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数学教育中可以怎样进行主体分层和探究创新

2019-10-21 07:35王玲
读与写·中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

王玲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实施分层教学,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数学,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总而言之,在主体分层,探究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应以“伸手就可以摘到苹果”的原则实施分层教学,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方面推动学生学习与发展。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优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帮助学困生看到学习的希望,在无形之中创设了积极的学习氛围,使所有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主体分层;探究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32-0192-01

主体分层,探究创新教育理念是集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原则、教学评价与教学管理于一体的创新教育理论。所谓的主体分层即,对学习主体——学生的分层,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探索创新是指在教師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索、自觉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自主总结方法,突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种合分结合的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不同的教材,不同课型灵活运用。

1.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并建立不同的学习目标,以有目的性地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主体分层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目标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在小学数学中要想顺利开展分层教学,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进行主体分层教学时,要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开展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课堂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实施因材施教的方法,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差异选择科学合理的分层教学,以保证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

2.数学教学中进行主体分层教学的措施

第一,学生分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将学生按班级比例依次分为优中差。优生是学习拔尖、成绩较好的学生。中是学习稳定、处在优秀边缘的学生。差是学习有困难、需要多关注的学生。第二,备课授课分层。备课时备优生、备差生。将学生分层之后,在课堂提问时,我对于基础题会着重指出,会对学生有不同要求。第一层:基础练习,全班统一要求,重点辅导差生,过好模仿练习这一关。第二层:变式练习或简单的综合练习要求优中等生掌握,这类题重点指导中等生,鼓励差生尝试做。第三层:提高题,具有思考性、开放性、创造性,要求优等生多思考、多练习,也鼓励中等生做一做。案例一:计算教学中的分层要求。在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如要求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在会做基础计算题的同时,还应做适量的拓展计算题,以提高其计算能力;要求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多计算一些基础题,以帮助他们巩固计算基础知识。第三,家校联合,分层管理。对于薄弱生,家中的教学也是拉开差距的重要场地。给所在班级家长、学生建立微信群,尤其监督学困生在家中完成作业的情况。监督形式多样。可以将作业以微信图片、视频的形式发送,我及时网上批阅,并在群里适当讲解学生及家长迷茫之处。还可以让学生加入“作业盒子”或“一起作业”,对学生进行网上布置作业,网上查阅学生做题情况。并将学生出错多,理解难度大的题投在投影仪上,再有针对性地讲解。案例二:网上分层布置。分步解题:一辆自行车有2个轮子,一辆小汽车有4个轮子。5辆自行车和1辆小汽车一共有多少个轮子?问题一:出示图片,选择能够正确说明题目意义的图片。以图片形式出现题意,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问题二:第一步先求什么?让学生读明题意。以文字形式出现求的内容,即5辆自行车有多少个轮子。问题三:求5辆自行车有多少个轮子?要求会正确列加法或乘法算式。问题四:5辆自行车和1辆小汽车一共有多少个轮子?要求会正确列出乘加算式。利用作业盒子布置后,学生如果答对,下一问会出现,答不对会取消答题资格。我及时查阅,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知道学生的思维动向,也为我在课堂上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一题多解,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学,特别是数学教学,不光要教授学生具体的学科知识,同样也要教授创新学习方法。第四,分层辅导。在课堂上更要注重学生的分层教学分层辅导,如有的学生做题速度快,有的速度慢出错多,让优生帮助差生,互相讲解,通过让学生讲解对问题的理解方式,了解他们出错的真正原因。教师要主动关心学困生,让它们感受集体温暖,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更有自信学下去。针对差生,有必要做到一对一辅导。第五,课堂练习的分层设计,每节课设计的练习要有层次性,由浅入深。案例三:分层作业布置:出示作业一:让学生按顺序写出个位上是“9”的数和十位上是9的数。作业二:从20到50,一共写了多少个3?这种设计可以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避免作业的单调、枯燥,充分体现了“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须的数学,对优生是一种促进,又能帮助差生克服‘完不成作业的自卑和消极心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层次性作业设计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做到少而精,形式多样。

3.总结

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数学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进行革新。因此,为了使全体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全面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将会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也更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贾学福.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尝试[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2016,0(10):51.

[2]季河.多样化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科学中国人,2015,0(8X).

[3]黄圣明.探讨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5,0(11X).

[4]陈辉.高中数学中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2016,0(12):125.

[5]李和平.分层教学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17,0(11).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