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哈长城市群吉林市旅游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

2019-10-21 09:58王伟
度假旅游 2019年4期

王伟

摘要:旅游业与酒店业、交通业、商业等相关产业有着紧密的相关,是一种关联带动作用较大的综合性产业。本文主要通过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依托哈长城市群对吉林市旅游产业集群进行研究,并对哈长城市旅游产业集群及吉林市旅游产业集群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哈长城市群;旅游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4-0041-02

1 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国内旅游市场持续高速增长,入境旅游市场稳步进入缓慢回升通道,出境旅游市场平稳发展。2018年,国内旅游人数55.3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8%;入出境旅游总人数2.91亿人次,同比增长7.8%;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初步测算,全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旅游直接就业2826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91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9%(数据来源:http://zwgk.mct.gov.cn/auto255/201902/t20190212_837271.html?keywords=)。

2016年3月23日,据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消息,经国务院同意,“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确定为国家重点专项规划旅游业,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旅游产业发展前景的重视程度,历年统计数据如下:

2 哈长城市群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截止到 2013 年底,吉林省旅游总收入中,旅游总收的81.87%由长春、吉林、延边三地贡献,只有不到 20%由吉林省其他市州的旅游收入贡献的,并且其他市州的增长速度远远小于排在前三位的长春、吉林、延边市州。近几年来,旅游的收入在吉林省各市州GDP 中所占比例均不同比例的增长,尤其是延边旅游收入的比例最高,延边州GDP 中的比重要都要高于长春、吉林市等其他吉林省各市州。

黑龙江旅游区域一体化发展存在一些问题,某些地区发展缺乏大局观念,存在一定的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各地旅游合作流于形式,浅层次的区域旅游合作,无法真正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由于地处北方,因此冬季旅游产品形式类同,相似的旅游产品导致缺少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不适宜区域发展。而夏季旅游项目缺少创新,没有结合当地历史、文化、民族等特色打造成有影响力的旅游文化品牌。部分旅游产品缺少精神内涵,基础配套设施尚不完善。

3 吉林市旅游产业集群的建议

1)构建旅游产业集群化体系

吉林市应当加快实施新型旅游和现代服务业战略,加快构建现代旅游产业集群体系,掀起旅游产业区、产业强区与产业富区的新高潮。要抓住国家改革发展的新契机,依托区域特有的旅游资源优势,构建吉林市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体系。

2)打破区域局限性

吉林市应当主动打破区域的局限性,使旅游区域一体化发展更好地助力哈长城市群的经济发展, 各地政府间应树立大局观念,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加强沟通合作。

3)加大旅游产业的推广与宣传

吉林市相关的政府机构有义务加强对人们旅游知识的宣传,可通过多种媒体形式如网络、电视等,对哈长城市群旅游产业进行宣传及推广,提髙旅游在人民群众中的认知度及参与兴趣,打好哈长城市群旅游的群众基础,这将有利于旅游产业集群化的顺利开展。

4)加快旅游业集群结构优化升级

相对于工业集群而言,旅游业集群企业规模一般较小,抗风险能力弱,因此区域旅游如果形成集群网络,那么集群网络组织不仅可以弥补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差的缺陷,而且可以形成企业集群合力,在争取国家优惠政策、完善配套设施、旅游促销宣传、旅游规划编制、人才培训等方面将取得国家及政府的更多支持。区域旅游集群还可以充分发挥相关组织的作用,在协调旅游企业行为、完善旅游产业链条、相关技术研发推广、加强旅游人才交流等方面推进区域旅游结构的优化升级。

5)建立有效协调机制,制定旅游合作战略

建立哈长城市群区域旅游定期会晤机制,不断增强沟通协作,解决区域内旅游合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探索建立应急救援合作机制,加强两地区域旅游的安全监管,确保游客安全。建立两地区域旅游企业合作机制,合力打造并推出区域多站的精品旅游线路,探索开展一站式联票游等旅游新模式。定期联合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的政策研讨会,共同确定重大的研究课题,积极争取国家对两地区域旅游业的政策性支持,为旅游行业、企业等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6)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区域旅游集群

推动共建国家战略“一带一路”,但如何更有效的运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那就需要找出切入点。就东北亚地区而言,区域旅游合作乃至一体化正是这一切入点。以区域旅游为突破口,加强各方交流,共同推进东北亚‘一带一路沿线的旅游资源开发及建设。并借助旅游方面的深度合作可以带动三国的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造,由此也必将改善旅游投资的环境,进而带动各国旅游者的互通,形成区域旅游合作的运行机制。

结论:哈长城市群旅游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两地政府对哈长城市群旅游产业的认识还有待提高,相信科学的利用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特点,可以更好地开发两地各有的旅游特色,打造全新的区域旅游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1] 陈唯.吉林省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5.

[2] 吴抒洋.黑龙江旅游区域一体化发展研究[J].大庆社会科学,2017.10:11-13.

[3] 柏林,王丹.黑龍江省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初探[J].北方经贸,2013(7):168-169.

[4] 杨锐.大庆市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7):197-198.

[5] 王迎涛.基于旅游业集群的河南省旅游业结构升级优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2):96-100.

[6] 王家行,杨宏.一带一路背景下牡丹江区域旅游合作研究[J].南方农机,2018(5):29-30.

[7] 刘雅君.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东北亚区域旅游政治合作研究[J].人文杂志,2018(12):36-43.

【通联编辑:闻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