算能力方面的不同表现,反映了学生不同的数学水平,学生在数学水平上的差异,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注重以上提出的方法之外,对不同运算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要求,经常鼓励学生,耐心等待学生的成长,学生的数学运算素养必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冯忠良.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91-298.

[2]季素月.数学技能教与学的若干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3,12(3):27-30.

[3]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149.

[4]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7.

猜你喜欢
问题的提出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酒店专业实习生的角色冲突研究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迂回生产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关于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的探讨
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在职高英语阅读课中的实践
沧州市中小学独生子女教师师德状况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