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生成性主题活动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2019-10-21 08:33孙蓓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幼儿园幼儿

孙蓓

【摘要】:幼儿园生成性主题活动课程构建和实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幼儿教育工作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为此本文就这一议题进行了探讨,分别从生成性主题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的展开方式、活动的组织方式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做了生成性主题活动构建和实施的思考,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 主题活动

1引言

目前,幼儿园生成性主题活动课程已经成为实现以生为本以及个性化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模式。本文结合自身经验,谈一下如何来构建和实施生成性主题活动课程,希望给教师同行提供思路和启发。

2明确课程内容选择的方向和依据

在生成性主题活动课程构建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方向的选择,选择的依据有三个。一是对于幼儿智力体力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选择。教师既要从幼儿的群体年龄层次出发,确定课程内容的大范围。在定好大范围之后,可以根据不同的班级,以及不同的幼儿情况来进行课程内容的灵活调整和搭配,满足更加精细化和个性化的幼儿学习需求。二是根据幼儿不同发展阶段所具备的经验来确定主题活动课程的内容。虽然幼儿本身的经历少,但不能否定幼儿本身仍旧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经验。在主题活动课程内容选择过程中,教师还要对幼儿已经具备和达到的、幼儿即将能够达到的水平进行调查和了解,在这一基础上来更好的把握幼儿的想法、行为、兴趣以及学习的需要。三是必须关注和考虑到幼儿不同发展阶段的情感体验。幼儿的情商和智商同样重要,在生成性主题活动课程内容的选择环节,教师要要充分利用幼儿本身的情感因素,来激发出幼儿对活动课程的兴趣性,提升幼儿参与的主动性。

3确定课程展开方式及涉及角度

方式一:体验式。幼儿活泼好动,教师顺应幼儿群体的这一典型特征,采用体验式的方式来开展主题活动课程是最为便捷有效的。采用这种展开方式,教师需要对幼儿的心理需求进行分析。幼儿们年龄小,知识储备和社会经验很少,大多是跟随家长大人进行各种实践活动,但不能忽视幼儿内心的渴望,他们渴望成为大人那样,能够独立地有经验地来完成实践活动。因此,在了解了这一心理渴望后,教师可以为幼儿创建体验的场景,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让幼儿更真实地体验实践活动,促进幼儿加快智力发育和身体成长。

方式二:问题式。幼儿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理,对于新鲜有趣的物件和实物都有着探个究竟的欲望。在生成式主题活动课程设计和展开环节,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通过层层提问来引导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顺利展开主题活动。问题的设计以及问题提出的时间也是需要教师注意的。教师应注意观察幼儿的表情、肢体、语言对话等,然后适时提出问题,获得最佳的效果。在问题式展开方式的应用中,往往需要一定的活动场景,在活动场景下提出问题,因此问题式展开方式往往与体验式展开方式相结合,如此能实现更好的教学活动效果。

方式三:作品式。以当前已有的作品来展开主题活动课程也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方式。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从众多文学、绘画、雕塑、摄影、建筑、音乐、诗词等艺术作品中选择出符合幼儿身心特征和学习需求的优秀作品,然后围绕这些艺术作品来展开主题活动课程。在这一方式中,教师可以优先选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技艺,一方面可以培养幼儿的艺术美感和文化情操,另一方面也可以传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传统优秀文化。

方式四:研究式。自然環境是最丰富的教学资源宝库,以自然现象或规律为主题展开活动,利用自然现象的多变性、利用动植物的千姿百态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刺激幼儿的感官、调动幼儿身体多方面机能,投入到的大自然中,启发幼儿去观察、去思考、去创新。除了自然实地场景和环境,教师还可以将不可触碰或者不容易发现遇到的自然现象和规律以动画、视频、音频等信息多媒体方式展现在幼儿面前,打开幼儿的眼界,拓展幼儿的思维。

方式五:情境式。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突发的状况,有些是积极正面的事件,有些是消极负面的事件,教师可以将这些实际情境作为主题,以情景式的方式来展开主题活动。尤其是幼儿教育活动中出现的负面事件,可将其转变为有效的教学案例,采取正向的教学态度,让幼儿们能够意识到自己思想和行为习惯不对的地方,以真实场景和发生的事件来加深幼儿的理解和感悟,帮助幼儿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态度和习惯。

4探索课程组织方式及创新组合

在生成式主题活动的组织方式上,教师应从单一方式逐渐走向多元方式,以多种组合方式来发挥出主题活动的更多效能。一方面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课程组织方式,培养幼儿的集体责任感,在小组中逐渐体会和承担好一份子的责任,同时实现强带弱的教学效果,由积极主动的成员带动积极性不高,参与性不强的成员。另一方面,小组各位成员之间本身的差异在活动过程中造成的矛盾也为幼儿们提供了良好的磨炼机会,能够帮助幼儿去除任性、自私等习惯,养成协作、分享、倾听、互助等好习惯。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家园共育的理念融入到主题活动课程中,建立幼儿园教师和家庭长辈的课程组织方式。由教师将幼儿园主题活动的方案提前告知家长,或者采取家长参与设计主题活动的方式,在确定主题活动后,对幼儿园和家长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为主题活动课程集思广益,同时为主题活动的开展创建良好的资源条件。

5幼儿园生成性主题活动构建与实施的思考

在生成性主题活动的构建和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两点:一方面,要保持敏锐的观感和触感,对于活动可能对幼儿造成损伤的物件或环境进行有效的安全防护隔离 另一方面,要有效把握主题活动的进程,不能在活动中偏离了主题。

6结语

幼儿园生成性主题活动课程既需要理论指导,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实践检验,作为幼儿教师应保持开放的心态,敏锐的观察力,以幼儿的内心需求和外在反应为基点,促进活动课程日益优化。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方案教学模式的形成与系统化发展,谢梦雪,《教师教育学报》,2018(01)

【2】主题性区域游戏环境创设,侯霞珍,《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05)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幼儿园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课程思政视域下职业院校实训课程内容的重构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新生态学校如何诠释课程内容
爱“上”幼儿园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