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以班级小组合作形式增强班级凝聚力

2019-10-21 08:33王骞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班级凝聚力评价机制小组合作

王骞

【摘要】:班级凝聚力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所在,对班级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班级小组合作管理形式是现在普遍采用的班级管理形式,可以大幅度提高班级的管理效率。如何把两者有机结合,使班级小组合作形式可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我们可以从设立班级小组共同完成的目标和任务,密切班委和小组长的联系,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几个方面入手实践。

【关键词】:班级凝聚力 小组合作 共同任务 评价机制 组织建构

班级凝聚力是指班级成员之间为实现班级活动目标而实施团结协作的程度。班级凝聚力越高的班级,在学习、文体活动、学生遵规守纪方面都有比较突出的表现。有经验的班主任,都会注重自己所带班级凝聚力的培养和增强。而小组合作是现在很多班级都在采用的管理形式。这种形式通过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制定小组评价规则,通过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方式,激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习惯。那么,小组之间的分散竞争会不会影响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呢?班级的各个小组会不会各自为战,造成班级一盘散沙的情况呢?笔者认为,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形式还是有很多优势,只要运用得当,加之班主任老师的恰当引导。班级小组合作管理形式是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的。笔者在担任班主任的过程中,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通过设立班级小组共同完成的目标及任务的方式,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级小组合作管理模式下,主要是各小组学生为本小组的利益而战。各个小组有本小组的共同目标,完成本小组的任务,与班级其他小组进行PK。这样各小组之间互不相干,或者是竞争关系。笔者尝试给班级各个小组布置共同的目标,比如:争取在周评比中,获得“先进班”荣誉称号。然后,让各个小组讨论,自己小组能为这个目标的达成做些什么,根据本小组的特点制定本小组的小目标。这样,既让各个小组有了共同的大目标,又兼顾到各小组的不同情况,有了小组目标。而且可约定如果班级目标达成,对全体同学进行奖励。大家一起获奖,对于学生是一件非常有激励意义的事情。这时,为了达到此目标,各小组也会互相督促,小组内的各位成员更会齐心协力。这样就达到了利用班级小组合作管理形式,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效果。同样,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布置班级各小组共同完成的任务,来达到增强班级凝聚力的作用。比如:班级大扫除时,把清洁任务按照小组布置下去,让各小组去互帮互助。大扫除完毕后,点评各组的表现,让各小组感受共同的努力给班级带来的窗明几净的变化,增强各小组的集体荣誉感。班级管理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教育契机可以被我们所利用,比如期中、期末考试考前订目标。再如运动会、军训、劳技等重大的班级活动,都可以给各小组共同的目标或任务,激励他们发挥小组的力量去共同完成。在达成共同目标或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体验到团结合作,共同努力的成就感,形成共同的认识,从而增强班级凝聚力

二、通过密切班委与组长的联系,发挥组长的作用,增强班级凝聚力。

在班级小组合作管理形式中,每个小组都会选一名组长,全权负责小组的学习、纪律、卫生等各项事宜。组长的人选往往是品学兼优,深孚众望,可以起到榜样带头作用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往往也会在班级承担班干部的角色。这样的学生既是小组的重要成员,又是班级的负责人之一。他们就成为小组和班级的天然纽带。班级的各项措施,通过他们可以在小组内得到更充分的贯彻,同时他们也可以号召自己的小组成员帮助他们一起为班级出谋划策。这样在无形中就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而笔者认为,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天然纽带,并且在安排班干部和组长人选时,可以有意识的让所有的组长都成为班委,参与班级的管理。这样班主任每周定期召开的班委会也是小组长会。既可以把班级管理的精神、要求布置下去,也可以了解各小组的动态,对各个小组给出意见和建议。再适时对这些同学进行集体观念、大局观念的引导和教育,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正能量去影响他们的组员。这样班级形成了班委加组长的领导核心,再通过他们辐射和带动全班同学,进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三、通过科学的小组评价机制的运用,增强班级凝聚力

在实行小组合作管理形式的班级中,都会有一套小组评价机制,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激励。笔者认为,班主任老师可以从这套评价机制上着手,弱化班级小组之间的竞争,增强小组对班级贡献的评比,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班级的集体荣誉、集体成绩,关注个人、及其所在小组对班级的贡献,进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具体操作如下:班主任在评价内容中,改变一下评比方式 以往大多会采取组间竞争的方式,但因为种种客观原因,班级小组的分配不能完全公平。这就造成某些小组总是第一,或者某些小组总是落后的情况,这种情况比较影响落后小组的气势,甚至影响他们对班级的认同感的归属感,不利于班级凝聚力的生成和增强。但如果班主任老师在评比中设一个标准,达到此标准即为优秀小组,可以得到奖励。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小组的竞争。消除了小组之间的敌意。同时,班主任老师在设计一些针对班级集体进步的加分项。比如:班级获得“文明班”称号,每个小组都可以加分 小组卫生保洁做的好,为班级班容班貌评比做出贡献可以加分。小组在运动会中努力承担比赛项目或者后勤工作也可以加分……这样一来,通过班级的评价机制,引导各小组及每位组员都关注着班级的整体利益。这样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班级凝聚力自然得到大幅度的增强。

综上所述,班级凝聚力可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大局意识。班级凝聚力的加强,需要班主任老师想各种方法。在班级小组合作管理形式下,我们可以通过合作任务、人员安排及评价机制的适当改变,让班级小组合作管理形成为促进班级凝聚力形成的有力抓手,推动班级的积极健康发展。

【參考文献】:

【1】刘洁.如何在初中班级管理中融入小组合作管理[J].文教资料,2016(23):136-137.

【2】孙长卿. 自主管理视角下初中生班级小组构建方式研究[D].延边大学,2017.

猜你喜欢
班级凝聚力评价机制小组合作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职业素质培养下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构建
作文评改“五步曲”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微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注重实绩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抓好班级管理
以人为本 高效管理
如何运用班级文化建设增强班级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