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使命做强精准扶贫报道影响力
——《长江日报》脱贫攻坚战报道创新实践

2019-10-18 07:09兰家兴
新闻前哨 2019年9期
关键词:长江日报贫困村武汉

◎兰家兴

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党中央部署的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脱贫攻坚任务。主流媒体需要准确把握扶贫工作的特征和规律,创新报道形式和手段,积极利用传统机关报纸媒和网站、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融合平台,全面展示扶贫脱贫进程和成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激发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扶贫脱贫的信心和干劲,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一、提高新闻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开阔视野抓好扶贫典型报道

做好新时代脱贫攻坚典型报道,是新闻宣传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唱响主旋律,体现担当使命提高传播力引导力的具体要求。

抓好典型报道,需要牢固树立学习意识,精准把握党和政府的各项扶贫政策,通过新闻报道发挥榜样作用鼓舞士气带动全局。新闻媒体要紧跟形势,及时跟进学习了解扶贫政策动态,掌握政策出台背景、帮扶对象状况、具体帮扶举措,为运用新闻报道推动政策传播奠定基础。2016年起,为探索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武汉创新推出了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为贫困户自力更生、创业创新,提供金融帮扶。长江日报在获知这一消息后,以第一位获得扶贫小额贷的江夏区山陂街绿化村贫困户韩涛为典型人物,跟进报道该贫困户获得小额贷后的“创富路”。2018年11月20日,长江日报刊发《5万元改变了他们一家命运/武汉小额扶贫贷款第一人脱贫》通讯,报道选取武汉小额扶贫贷款第一人,这一具有内生动力的典型人物,从其因病致贫身陷绝境,到点燃创业激情,打消顾虑争取扶贫小额贷资金,摘掉穷帽、迈上小康路的脱贫故事,鲜活、有力的报道了武汉脱贫攻坚精准发力,探索解决好“扶持谁、怎么扶”的现实问题和真实成果。报道成为深入推广金融扶贫政策的典型案例,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贫困户中反响强烈,引导帮助更多想创业又无资金的贫困户,积极享受政府金融扶贫红利,走上产业致富路。

抓好扶贫典型报道,要善于抓住人物特征,提炼人物个性,在采访中捕捉最能打动人心的细节,让人物形象入木三分。“两抓两问+10”的经验技巧,可以为做好典型人物宣传提供思路。 “两抓”即抓素材、抓个性;“两问”即追问故事、追问细节;“+10”即一篇千字典型报道,最少采访10个人。如长江日报推出的典型人物江夏光华村贫困户任九红,身残志坚,通过精准帮扶和自强不息,成为当地的 “苕尖大王”,不仅自己年收入过20万元,还带领20多户贫困村民共同致富。为报道好这一扶贫扶志典型,记者凌晨三点钟赶到任九红的苕尖大棚实地采访,先后采访了10多位前来帮忙采摘苕尖的贫困户,以及货商、村委会、驻村工作队等,获取了大量素材和一手鲜活事例。在提炼报道角度时,紧紧抓住“身残志坚、苕尖大王”关键词凸显人物个性。《精准扶贫助残疾贫困户“活出了人样子”/今年种苕尖预计净赚20万元》报道的推出,鲜活生动地展现了精准扶贫“扶贫必先扶志”,贫困户同样是命运的追梦人主旋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三年持续12次追踪10户贫困户,“连续剧”创新报道书写扶贫画卷

精准扶贫,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人。扶贫攻坚战打响后,武汉市四个新城区271个贫困村8万多贫困家庭列为扶贫对象,驻村扶贫队为他们制定一户一策扶贫措施。这些贫困户面临的困境是什么?将怎样走上脱贫之路?脱贫过程会有怎样的波折?他们有怎样的所思所想?他们会最终脱贫吗?这些都是社会有所关注的焦点。解答这些疑问,是时代赋予机关报媒体的职责。

经过精心策划,长江日报选取四个远城区10个贫困户作为样本,决定派记者持续跟踪采访三年真实记录他们的脱贫之路。

2015年10月19日,武汉在蔡甸区召开现场会打响精准脱贫攻坚战。当日,长江日报在头版头条及后面要闻6个版的篇幅,以“10个家庭见证贫困如何从武汉消失”为主题推出特别报道,并配发评论《让贫困永远成为历史回忆》,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好评,认为是主题报道的一次创新。

三年多来,长江日报记者进村入户已对10户贫困户脱贫过程,以特写式“连续剧”进行了12次追踪报道。这10位贫困者致贫原因各不相同,在全市的扶贫攻坚战中,他们告别贫困的途径也各不相同。三年多来,负责追踪报道任务的10路“文字+摄影”记者,虽然各自所在的部门、岗位发生了变化,但这10路记者的队伍一直保持未变。记者真正俯下身子,倾听扶贫对象的心声,用真诚、扎实的采访作风,赢得贫困户的信任。一个个鲜活的精准扶贫实例,让社会各界看到攻坚战的艰辛、坚持与信心,让人们深切感受到扶贫攻坚的不易和“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伟大的历史意义。

长江日报策划实施的这一特别报道,以独特的报道“视角”,特写式的“连续剧”回答了精准扶贫攻坚战“帮扶谁”、“怎么帮扶”、“帮扶得怎么样”的问题。精准扶贫对象邹树波,是蔡甸区成功管委会三屋台村人。他的三年脱贫路,经历过坎坷,但是一路上党和政府一直为他保驾护航。2016年鱼塘碰到洪灾,扶贫工作组7次上门了解灾情,2017年养鱼养虾小有收获,第一次赚到了数万元,而后遭遇虾子大面积死亡,又一次损失惨重。管委会、村委会除了上门及时了解相关损失,还给他宣讲脱贫后的帮扶政策,让他吃下“定心丸”。长江日报以《缺资金缺技术政府来帮扶/承租28亩鱼塘燃起脱贫希望》、《邹树波养虾上市迈出脱贫第一步/20亩鱼塘“试水”养虾》、《“三缺”贫困户三年打翻身仗/脱贫路上遇难题都有帮扶》、《从种田打工到承包鱼塘 /技术脱贫让我充满信心》等角度,将武汉脱贫帮扶政策,通过典型故事深入民心,将武汉扶贫攻坚战进展鲜活的呈现在公众面前。

扶贫新闻做到心中有“责任”、故事讲“温情”、笔下动“真情”。心中有“责任”,才能真正懂得俯下身子去倾听贫困群众所思所急所盼,发现捕捉更多感人的故事细节,让报道更生动传神。故事讲“温情”,真情流露,才能拉近读者的距离,激起阅读兴趣。做贫困户的“帖心人”,笔下动“真情”,才能写出有思想、高质量的报道,展现脱贫攻坚的不易和成效,传递社会正能量。

长江日报2015年10月19日一版扶贫特别报道版面

2018年12月,武汉脱贫攻坚进入冲刺时期,在对10户贫困户脱贫追踪报道中,长江日报记者通过深入采访,推出 “幸福生活篇”、“创业奔忙篇”、“稳步前行篇”三个系列,生动真实的报道了10户贫困户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他们全部告别贫困迈向小康的所思所感所想。10个贫困家庭脱贫样本,向社会传递了贫困群众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他们真实、曲折的不平凡脱贫历程和获得感。

“10个家庭见证贫困如何从武汉消失”主题报道,长江日报除了在纸媒不惜版面持续推出外,每次还对所有图文报道以官方微信、移动客户端、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全媒体、全方位、全平台传播,实现报道传播力和影响力最大化。

三、全媒体报道、融媒体推广,多类型产品提高扶贫新闻传播力

“互联网+”时代,长江日报以更丰富的信息化手段,助力扶贫报道更具传播力。

精心策划做好直播让扶贫正能量有力发声。2018年为迎接全国第五个扶贫日的到来,长江日报策划推出“扶贫攻坚大讲堂”活动。邀请扶贫战线工作者代表和市民代表、大学生代表、贫困村民代表,走进江夏区舒安街“未来家园”产业园。“扶贫攻坚大讲堂”,通过现场直播的形式,将扶贫战线优秀代表们的精彩讲述,和舒安“未来家园”产业项目带动贫困户就业、贫困村脱贫的感人故事,向网民同步传播,社会反响强烈。

全媒体传播让“新闻扶贫”更富感染力。2019年以来,长江日报成立乡村振兴融媒体报道组,运用各种分发平台,推送扶贫扶志故事、贫困村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对接的精彩内容。4月份启动的“醉美乡村 魅力田园——武汉美丽乡村摄影活动”,通过制作成H5、短视频等产品,活动在微信群、朋友圈迅速传播,吸引广大乡村摄影人士积极拍摄家乡扶贫脱贫变化佳作。昔日贫困村杜堂村蝶变木兰花乡、贫困村丰乐村变身紫薇花海……武汉美丽乡村故事,刷爆朋友圈,吸引了市民的强烈关注,激起武汉周末乡村游热潮。

增强“互联网思维”新闻报道能力,加大扶贫题材挖掘,多形式讲好“志智双扶”故事。用互联网手段做好扶贫新闻,既要有扎实的新闻功底,又要掌握网络传播的特征,形成“互联网思维”的采访意识。

长江日报2019年推出的“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专栏,要求记者在采访时,要兼顾文字、摄影、视频、语音等多形态的新闻信息采集。如《老干部回乡退而不休/昔日贫困村成了远近闻名“红桃村”》报道,生动的故事、桃园的美景、贫困户的笑脸,通过报纸、微信、移动客户端、头条号等多平台、多类型产品的推广,让新闻事实立体呈现在受众面前,将广大贫困户们走上脱贫奔小康的道路,越干越有劲头的精气神,彰显得更加充分感人。目前,不少长江日报记者还主动学习动画、漫画制作、短视频剪辑技术,进一步增强全媒体记者的报道能力。融媒体传播的这些“十八般武艺”在扶贫报道中都得到运用。

猜你喜欢
长江日报贫困村武汉
将来吃鱼不用调刺啦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独特视角诠释改革开放40年变化——以《长江日报》“回望为了奋进”报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