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服务业在“医养结合”背景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10-21 01:12朱艳芹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医养结合人口老龄化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养老服务需求也急剧增长,如何让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是为了了解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针对每一个问题,结合实际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因此我们应该从老人的实际心理需求和养老院的实际经营情况出发去探索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以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机制。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养老服务业 精神慰藉 医养结合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1】这直接体现了老龄化背景下党和政府对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重视。养老服务需求急剧增长,在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养老产业也迎来了巨大的机遇和发展前景,成为名副其实的民生产业和朝阳产业。然而现阶段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尚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有待于我们去探讨和研究。

二、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服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1.从养老院提供的服务方面

(1)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缺乏专业性人才

护工的质量低下,养老院很难招到高素质的护工,且人员变动大难以建立固定的联系。原因在于在护工的心理上,他们会觉得护工的工作会让自己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因为毕竟是服务行业,要管着老人的各种生活问题等,高薪也难以挽留他们,导致专业、有爱心的护工在流失。护工数量少,就难以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也很难与老人建立固定联系。

(2)关注点错位,缺少对老年人精神情感方面的关怀

养老院比较注重住宿条件、饮食条件、基础设施这些硬性条件的建设,把大量的资金和资源都用来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了,基本上这些条件都能使入住老年人达到满意,却忽视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养老院的主体是这些老人,只有真正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让老人满意,保障住院率这才是最关键的。在实际中我们发现这些老人的最大共同需求还是情感交流与精神慰藉,而这些正是养老院很难做到的。

2.从养老院的经营模式方面

(1)数据化建设不足,对养老服务业的线上宣传较少

鉴于养老院的收入微薄,养老院只在建设初期进行过一两次宣传,一般都是在老年人经常聚集的地方。在运营过程中一般通过熟人告知,基本没有宣传活动。线上也没有建立自己的平台进行关于自身的宣传,这样既不利于招收入住人员,也较少引起志愿者和义工以及一些社会公益组织的关注。

(2)管理不规范,结构松散

有些新建的或规模较小的养老院存在管理不规范,结构松散的问题。在初期可能并不会造成很大问题,但是当入住的老人逐渐增多,服务的要求逐渐提高之时,这种内部制度层面的弊端将会逐渐显现,并成为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

(3)收入来源单一,难以保障长期稳定经营

主要依靠入住的老人每月缴纳的费用以及政府补贴等,除却前期投入成本、已经运营过程中的人工费用、管理费用等利润空间小,难以长期稳定经营。

(4)对医养融合的模式理解得不够深刻,建设的还不全面

随着医养融合的办院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这是一种能够有效解决老年人就医、养老两方面需求且对家人来说比较方便快捷的方式,将来会成为养老院的主流模式。但目前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养老院来说,完全采用这种模式需要筹措大量的资金,而筹集资金能力有限所以对这个模式的建设还不全面。

三.影响养老服务业经营的因素分析

(一)影响社会资源流向养老服务业的因素。可被用于养老服务业的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房屋、设施设备、人员、资金等四个方面,任何资源流向养老服务行业需要在一定的利益驱动下进行,上述资源只有在养老服务行业得到了更大的预期收益,这种流动才有可能发生。然而当前,社会资源流向养老服务业的速度是缓慢的。

(二)影响养老服务水平提高的因素。养老服务需求是多层次的,包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与之相对应,养老服务的供给也应体现在物质供给和精神供给两个方面,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一方面要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优质的物质服务,另一方面还应提供贴心的、人性化的精神服务,两者缺一不可。

(三)影响组织管理体制运转的因素。影响组织管理体制运转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层次:养老服务机构内部、政府与养老服务机构之间、政府部门之间。

由以上分析可得,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养老服务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并不乐观,面临的问题也很多,仍然不能适应人口老龄化的需要,一些深层次矛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

三、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经过实地调研,通过客观分析养老服务业的基本情况及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基于实地调研结果,从养老院提供的服务以及养老院的经营模式两个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一)养老院提供的服务方面

1.加大对人的投资,培养专业化的护工

目前各类养老机构中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资质均不能满足需要,养老服务人才严重匮乏;应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和使用制度,确保社会对养老服务人才的需要。首先,加强在岗人员培训,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素质。政府应该成立专门的机构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重视从业人员素质培养。对从业人员实施考试与进修制度,必须取得相应的资格后才可以从业

2.注重对老年人精神慰藉的关怀

对护工进行加强与老年人沟通交流的方面培训,他们除了要关照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外,还要注重与老年人的情感交流、精神慰藉方面。老年人可以選择自己的护工,护工也可以选择自己要照顾的老人,并且按工作量给予相应的报酬。这样护工就会主动积极与老人进行交流,提供精神慰藉。此外养老院还可以了解老年人家里的情况,定期联系老人的亲人过来看望老人。

(二)养老院的经营模式方面

1.加快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加强线上宣传

在信息化人工智能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于微利的养老服务业,可以借助信息化平台对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进行宣传,让老年人有更多的选择。让自己能够不受地域限制招到更多的入住人员和工作人员。同时引起社会的关注,让更多的志愿者、义工和公益组织参与进来,为养老院提供更多的支持。

2.加强对养老院的规范管理,构造合理的管理模式

注重提高养老院管理方面的规范化,设计合理的管理人员结构,定期邀请一些大规模的养老院的管理人员来传授一些管理经验,在员工方面,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奖罚分明,设置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提高养老院服务水平。

3.拓宽收入来源渠道,保障长期稳定经营

我国老年人多以居家养老为主,开销也多以家庭花费为主,但仍需财政拨款补助。在未来,人口老龄化会越来越严重,因此,为了能保障老年人应享有的社会福利,安度晚年,在养老方面政府需加大资金投入或者提供政策优惠,拓宽融资渠道。例如可以与民间资本合资,建立居家养老示范点,使服务机构和运营主体多元化,这样既能减轻政府财政方面的负担,又可以提高养老服务行业的质量,给全国做一个有力的示范,形成良好效应。

4.充分整合养老院、医院资源,医养结合

我国的“医养结合”模式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完善顶层设计,提供制度层面的保障。政府可直接通过财政拨款兴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基础医疗服务设施、场地、医养服务的各种资源,在整合养老和医疗机构资源上起到关键性的引导作用。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可以将养老服务问题的痛点和难点与医疗服务的缺乏、缺位、缺场密切相关,形成优势互补。医养结合是在全球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失能化的挑战下提出的一种新的养老模式,也是中国养老服务行业发展的新方向,我们要加强相关理念的宣传。

四、结论

由于现代养老服务需求多元化的发展,迫切需求康复医疗的发展。“医养结合”这种新型养老模式应运而生。把医疗服务加入到养老产业上来势必为养老产业注入新鲜活力,将二者的资源进行整合能有效解决养老服务问题的痛点与难点。比如当老人生病时不再需要养老院、家庭、医院三点往返跑,方便了老人也方便了家人,节省了资源耗费。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来看,解决最主要的需求比解决其他需求更迫切。人到了老年由于身体功能逐渐退化,此时他们最主要的需求可能就是生活照料和就医,所以这种模式可以说解决了老年人两个最主要最迫切的需求,因而将势必会成为将来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主流模式。

综上所述,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社会养老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现阶段养老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各级各地的政府部门和相应的养老机构应积极采取有效的完善解决对策,不断提高社会养老服务工作的质量水平,以切实推动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9(001).

【2】郭延通,彭涵,姚慧.医养结合模式的新探索--以亲和源老年公寓为例[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8(06),31-37.

【3】袁霞.西宁市城北区“医养结合”实施现状调查研究[J].河北企,2019,(01),84-85

【4】廖艳艳.新经济时代农村社会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发展的分析[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9,(01),248

【5】郭佳丽.从一元到多元:农村社会养老机制变迁分析[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8).

作者簡介:朱艳芹(1989-),女,汉族,安徽蚌埠人,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018级研究生,会计学专业

猜你喜欢
医养结合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房价波动与银行稳定性关系研究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基于CiteSpace的近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可视化分析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国务院力推“医养结合”
多省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获中央认可
刘贵芳和总理谈了谈“医养结合”
唐山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