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德育缺失

2019-10-21 08:33杨伟伟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高中生

杨伟伟

【摘要】:长期以来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印象就是枯燥无用,对政治课没有什么兴趣和热情,而教师也因为一心关注成绩,所以只是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思想政治课作为唯一一门承担着智育和德育双重任务的课程,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近年来随着青少年心理问题和犯罪问题的增多,让我们更加地关注地德育缺失问题,以便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

【关键词】:高中生 思想政治课 德育缺失

习近平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所以我们需要从娃娃抓起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而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好它的德育功能,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缺失的主体原因

1、学校方面

目前我们还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期,在这一阶段学校教育还是主要看中分数和成绩的提高,忽视德育,对德育培养处于边缘化。大多数学校基本上没有专门开设德育课程也认为没有开设的必要,即使有也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地发挥作用,偶尔在班会课上涉及也只是蜻蜓点水。

2、教师方面

习近平在其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所以发挥好教师的主体作用对于高中思想政治德育工作至关重要。而目前大多教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根本目的认识不清,高中思想政治课要与初中思想品德课,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这门课的根本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就是它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点。因此教师不应只注重学科知识的理论性和科学性, 忽视了以人文的视角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听完理论仍感茫然 ,考试的时候更是靠死记硬背, 这样的思政教育最后难免沦为形式上的敷衍、内容上的空洞、教学上的盲区,智育效果差更是丝毫没有半点德育属性。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缺失的危害

1、人际交往和沟通方面

人际交往和沟通问题一直是中学生比较关心的话题,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据一些调查及访谈结果显示,有些学生会觉得与老师、家长甚至同学难以沟通交流,不知道如何交朋友、如何与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学生更容易受到网络社会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他们常常痴迷于网络这个虚拟世界,自我封闭,更加造成了人际交往和沟通方面的缺失。而这方面的缺失就必然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自我调节能力差的人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我就曾经见到过很多学生因为人际交往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因为毕竟中学生就有这种“小团体”特点,一旦他们脱离了这种保护,就会内心失落无所适从,对很多事情也都会失去兴趣。

2、情感方面

长期以来在校高中生谈恋爱都是令学校、老师和家长感觉很棘手的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转型,高中生谈恋爱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学校和家长的严令禁止、不当处理也加剧了这种状况。几乎没有任何一所学校把它当成高中阶段的必修课,没有给孩子们一个正确的爱情观指导,只是一味地阻止扼杀,近年来高中生因为爱情问题处理不当丧命的屡屡皆是。 2019年高考期间,山东省就出现一起因感情纠纷而发生的命案,这样花一样的年纪,不仅令我们惋惜,两人的成绩还都比较出色,可见学习的好并不意味着品德内在的好,这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引导

1、开设德育课程

德育讲起来容易但是操作又很难。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的德育要课程化,这样才能把工作落实到实处,真正地实现育人目标。首先可以针对学生成长过程出现中的问题,教师开发校本德育课程,设计情境,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师生互动解决,个性问题通过私下交流解决。其次,开展活动课程,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形成健康体魄和健全的人格。最后,我们要做好校园文化,开展好自己的学校文化,因为它是一个隐性课程,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2、将德育融入教学内容

作为思想政治教师要多多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件中的正面素材或是自然学科中的经典原理来引发和丰富思想政治教学内容, 让学生在理解和运用相关知识的同时也可以不断得到启发,实现全面发展。教师在重教学的科学性的同时要深入挖掘内容的人文内涵, 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将求知的激情和挖掘知识的乐趣带到课堂中影响学生 ,以个人素质和个人魅力来吸引学生,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树立积极的教学观念

教师一定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生,要让自己对人师角色和教学活动充满热情 ,不光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 ,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该怎么做。教师自己要重视积极人格品质的影响力,親其师,才能行其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早已不是单纯的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两者都是有能力、有想法的参与者, 两者也都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成长。要打破教师的权威形象, 树立积极开放的心态。教师不再是权威的代名词, 而是可以把学生引领进正确轨道的辅助者 ,思想政治课程内容本身的说教灌输意味已经非常浓厚了, 如果再使用消极的方式而不能让学生自己产生探索的兴趣无疑结果是可怕的, 所以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形成学生积极学好思想政治课拥有良好品质的氛围。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高中生
第十九届“新作文杯”高中生放胆作文征集活动获奖名单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课中加强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路径探究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助你高考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