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教学的定位与改革

2019-10-21 11:21罗霄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高职语文定位改革

罗霄

摘 要:随着新课改深入发展,教学方法、育人理念随之革新,教师需在积极学习新型教学方略基础上,找准课堂教学的定位,并推行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使其教学步态与时俱进,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本文通过探析高职语文教学的定位与改革方略,以期提高高职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语文 课堂教学 定位 改革

高职作为面向社会培育优质人才重要教育机构,侧重培育学生一技之长,助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语文学科作为非技术类学科之一,容易被教师及学生群体所忽视,降低高职语文教学综合质量,无法推动语文教学事业良性发展,基于此为有效提高高职语文教学质量,落实培育学生综合素养教育目标,使高职学生得以全面发展,教师需立足新课改背景,找准语文教学定位,推行教学改革方略,继而优化高职语文教学体系,提高高职院校育人实力。

一、高职语文教学的定位

1.立足专业,科学定位。高职院校的突出育人优势是可以为社会各界培育应用型技术人才,为此语文教学在定位时,需积极发挥该优势,结合专业人才发展需求,灵活调整语文教学定位,建立富有层级性、全面性、针对性的高职语文教学体系,使语文教学更加合理且与时俱进,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奠定基础。例如,语文教师在针对文秘专业调整教学定位时,需侧重培育学生文学素养,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根据文秘工作岗位切实需求,适当扩展写作教学辐射领域,充实高职语文教学内容,满足学生个性化专业学习需求,为提升其职业素养奠定基础。

2.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进行定位。自“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推行以来,教师逐渐意识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高职语文教师同样肩负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重任,为此语文教师需以此为由精准定位,例如通过开展文学佳作鉴赏教学活动,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审美能力、认知能力,并接受文学佳作的情感熏陶,不断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助其塑造优秀人格,成为文明传承者、践行者,在教师引领下接受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使高职语文教学定位更加科学有效[1]。

二、高职语文教学的改革

在高职语文教师找准教学定位后,其需立足新课改背景,自主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及育人手段,用以优化配置语文教学资源,落实教学改革目标,使语文教学更富实效性。

1.改革高职语文教师的教学思想。高职语文教师需率先明晰语文学科之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积极意义,在此基础上树立教学改革意识,只有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意识,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少走弯路,持续优化其教学思想。高职语文教师需具备的教学思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教师需将学生视为课堂教学主体,关注学生语文知识学习实况,根据学生专业特点、成才需求,学习兴趣,灵活调整语文教学方案,确保语文教学富有生本性;二是教研自省教育思想。当前有些高职语文教师习惯沿用他人成功教育方法,借鉴他人教育经验,未能根据本校教育情况开展教学改革活动,降低语文教学改革质量,为此高职教师需具备教研自省能力,通过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创新、推行新型教学方法,丰富语文教学模式,同时秉持自省反思理念,对自身教学优势与劣势有清晰的认知,为其优化配置语文教育资源提供依据;三是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德育、智育、美育同等重要,語文教师需深挖教学内容,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从多角度出发进行教学改革,使学生可以汲取更多语文知识养分,掌握更多终身受用的知识及技能,凸显教师教学思想改革价值[2]。

2.改革高职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些高职院校语文教师为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高效完成教学任务,采用口传心授教学方法,不注重与学生互动,教学氛围沉闷,教学方法滞后,无法有效达成新时期的教育目标,为此语文教师需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资源,打造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语文讲堂,为学生设计图、文、声并茂的教学方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转变语文知识表现形式,加之“理论讲解+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语文知识,并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以“宋词”等中国古典文学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鼓励学生借助互联网,利用课下时间搜集与所学文体、主旨、写作方法一致的内容,鼓励学生开展自学讨论活动,通过对比、分析相关内容,深入理解古典文学,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赋予古典文学教学趣味性,教师亦可采用情境教学法,在学生理解文学内涵基础上,鼓励其创编剧本,通过表演展示文学魅力,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热情,使教师在寓教于乐氛围中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凸显教学方法改革价值。

3.改革高职语文教学内容。基于高职院校育人理念、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方向有别于其他院校,为此语文教学内容不应局限在教材之内,教师需摆脱教材的束缚,从学生学习诉求、本校教育资源、专业发展潮流着眼,打造“校本化”语文教材,填补以往语文教学空白之处,侧重扩展语文教学内容,侧重引导学生锻造优秀品格,侧重情感教育与知识讲解协同并进,继而有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在进行《前赤壁赋》教学时,除立足教材讲解文章内涵外,还需为学生讲解“赋”的演变历史,同时介绍苏轼创作此文的历史背景及心态,鼓励学生根据自学需求整合学习素材,在教师指引下,建立自主学习体系,树立自学意识,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这种能力除可应用在完成学业层面,还可帮助学生学习更多新知识、新技能,助其融入社会并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身价值[3]。

结语

综上所述,为有效提高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质量,教师需立足学生所学专业,科学进行教学定位,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灵活调整教学定位,确保高职语文教学与时俱进,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切实需求,同时教师需树立语文教学改革意识,在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教研自省等先进教学思想加持下,不断革新教学方法,根据语文教学实况调整教学方案,积极改革语文教学内容,持续优化语文教学体系,继而在提高高职语文教学质量同时,提升高职院校优质人才培育能力。

参考文献

[1]魏亚莉.谈高职语文教学的定位与改革[J].才智,2018(36):15.

[2]潘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4(12):108-110.

[3]肖建宏.高职语文教学定位及改革措施新探[J].情感读本,2018(17):102.

猜你喜欢
高职语文定位改革
难与易
巧用“余数定位”,突破周期函数的计算问题
高职语文教学中“大国工匠精神”渗透研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
理想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