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用上肢康复装置的结构及实施方式

2019-10-21 10:00姜雪莲郑新英李朝阳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扇形肩关节传动

姜雪莲 郑新英 李朝阳

【摘  要】目的:提供一种骨科用上肢康复装置,以达到上肢手术后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上肢手术后,无法进行主动训练,通过本装置实现对上肢的被动训练,使病人能自己轻松的锻炼,以适当活动上肢的肩关节和肘关节。结果:本装置为被动训练装置,对上肢不同的活动形式,能使得患者的上肢活动更加充分,避免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结论:一种骨科用上肢康复装置在临床使用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中图分类号】R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1-0050-01

目前,上肢临床骨科手术后,康复效果一直都困扰着患者和医疗师,上肢损伤是临床较常见的创伤之一,伤后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患者原有的劳动能力,由于上肢长时间得不到运动,容易出现肢体僵硬、伸展不灵活的后遗症,从而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影响以后的行动能力,因此在术后一定时间内要进行适当的上肢康复训练活动,训练初期由于没有完全康复,只能进行一些小强度的被动康复训练,现有的训练设备多为主动训练设备,且有些设备的活动强度过大,不适合术后轻度的康复训练,这种状况下需要一种专用器材,使病人能自己轻松的锻炼,以适当活动上肢的肩关节和肘关节,因此急需这样的医疗康复器械来帮助患者能轻松的锻炼。

为实现上述目的,笔者设计了本实用新型骨科用上肢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箱内设有第一齿盘、第二齿盘、第一扇形齿盘、第二扇形齿盘、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机构箱内固接有两个关于机构箱的纵向中心轴对称的套杆,且所述套杆与所述机构箱的纵向中心轴平行,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活动套接在相应的所述套杆上,第一齿盘与第二齿盘啮合,靠近所述机构箱后壁的第一齿盘和第二齿盘的一侧均固接有转轴,转轴均通过轴承与所述机构箱的后壁转动连接,远离所述机构箱后壁的第一齿盘和第二齿盘的一侧边沿处分别与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的一端铰接,第一扇形齿盘和第二扇形齿盘的圆心处均通过铰接轴与所述机构箱的后壁铰接,第一扇形齿盘和第二扇形齿盘靠近圆心的位置分别固接有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活动端铰接,第一扇形齿盘和第二扇形齿盘分别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第一齿盘和第二齿盘关于所述机构箱的纵向中心轴对称,第一扇形齿盘和第二扇形齿盘关于所述机构箱的纵向中心轴对称,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与所述第一齿盘和第二齿盘铰接的一端均固接有第一把手,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底部均固接有第二把手,第一齿盘与主动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机构箱的后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和主动齿轮带动第一齿盘转动,第一齿盘与第二齿盘外啮合,故第二齿盘与第一齿盘的转动方向相反,同时,由于第一传动杆与第二传动杆的初始位置相互平行,随着第一齿盘和第二齿盘的转动,第一齿盘和第二齿盘能分别带动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交替上下移动,从而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能分别通过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带动第一扇形齿盘和第二扇形齿盘以相同的方向不断正、逆时针交替摆动,进而第一扇形齿盘和第二扇形齿盘能分别带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不断上下交替移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带动两个第二把手不断上下交替移动,以实现左右臂的交替蜷伸,实现上肢肩关节和肘关节蜷伸活动训练,第一齿盘和第二齿盘能带动两个第一把手不断以相反方向转动,从而能实现对上肢肩关节和肘关节的转动活动训练,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能实现对上肢不同的活动形式,能使得患者的上肢活动更加充分,避免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本装置为被动训练装置,在上肢手术后,无法进行主动训练,通过本装置能实现对上肢的被动训练,训练强度相对较小,适合术后的初期训练,本装置的结构设计合理,简单易用,患者能自己轻松的锻炼,利于上肢尽快康复。

具体实施方式

工作原理:启动电机,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第一齿盘转动,第一齿盘与第二齿盘外啮合,故第二齿盘与第一齿盘的转动方向相反,同时,由于第一传动杆与第二传动杆的初始位置相互平行,随着第一齿盘和第二齿盘的转动,第一齿盘和第二齿盘能分别带动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交替上下移动,从而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能分别通过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带动第一扇形齿盘和第二扇形齿盘以相同的方向不断正、逆时针交替摆动,进而第一扇形齿盘和第二扇形齿盘能分别带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不断上下交替移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带动两个第二把手不断上下交替移动,以实现左右臂的交替蜷伸,实现上肢肩关节和肘关节蜷伸活动训练,第一齿盘和第二齿盘能带动两个第一把手不断以相反方向转动,从而能实现对上肢肩关节和肘关节的转动活动训练,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能实现对上肢不同的活动形式,能使得患者的上肢活动更加充分,避免肌肉萎缩、关节僵硬。

本装置为被动训练装置,在上肢手术后,无法进行主动训练,通过本装置能实现对上肢的被动训练;且本装置结构设计合理,简单易用,患者能自己轻松的锻炼,利于上肢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   上肢功能評定装置的研究现状《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年10期

[2]   基于牵张反射阈值的上肢痉挛评定方法与装置及其效度信度研究《自动化学报》2018年1期

[3]   索控式三自由度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①《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年1期

[4]   基于ARAT与视触融合的E手套康复评估与训练系统《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7年4期

猜你喜欢
扇形肩关节传动
肩关节习惯性脱位怎么办?
扇形统计图 教学设计
肩关节为何这么 容易脱位?
五彩小花伞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坚朗五金获得“传动器及门窗结构”发明专利
数控卧式重型车床主传动设计
数控卧式重型车床主传动设计
彩色小鱼
新型自动张紧带传动一齿轮传动可靠性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