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胃底贲门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

2019-10-21 01:37关慧慧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18期
关键词:贲门癌胃底营养液

关慧慧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胃肠营养外科, 辽宁 沈阳, 110000)

胃底癌为胃癌的一种,癌肿发生在胃上部,隆起溃疡型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胃底癌[1]。手术、放化疗技术在临床上对胃底癌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2]。但由于手术的过度损耗及应激反应,会导致患者机体分解代谢强度高,术后出现营养吸收障碍等问题,而这对后续治疗、护理极为不利[3]。目前,营养支持干预已成为护理胃底贲门癌患者必不可少的环节[4]。研究[5]表明,科学正确的营养支持方案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胃肠功能、营养状况,而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为进一步探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在老年胃底贲门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进行相关的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老年胃底贲门癌术后患者80例,行早期肠外营养支持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另选40例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老年胃底贲门癌术后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31例,女9例; 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为(72.26±4.65)岁;胃大部切除术15例,胃次全切除术11例,全胃切除术14例。观察组男29例,女11例; 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为(71.63±4.28)岁;胃大部切除术13例,胃次全切除术9例,全胃切除术18例。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经胃镜及病理活检确诊为胃底贲门者;拟采用药物不过敏者;意识清晰,具备一定认知能力者;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肺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 伴有严重并发症者;有手术禁忌证者;临床资料不全者;无法配合者。

1.2 方法

2组术后均进行伤口、抗感染、平衡电解质、恢复酸碱等护理措施,护理人员遵医嘱给予患者药物,若患者术后情况正常无特殊反应,则术后1 d开始饮食干预。

1.2.1 对照组: 行早期肠外营养支持干预。以静脉滴注葡萄糖、脂肪制剂、氨基酸等,糖脂比为3∶2, 将每日摄入热量控制在(136.00±10.00)kJ/kg范围内,同时保证氮摄入量为0.20~0.25 g/d, 持续滴注1周。护理人员注意最先滴注时需输液泵控制匀速缓慢滴入,待患者进食能力恢复后适当降低输注量,同时予以半流质食物。

1.2.2 观察组: 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患者在手术结束时插入胃管及营养管,吻合完毕后将胃管送入术野,并从吻合口拖出50 cm, 再将预先准备好的十二指肠营养管用7号丝线与胃管捆扎固定在一起,再将胃管和营养管经鼻腔内一并拉出,剪掉捆扎丝线,将营养管插入十二指肠(或空肠均可)内,再将胃管插入吻合口下7 cm左右,最后缝合胃食管前壁。由本科室自行配置营养液,以升为单位,每升营养液包含60 g谷物、60 g肉类、50 g蛋类、50 g绿色蔬菜、50 g奶粉、50 g黄豆粉、50 g糖类、3 g钙片及9.2 mg硫酸锌。另外适量增加植物油、碘盐等均衡营养,配置完毕后放入搅拌机打碎,现配现用,避免变质及细菌滋生。

手术结束后1 d即可开始输注,先经营养管输注35~37 °的生理盐水100 mL, 然后输注营养液,每次1 000mL。输注速率确保在50 mL/h左右,第1次输注时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以防不测。术后第2天输注时联合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无锡纽迪希亚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0011)250 mL。自制营养液输注方式与首日相同,输注完毕后再行输注能全力。术后第3天将能全力增加至500 mL, 营养液输注方式仍旧不变。此时可适当提高输注速度,但需保证在150 mL/h以下。持续输注4~5 d, 若患者恢复进食能力后可适当降低输注量,同时予以半流质食物。2组护理时间为1周。

1.3 观察指标

1.3.1 营养状态: 护理人员检测并记录2组护理前、护理1周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前清蛋白指标。一般正常成人体内血清白蛋白含量为40~55 g/L, 血红蛋白男性为120~165 g/L, 女性为110~150 g/L, 前清蛋白含量为280~360 mg/L。

1.3.2 术后恢复情况: 护理人员观察并记录2组术后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计算平均值,进行对比分析。

1.3.3 并发症发生情况: 护理人员统计并记录2组护理期间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发生例数,并计算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2组护理前后营养指标比较

观察组护理1周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前清蛋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护理前后营养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2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3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吻合口瘘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见表3。

表2 2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3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胃底贲门癌是胃癌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类型,随着肿瘤的增大,贲门将会变得更加狭窄,患者在吞咽食物时会感觉阻塞,尤其是在吞咽硬质或过冷过热的食物时,异样感更加显著[6]。由于此病潜伏期较长,且具有忽隐忽现的特点,若瘤块较小异样感不够明显时,患者极易忽略检查,因此,早期发现治疗存在相当的难度[7]。而肿瘤继续发展后患者会出现消化道梗阻、吞咽困难、腰腹部疼痛等明显症状,此时大部分已进入中晚期,临床治疗难度大,患者也难以获得良好的预后效果[8]。当前临床治疗多采取外科手术,但老年患者体质不如常人,手术带来的消耗是巨大的,一方面,营养不良已成为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研究对老年胃底贲门癌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9]。

老年胃底贲门癌患者术前肿瘤消耗较多,加之后续手术损伤、应激反应引起的高分解代谢及营养吸收障碍,导致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前清蛋白均显著低于正常指标,这不仅使其机体免疫力下降,而且极大增加感染风险,对预后极为不利[10]。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1周后营养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应用于老年胃底贲门癌术后患者可有效改善机体营养情况。分析结果认为主要原因可能为肠内营养支持是通过门静脉系统直接吸收,利于肠道功能的缓解与恢复[11]。手术后各脏器逐渐发挥正常调节功能,可加快胃肠功能恢复,抑制机体过度分解蛋白质,进而改善患者术后的营养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功能[12]。此外,观察组各项术后恢复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说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应用于老年胃底贲门癌术后患者可有效促进术后机体恢复。分析结果后,认为主要原因可能为营养液中丰富的纤维膳食有利于稀释粪便,从而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肠道,利于肠蠕动[13]。同时食物的刺激作用可有效激活肠道神经内分泌免疫轴,促进胃激素、肠道激素的分泌及释放,从而调节胃、胆、胰等消化液的分泌,进一步加速胃肠蠕动,有效促进排便、排气,加快术后恢复,最终缩短住院时间[14]。

由于老年胃底贲门癌患者术前多有梗阻现象,伴有营养不良及免疫抑制,而手术进一步增加机体消耗,导致其营养状态的恶化及免疫力下降,容易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本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应用于老年胃底贲门癌术后患者可改善机体营养情况。分析结果后,认为主要原因可能为研究所用的营养液由谷物、肉类、蛋类、绿色蔬菜等制作而成,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各类营养要素,可有效保障患者营养均衡[15]。将营养物质搅碎后通过管道输注,一方面利于机体吸收营养物质,另一方面可减轻患者肠胃负担,给予充分的缓冲时间,利于术后恢复。患者通过吸收充分的营养,机体免疫力得到增强,最大程度可有效抑制各类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的滋生[16]。流质的液体利于排便,膳食纤维可有效促进肠蠕动,从而极大减少腹胀便秘的可能性[17]。此外,营养液制作简单、价格低廉,同时却有着显著的护理效果,有利于在肠内营养护理领域中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应用于老年胃底贲门癌术后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营养状态,加快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贲门癌胃底营养液
几种常用植物营养液及特点
CELSS中营养液循环利用应用实例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急诊内镜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分析
身体质量指数与贲门癌的相关性研究
3D腹腔镜下巨大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的临床应用
无土栽培营养液自给系统设计
改良三明治法同步与序贯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比较
贲门癌侵及食管下段患者术后胃食管反流的治疗研究
经腹腔镜Nissen与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GERD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