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社团禁毒防艾知识宣传教育的创新策略研究

2019-10-21 02:30赵敏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学生社团

【摘要】: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是高校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的重要抓手,是大学生禁毒防艾宣传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实施者和组织者,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依托高校学生社团提高大学生禁毒防艾知识知晓率和相关技能的有效举措,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学生社团 禁毒防艾 知识宣传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指出:“性传播成为最主要传播途径,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感染率持续升高,青年学生感染人数增加较快”,高校学生成为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因此开展禁毒防艾宣传教育是预防艾滋病在高校蔓延的有效手段。

一、高校开展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的必要性

(一)边境国门高校人才培养需要,禁毒防艾势在必行。

临沧毗邻金三角地区,是云南省艾滋病流行的五大高发区之一,经过多年的禁毒防艾人民战争,禁毒防艾的形势有所好转,但是受跨国婚姻、非法入境等因素的影响,当前临沧禁毒防艾形势仍然严峻。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是临沧市唯一一所高校,学校在立足云南、扎根临沧、服务边疆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学生呈现出少数民族学生多、女生多、留学生多、贫困生多的“四多”特点 加之受临沧区域特征、少数民族风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给学校禁毒防艾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禁毒防艾经常性宣传教育优于临时性宣传教育,依托学生社团开展禁毒防艾经常性的宣传教育,不仅可以在特殊节点开展活动,更重要的是能将宣传教育工作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实现宣传教育的常态化 同时,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师生观注的热点重点难点,实现宣传教育的精准化,从而全面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大学生身心发展不平衡,禁毒防艾迫在眉睫。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后期,他们生理已经趋于成熟,但心理并没有完全成熟,处于身心发展不平衡的阶段,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自我矛盾,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但识别能力确很低 他们渴望独立,但却又有强烈的依赖性 与此同时,因为性生理发育基本成熟,所以他们时常会感受到强烈的性冲动,但内心确无法完全成熟的面对,在成熟的性生理需求与尚未完全成熟的性心理之间,性的生理性需求与性道德、性伦理及性的社会规范之间存在着冲突和矛盾,导致了大学生不安全性行为急剧增多,性问题不断涌现,潜伏着巨大的HIV感染风险。

二、高校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的现状

(一)高校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碎片化

高校的禁毒防艾宣传教育方法主要有:主题宣传活动和专题讲座,主题活动集中在每年的“6.26国际禁毒日”、“12.1世界艾滋病日”等特殊纪念日,而教育的方式主要采取发放宣传单页、志愿签名、校园广播、专题讲座等形式,活动开展的时候热火朝天,活动结束后的持续性教育则处于真空状态,教育往往流于形式,缺乏经常性的教育,效果浮于表面。

(二)高校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受众有限

专题讲座和同伴教育是各高校常用的禁毒防艾宣传教育方式,邀请专业扎实、经验丰富的专家或老师开展禁毒防艾宣传教育专题讲座,教育的覆盖面仅限于参加专题讲座的学生,大量的学生则没有机会参加 同伴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中选拔组织能力强、语言表达能力好的学生作为同伴教育志愿者,由志愿者對身边的同学、朋友及家人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同伴教育的对象仅限于志愿者认识的同伴。专题讲座和同伴教育都有严格的时间和场地限制,受教育的对象有限。

(三)高校禁毒防艾宣传教育效果参差不齐

专题讲座对主讲人有高标准、专业化的要求,但每位主讲人的知识水平、讲授技能很难统一标准,教育效果参差不齐。同伴教育志愿者虽然经过层层选拔和培训,专业知识和相关同伴教育技能还有待提高,禁毒防艾的教育效果参差不齐。特殊节日开展的主题宣传活动效果与主办方的方案设计、实施人员的整体素质、受教育者的参与程度息息相关,教育效果参差不齐。

(四)高校禁毒防艾宣传教育运营成本高

开展专题讲座的受众有限,要实现专题讲座百分之百的覆盖率,需邀请大量的专家同时开展,或是长期开展。另外,学校学生流动性大,新生入学需进行新一轮的专题培训。同伴教育志愿者的培训也存在着接受过培训的同伴教育志愿者面临毕业离校,对于新的志愿者需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再次培训。宣传活动、专题讲座、同伴教育都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运营成本较大。

三、高校学生社团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的创新策略

(一)规范管理、加强领导,积极创建禁毒防艾宣传教育载体。

我校立足边境国门高校的特殊情况,结合少数民族学生多、女生多、留学生多、贫困生多的“四多”特点,创建了禁毒防艾志愿者协会,严格社团的管理,制定了专门的禁毒防艾志愿者协会章程和管理办法,指定具有专业理论功底的老师作为社团指导教师,完善禁毒防艾骨干成员培训制度以及社团注册制度,对于开展的活动进行严格的审核,把禁毒防艾志愿者协会的活动纳入学校管理。在社团的日常活动中,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社团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优势,加强骨干志愿者禁毒防艾知识培训和常规管理能力的培训,依靠禁毒防艾骨干志愿者做好社团工作,使志愿者成为上传下达的纽带。同时为社团提供独立办公场地,每年给予专项经费支持,切实把禁毒防艾志愿者协会打造成为学生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的有效载体。

(二) 打造精品,广泛普及,多途径强化学生禁毒防艾意识。

多年以来,学校依托禁毒防艾志愿者协会开展常态化的宣传教育活动,以禁毒防艾骨干志愿者培训为抓手,以主题宣传活动为平台,以禁毒防艾同伴教育为主体,积极开展禁毒防艾知识宣传、HIV动员检测、安全套免费发放等活动,学校逐步探索实践出一条符合学校实际,有效提高学生禁毒防艾宣传教育效果的模式。

第一,组织开展“参与式”禁毒防艾同伴教育骨干志愿者培训。以学生为主体,以角色扮演、头脑风暴、集体讨论、上台演示等形式多样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敢于在公开场合谈论“性健康”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禁毒防艾相关知识,促进其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并以互动学习的方式,教会学生掌握“如何正确使用安全套”的技能。依托禁毒防艾志愿者协会,每年面向新生公开招募语言表达好、组织能力强的同学做为骨干志愿者,邀请校内外禁毒防艾专家对招募的志愿者以“参与式”培训的方式,开展为期一天8课时的禁毒防艾培训。

第二,志愿者开展禁毒防艾同伴教育。大学生正处于性欲旺盛的青春后期,好奇心强,世界观尚不成熟,容易受各种不良思想及行为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对婚前和婚外性行为持认同的态度,甚至有的学生已经发生性行为或边缘性行为,处在青春后期的大学生更愿意、也更容易从同辈群体中接收有价值的观念,模仿有益的行为方式。同伴教育成为高校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的有效手段。我校自2012年以来持续开展禁毒防艾同伴教育,实现了同伴教育100%的覆盖面。以禁毒防艾志愿者协会为依托,组织接受过培训的同伴教育骨干志愿者,以“参与式”培训的方式开展同伴教育,扩大禁毒防艾教育的覆盖面。

第三,积极动员HIV咨询检测。HIV咨询检测是唯一一种知道自己是否感染艾滋病的方式,是针对艾滋病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的有效有段。性传播已成为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渠道,而正处于性生理需求旺盛期的大学生,发生性行为或边缘行为的情况时有发生,大学生已成为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在学生中开展HIV免费咨询与检测,可有效监控学校HIV感染情况,实现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的目标。我校自2012年开始,依托禁毒防艾志愿者协会持续与临沧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临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HIV免费咨询检测活动,HIV检测坚持“知情、自愿、免费、高度保密”的原则开展。

第四,持续开展免费发放安全套活动。安全套是唯一一种既能预防艾滋病,又能避免意外怀孕的有效手段,学习和掌握安全套的使用技能,可有效提高学生禁毒防艾的能力。面向学生免费发放安全套可为学生禁毒防艾同伴教育提供教具。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自我保护和防艾的能力。依托禁毒防艾志愿者协会面向全校师生免费提供安全套,可提高学生获取安全套的便捷性,降低感染HIV的风险。

(三)成果优异、反响良好,打造禁毒防艾宣传教育新格局。

第一,师生知晓率和预防技能全面提升。通过学生社团开展禁毒防艾宣传教育,有效提高了师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增强了禁毒防艾的技能。

第二,毒品预防教育科研成果突出,我校先后组织编写了禁毒防艾校本教材三部,公开出版1部,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在云南省禁毒防艾多媒体设计大赛、云南省禁毒防艾活动方案设计大赛、云南省禁毒防艾教师说课大赛等各级各类竞赛中30余名师生获奖,禁毒防艾综合干预模式荣获2015年高校校園文化成果奖。

第三,社会影响力全面提升,一是禁毒防艾宣传进社区活动,成为临沧市禁毒防艾宣传的重要方式之一 二是禁毒防艾网络宣传平台、同伴教育QQ群、青春红丝带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成为了校外青年了解禁毒防艾知识的重要渠道 三是以同伴教育志愿者培训为核心的女生活动中心荣获2011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奖和云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一等奖 四是禁毒防艾服务队荣获“2014年云南省大中专院校禁毒防艾优秀服务队”称号 五是学校荣获云南省第三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先进集体和临沧市第三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先进集体称号 六是学校被授予“临沧市防治艾滋病示范学校”。

总之,禁毒防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高校禁毒防艾志愿者协会的领导和管理,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社团建设成加强和改进高校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切实做到学生的关注点和需求在哪里,禁毒防艾宣传活动就在哪里,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解决的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禁毒防艾宣传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打好云南省第四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

【参考文献】:

【1】国办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N〕.人民日报.2017-02-06(2).

【2】 吴尊友,我国学校艾滋病防控形势及策略[J].中国学校卫生2015,11(11):389-393.

【3】 近5年我国大中专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年增35%[N].中国青年报,2015-11-26(01版).

【4】 马迎华,高校预防艾滋病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5,12(2):5-10.

【5】 张婉青,郎靖,卓琳,等.大学生不同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效果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17,38(8):1175-1178.

基金项目:本文是云南省教育厅2018年禁毒防艾和健康教育项目“边境国门高校校园禁毒防艾工作坊”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赵敏(1985-)女,白族,云南永德人,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学生社团
高职院校枢纽型学生社团精品化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加强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途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形态构建
试析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功能
当前医学类院校学生社团发展中的难题及对策
浅谈新形势下学生社团管理模式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几点认识
新媒体在高职艺术类社团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学生社团组织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