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口信用保险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9-10-21 07:25高志伟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3期
关键词:市场失灵出口贸易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对外进出口贸易有了很大进展,逐渐成为本国经济的重点发展对象,其可以有效地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对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目前的发展现状、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了合理化建议,具体表现就是需要政府、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及出口企业三方共同努力解决,以使其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向前发展。

关键词:出口信用保险;出口贸易;市场失灵;国家干预

引言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的收汇风险较大,既有来自海外买家自身和相关银行的商业风险,也有来自于买方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风险。出口信用保险可以有效帮助企业规避上述风险,同时也有助于企业规范经营,建立和完善出口风险管理机制。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1出口信用保险概述

出口信用保险是承保出口商在经营出口业务的过程中因进口商的商业风险或进口国的政治风险而遭受的损失的一种信用保险,是国家为了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赢利性的政策性保险业务。出口信用保险制度虽有一定的补贴性质,但是是被世界贸易组织补贴和反补贴协议允许的防范收汇风险、促进出口的一种方式。出口信用保险承保的风险主要包括政治风险和商业信用风险,政治风险主要包括因东道国发生的征收、汇兑限制、战争及政治暴乱和违约等原因导致买方无法支付款项;商业信用风险主要包括买方因破产而无力支付债务、买方拖欠款项、买方因自身原因而拒绝收货及付款等。我国自1988年正式建立出口信用保险制度以来,经历了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设立出口信用保险部独家试办(代办)、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进出口银行承办、再到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独家专业经营以及现阶段多主体经营(短期信用保险市场向商业保险公司适度开放、中长期信用保险仍有中国信保独家经营)四个阶段。

2“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风险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企业来说存在以下风险:其一,政治风险。沿线国家是大国地缘政治博弈的焦点,一些大国为了维护自身地缘政治利益,采取各种措施阻挠中国资本介入,增大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难度。政局动荡进而影响实体经济,造成海外买方偿付能力下降,破产风险明显上升。其二,商业市场风险。受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影响,部分资源类国家的外汇储备缩水,货币贬值明显;沿线国家法律制度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健全,以及企业内部管理不科学等所产生的风险;由于贸易政策偏向,“走出去”企业面临更加苛刻的商务条件,例如更少的预付款比例、更长的付款期限、更多的当地货币支付等,高风险业务明显增加。其三,文化差异以及文化冲突风险。沿线国家民族成分复杂,多种宗教信仰并存,增大了沿线各国合作的难度。加上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国际恐怖主义相互渗透,局部地区武装冲突此起彼伏,导致相应地区缺乏安全保障。

3完善和发展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对策分析

3.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升保险机构承保能力

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不以盈利为目的,遵守保本经营的原则,所以这类保险一般以国家财力做后盾,否则很难经营和发展。在出口信用承保金额与其风险基金规模正相关的前提下,为保证出口信用保险功能的充分發挥,政府不仅要在出口信用保险业务设立初期投放财政资金,而且随着业务的发展和承保范围的增大,还需持续地注入运营所需的资金,不断加强对其的财政扶持力度。实现政府信用保险机构的运营资金规模的扩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全面考虑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运营状况和国家财政状况,完善保险基金的增加补充机制。可以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可以把国家财政收入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出口信用保险的风险资金预算。也可以从每年出口创汇中抽取一部分用于出口信用保险风险基金的扩充。再一方面,政府也可以给予出口企业一定的保费补贴和税收优惠等相关措施,提高出口企业的参保投保的积极性,增加出口信用保险的承保金额,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的承保覆盖面,从而有效提升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承保能力。

3.2适当进行市场化经营

借鉴国外出口信用保险采取政府政策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当前,我国完全采取政府主导,为实现“一带一路”建设的产业升级目标,可以建立以投资重点国家、重点行业以及规模较大的对外投资为类型的政府政策保险产品,由国家财政给予支持,并在保费、赔付率、承保条件上给予优惠,加大对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更好地支持国家的出口战略,推动我国出口升级;对于小规模、非重要产业对外投资可以合理引入商业保险公司加入出口信用保险,发挥市场资本的作用。

3.3提升本国政策对出口信用保险的保障能力

目前,全球经济发展速度不是很快,在崭新的国际大环境下,各国为了提升本国的经济实力,会不约而同地加强在国际贸易上的竞争。这时候本国相关政策对出口信用保险的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它能够很好地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3.4扩大承保业务范围,分散承保风险,降低保险费率和赔付率

保险具有分散风险、补偿损失的功能和作用,同质风险的集合体是保险风险集合与分散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风险的大量性,一是基于风险分散的技术层面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概率论和大数法则的数学原理在保险产品经营中得以运用的前提条件。只有通过对大量同质风险的估测才能对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比较精准的计算,从而制定出比较科学合理的保险费率。如果同质风险规模较小,那么对应的保险风险就比较集中,为了减少经营的风险,出口保险机构往往会制定和收取较高的保险费率。同时,来自投保人的保险费是保险运行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保险人经营的同质风险的数量越大,风险的分散程度就越高,保险赔付率就越低,因此扩大出口信用承保范围对于降低保险费率和赔付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关于如何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业务范围,一方面可以通过前面提到的政府资金和政策扶持,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的承保能力和范围。另一方面保险机构自身运营模式的改善也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可以改变现行的统一投保的经营模式,给外贸出口企业更多的投保自由权;针对当前国际贸易的新形势,开发新的更适销对路的出口保险险种,拓宽出口信用保险的服务领域增加服务项目等。

3.5特险保险延付融资模式

承包商在海外承揽某些工程时,虽然承包商与业主签订的是现汇合同,但经常会碰到业主延期付款、企业垫资施工等情况,针对这些期限较短的融资需求,可以使用信用保险机构特险产品的融资模式,即,承包商在投保特险后与融资银行签署应收账款保理协议,这样既可以规避远期汇率风险、实现承包商垫资资金的回收、减少应收账款,又能够实现出表,不增加承包商自身的负债率。另外,特险审批机制相对灵活、操作便利,摒弃了传统融资需要业主提供主权担保或财政担保的复杂条件,绝大多数项目仅凭业主自身资信就可以进行承保和融资。

3.6采取针对性、差异化承保政策

借鉴法国、英国建立的风险评估机制与信息管理系统,完善风险评估能力,依靠大数据先进技术支持,根据信用期限、出口地区、投保企业风险管理能力、投保规模、买方资信水平、赔付比例等计算费率,采取针对性、差异性承保政策,适当放宽承保条件。

3.7完善国家对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监督管理,适度开放出口保险市场

中国信保作为政策性保险公司,垄断经营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存在服务意识不够、办事效率低下、发展动力缺乏、创新动力不足的现象,垄断容易带来低效,所以仅仅依靠中国信保自身去提升保险能力远远不够,因此完善国家对中国信保的监督管理对于改变目前的现状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借鉴发达国家保险业运营的成功经验,由中国保监会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及相关标准,并加强保险运营的过程管理。另外,向一般商业保险机构有条件地适度开放出口信用保险市场,可以形成对现行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有益补充,改善当前出口信用保险产品有效需求和供给缺乏的市场现状。国外成熟的出口信用保险市场的实践表明,市场化运做十分符合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规律,可以有效调节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此外,商业性保险公司在出口信用保险市场的介入,有助于形成适度良性的行业竞争环境,有利于提升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服务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

3.8提升本國政策对出口信用保险的保障能力

目前,全球经济发展速度不是很快,在崭新的国际大环境下,各国为了提升本国的经济实力,会不约而同地加强在国际贸易上的竞争。这时候本国相关政策对出口信用保险的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它能够很好地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国际工程项目各国环境不同、条件不同,项目的风险管理相比国内项目更加复杂,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我国国际承包企业以积极的思考,帮助中资企业更好地介入和参与到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中积极借用信用保险的作用,把控好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提升经营效益。

参考文献:

[1]贾广余,亓琪.基于出口信用保险机制的我国小微企业发展问题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8(1):44-49.

[2]吴富定.保险原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3]周玉坤.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进程[J].保险研究,2019(1):75-86.

[4]孟乔.创新融资方案,造就“一带一路”经典案例[J].国际工程与劳务杂志,2018(9):53-54.

[5]张宏德.出口延付合同再融资保险在EPC项目中的应用[J].国际经济合作,2017(4):73-75.

[6]韩强.出口信用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

[7]何海.出口信用保险外部经济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0.

作者简介:

高志伟,男,汉族,就读于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市场失灵出口贸易
食品企业责任构建中的第三方监管机制研究
政府干预对上市公司环保投资的影响
经济法产生的经济动因
电子商务环境下市场失灵现象浅谈
农村金融市场失灵及其应对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问题分析
我国出口贸易中B2B电子商务出口绩效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