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整合作用分析

2019-10-21 09:55胡艳兰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胡艳兰

摘 要:本文主要以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整合作用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为主要依据,从利用信息技术,解疑化难、利用信息技术,激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利用信息技术,促進学生个性化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合理的教学情境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提升教师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语文教学 整合作用

引言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教育领域中。最近几年,大部分学校都安装了网络,并且在教室中都引进了教学一体机。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由此发生改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以图片、视频、音乐、多媒体课件等形式,给课堂注入了较多的活力,并且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本文针对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整合作用进行深入分析。

一、利用信息技术,解疑化难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要有效实现认知目标,首先教师需要处理好突破难点和突出重点这2个问题[1]。解决这2个问题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动手操作、语言叙述、讲练结合、板书解析、挂图展示等等。在信息技术和其进行有效结合时,就会使常规的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如鱼得水,转变了传统的依靠教师粉笔+黑板的机械式教学手段。计算机具有较强的功能,在突破难点与突出重点方面,具有几矮墙的优势。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解疑化难,和时代最新的信息进行融通,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例如,在讲解“狼牙山五壮士”时,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痛歼敌寇和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和为祖国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这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设备,给学生们播放相关影片的片段。通过对影片片段的观看,学生可以从形象、情感、声音方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并且,还有效促进了师生互动。最后,教师可以指引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排一个课本剧,进而提升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与积极主动性。

二、利用信息技术,激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最大的作用就是教学显示更加生动新颖和多媒体化,可以提供给学生多种多样的学习环境[2]。教师通过对语言的调节和支配,利用生动形象的图形和美妙的音乐以及生动的场景,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目前,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都是涉及到任务鲜明性格特点的,针对低年级学生来讲,其属于一种喜闻乐见的文体,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反复朗读,学生会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甚至会对语文学习产生抗拒的心理。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激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语文课文,提升学习质量与效率。

例如,在讲解“果园机器人”时,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使学生了解果园机器人的基本特点,并对果园机器人的完善过程进行探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们播放一些有关机器人工作的视频,并对学生进行提问:说说看,你们都看到了什么?你们指导是谁智慧这些机器人工作的吗?通过这些问题,可以有效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为学生后续的课堂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三、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小学语文是小学生个性化差异表现最为明显的一个学科,并且也具有丰富资源的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若教师可以其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语言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进而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良好发展,实现小学教育的最终目标。

例如,在讲解“黄果树听瀑”时,首先,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激起学生对该篇课文的探究欲望:黄果树听瀑中的瀑是指什么?看到该题目,心中有什么想法?然后教师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设备,给学生们播放朗读课文的音频,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跟读。音频播放以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主讨论与探究。通过讨论和探究,可以使学生清晰本篇课文讲解的内容和中心思想,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四、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合理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特别是对课件进行灵活运用,可以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并根据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充分利用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的特点,把教学内容制作成动画课件,使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中,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讲解“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教师在课前,可以在互联网中收集一些有关小兴安岭的图片与视频,并制作成课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课件播放给学生们,并配上优美的背景音乐。通过直观的画面与优美的音乐,可以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了解到东北小兴安岭的一年四季美丽景色与丰富物产,使学生感受到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并激起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整合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其是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关键,并且也符合新课改标准的要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学习情况,并根据教材内容,通过合理有效的手段,把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进行整合,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使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文化知识,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光达.探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J].新课程(中),2016(4).

[2]于海峡.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分析[J].神州,2017(33):171-172.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