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的有效途径探索

2019-10-21 07:14石晓芹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研学德育工作劳动

石晓芹

2017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这是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规范性文件。近年来,济源市对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认真筹划,积极探索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有效途径,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在常规中创新,落实爱国主义教育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要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等。我们学校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大多是升国旗、国旗下讲话、布置本周工作等基本环节。时间久了,升旗仪式便失去了应有的庄严肃穆感。如何保持升旗仪式的仪式感,强化爱国主义教育?这就需要学校不断创新升旗仪式的形式与内容。

北京天安门的升旗仪式,每天吸引了众多游客,大家早早驻足于此,只为等待那个庄严的时刻。我们能不能请来天安门国旗班的卫士,帮我们训练一支学校的国旗护卫队?有了这个想法,我们便努力去实现,最后济水一中联系上了天安门国旗班第一任、第八任班长和穗华心老兵国旗护卫队,组建了一支经过国旗班班长训练的学校国旗护卫队。

当年秋季开学前夕,原国旗班班长赵新风来到济水一中,检阅了学校的国旗护卫队,并亲自挑选主旗手、护旗手,对国旗护卫队进行队形、队列行进等专业训练,在场的老师、同学,无不叹服国旗班战士的严谨、剛毅。赵班长衣衫被汗水浸透但军姿挺拔的精神风貌感染着国旗护卫队的所有同学,大家的衣服也被汗水湿透了,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就这样,一支面貌崭新的学校国旗护卫队诞生了!休息时间,同学们请赵新风班长签名,赵班长挥笔写下:“护我国旗,爱我中华!”“我为国旗添彩,我为祖国争光!”爱国的种子深深地埋进了孩子们的心田。

济水一中秋季开学典礼的升旗仪式,有全校师生、全市中小学德育校长、德育教师、来宾和各级领导共2000余人参加。穗华心老兵国旗护卫队带领学校国旗护卫队,英姿勃发地走过主席台时,每一个人都被深深地震撼了。大家全体起立,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望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一刻,有多少爱国的情愫在心中激荡!周复一周的升旗仪式,在这一天变得不同寻常。这一天,必将写入济水一中的发展史。

二、在行走中体验,让知与行实现有效的统一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促进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德育体验、实践锻炼有机融合。作为全国研学旅行十个试验区之一,济源市从顶层设计、课程开发、勘查线路、评定研学服务旅行社、完善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课程,到建立研学旅行联动机制等,各单位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为全市中小学研学旅行社会实践大课堂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近年来,济源市小学四年级至高二的学生已经全部体验了研学旅行课。

在小浪底大坝、王屋山地质公园、坡头镇留庄英雄民兵营纪念馆、薛平华家庭革命教育展馆、五龙枋水利工程故道、卢仝茶园、俏花匠种植基地等地方,全市中小学生参观世纪伟大工程,考察地质风貌,追寻革命者的足迹,观看坡头民兵如何利用葫芦舟送战士们渡黄河。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种子,在同学们一次次的研学实践中生根、萌芽、开花。同学们在日记中写道:“家乡的美,我们用眼睛观察到了,我爱家乡!我要用智慧把家乡建设得越来越美好!”家长们发现孩子变了,他们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探究这个世界。在研学旅行的行走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学生坚定的步伐,看到了你背着我的包、我提着你的水的相扶相伴。研学旅行已经成为学生向往的实践课堂。

三、在身体力行中,开展田园劳动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也提出加强劳动实践。可当前无论城镇学校还是乡村学校,劳动教育都是德育的一个弱项,学生走进田园体验收获与种植的经验很少。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如何让学生做到这些?

从2016年开始,济源市开展了劳动教育先进学校的创建工作,以评促育,推进劳动教育的落地、落实。例如,王屋愚公学校聘请当地的劳动能手为同学们讲解劳动常识,并由老师、劳动能手带领,让学生种大葱、西红柿、玉米、大豆、红薯、花生等。学生在劳动心得中写道:“我第一次知道原来一株红薯秧可以结好几个红薯!”“我发现西红柿从开花到成熟是这样的漫长,真让人等不及啊!”学生还写下了观察日记,做农业科学家的理想在一些人心中扎根,而如何让人们吃上放心的绿色蔬菜,也成为他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轵城东留养小学师生在不大的空地上种满了各类蔬菜和瓜果,收获季节,学校举办品尝劳动果实宴会,组织师生从家里带来锅碗瓢盆,采摘蔬果后动手炒菜做饭、拼果盘。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体验到了农民种植的辛苦,体验到了父母做饭的不易,还品尝到了自己的劳动果实。在劳动中,孩子们收获了丰富的内心体验。

梨林小学是一个只有30人的教学点,校长和3位老师精心为同学们打造了一个田园家园。秋天,学生一起采摘红色的辣椒,一个男生用针穿过辣椒根部细细的茎,在长长的线绳上是一串红艳艳的辣椒,别的学生则欣喜地看着、数着。这不正是苏霍姆林斯基笔下所写的没有围墙的校园吗?谁说这里只有劳动?数学的学习、团结合作的教育不都蕴藏其中吗?

探索无止境。德育,我们永远在路上!

(责 编 晓 月)

猜你喜欢
研学德育工作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热爱劳动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