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舆论引导互动路径研究

2019-10-21 17:35李超
年轻人·上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舆论引导党建工作高校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舆论引导在信息传播中起到了客观分析、科学评价、粉碎阴谋、弘扬正义的重要作用。高校学生的党建工作重点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栋梁,舆论引导能防止别有意图的信息进入校园产生错误引导,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舆论引导互动为提升高校党建成效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关键词:高校;党建工作;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D267.6;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872(2019)13-00179-02

1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党建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智能设备功能的不断升级,数字化新媒体(以下简称新媒体)的载体、媒介、传播内容和体量迅猛发展,网络话语权在舆论引导中的分量也不断加重。同时,伴随微博、微信、论坛、短视频等自媒体的广泛应用,网络交流能够短时、直接、高效地影响到社会舆论导向。高校学生是属于文化层次较高、接受度较高的一类人群,新媒体在高校的运用十分广泛,这既是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机遇,也是而对不同信息辨别的一次挑战。

1.1高校党建工作中的新媒体的技术运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并对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作出了的重要论述。高校党建工作中新媒体技术主要运用于通讯交流和宣传平台。首先,新媒体技术对高校党建工作的工作思路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新媒体在高校党建工作中起到了引导理念创新的重要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党建工作思路、党建人才培养方式和新闻舆论工作创新等方面。其次,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丰富了学习渠道和学习资源。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理论学习资源的网络化,提供内容拓宽了党建学习渠道和学习内容。2018年底由中央宣传部推出的“学习强国”APP就是其中的代表,学习资源从时政新闻到理论解读再到各类理论公开课应有尽有,还能通过利用培训者的碎片化时间实现24小时地互动理论学习,成为当前党建工作的重要媒介。再者,党建工作形式不断丰富。随着新媒体技术在信息沟通和消息传递的功能逐步强化,党建工作信息传播效率不断提升。工作交流形式上的丰富,工作成效上也有一定提升,进一步提高了党建工作的效率。

1.2高校学生的个性化价值取向不断增多

在新媒体技术的带动下,高校学生群体而临的多样化价值观的选择而逐步增多,个性化的价值取向不断增多,这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风险,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传播的渠道、形式、内容不断增多,使得高校教師和学生接触的信息内容量大,仅凭传统的教育工作难以对信息内容的来源、真实性、可靠性进行核查,使得党建工作难度加大;二是随着网络信息和网络评论的作用逐步增强,高校在社会舆论的参与度和互动频率与日俱增,高校舆论的引导力逐步增强,受到网络信息和网络评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三是随着大数据技术发展,信息更多采用精准传导的方式,导致部分负而消息源容易通过筛选精准人群,变幻传播形式,将负面的价值观、方法论进行隐匿的传输。

1.3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弱化

进入智能设备时代以后,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率已接近100%,伴随着国家通信资费的大幅下降和无线共享网络的大面积推广,大量文化信息的涌入间接导致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逐步降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目前仍是采用传统的书本教育为主,缺乏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教育方式的单一性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吸引力上不如一些新进文化,在课程中难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对高校学生而言,尽快独立、个性化地发展需求和尚未普遍成熟的阅历容易导致学生受到网络中不良信息的诱导,难以接受学校教育,甚至部分人会有反抗情绪。同时,伴随着高校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学生对选择加强学习专业课或尽早进行社会实践青睐有加,更早的获得生活能力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2舆论引导在高校党建工作的积极作用

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舆论引导就是围绕具体的议题,对各方意见进行客观、公正、正确地评价、探讨,最终形成普遍接受的意见,并将其作为共识继续传播的过程。而在高校党建工作当中,舆论引导是重要手段之一。

2.1有益于解决学生内在思想矛盾

党建工作可以借助舆论引导,依靠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具体事件开展专项集中的教育工作,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对热点事件进行集中学习、讨论,准确掌握学生的兴趣方向、情感表达方式和思维模式,较大范围、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助于高校辅导员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正确的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提升道德水平,进一步规范学生行为规范,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占据解决思想矛盾的主动权。

2.2有益于拓宽思想建设工作内容

新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技术上的变革,也提高了文化思想交流的速度。舆论引导和高校党建的融合,使更多的思想、素材汇聚于此,高校学生学习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互动的模式更加丰富、沟通交流的渠道也逐步增多,也为宣传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提供了新的方式。同时,在舆论互动当中,党务工作者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身心状况、兴趣喜好,更有助于在开展有关工作和活动中时找到合适的题材和方式,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工作成效。

2.3有益于完善党建工作内容

舆论引导在新媒体时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主动重视舆论的引导工作,加强与高校学生互动频率,才能高效、及时、准确地掌握舆论风向。主动将舆情互动和党建工作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舆论互动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逐步完善高校党建工作制度。

3高校党建工作与舆论引导互动的路径思考

3.1建立新媒体平台,丰富思想建设媒介

高校党建工作必须重视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作用,把握和运用好新媒体平台在思想建设中的地位,通过新媒体平台建设,组建起一支善于运用新媒体技术的思想教育团队,打造一批容易被高校学生理解、形式多样的学习内容和宣传材料。

3.2强化政治引领功能,正确开展价值引导

利用新媒体技术是党建工作的技术创新,但只有强化政治引领功能才能准确的输出价值观。党建工作首先要做好政治建设,充分发挥政治引领功能,在高校党建工作中找到主心骨、动力源。在高校学生中牢固树立党的形象,善于运用党的科学性,通过舆论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3.3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加强党建工作者能力培养

高校要充分利用舆论引导的机会,加强党建工作者理论结合实践的锻炼机会。通过参与舆论引导,进一步坚定党建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者的见识、判断、分析和组织等方面能力,进一步强化党建工作者的思辨能力。

3.4适应网络特点提升组织建设艺术能力

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舆论互动中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特点,丰富组织建设方式。在信息传播速度极快的今天,充分利用舆论互动机遇不断增加队伍锻炼机会,使得高校党建队伍在实践中不断磨砺,逐步建成一只德才兼备、领导力和应变能力强的党员队伍。

3.5建立健全校园新媒体舆情互动机制,营造良好的网络舆情环境

在高校中组织成立校园新媒体舆情监测组织,建立健全舆情互动机制,及时掌握高校舆情动态,正确引导舆论走向,在第一时间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疏导,有效的避免错误、偏颇和别有用心的舆论信息深入高校舆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力丹,舆论学一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项目基金:贵州医科大学2015年党建创新研究课题“高校党建与舆论互动引导研究”(06103010108)

作者简介:李超,女,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

猜你喜欢
舆论引导党建工作高校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法制节目策划的再创新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
新时期供电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策略分析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高速公路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创新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