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教学简述

2019-10-21 04:20谢明生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9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

摘 要:初二物理教学很重要,因为它是物理学的启蒙教学,要想教学好,方法是关键,必须重视养成好的习惯……

关键词:初二物理 物理教学 重视实验 重视习惯

初二开设了一门新课程--物理,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是没有一种是可以照抄的,我教了十五年物理,把自己常用的教学方法简述如下,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重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

军队不打无准备之仗,学习物理亦是如此。新书发下来,先要学生翻看目录,大致了解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每章、每节上课前也要求学生预习,把预习中的疑惑,用筆圈好,等待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

2.上课认真听讲

无论是新课、实验课,还是习题课、复习课,都要求学生专心听讲,紧跟老师思路,积极思考,认真做笔记,这样的学习才是高效的。学习是一个过程,循序渐进,坚持不懈,才能到达“会学”和“学会”的境界。

3.课后自我督查测评

习题是巩固、复习是记忆、考试是检验。每一次作业、每一次考试,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认真审题、全面思考、规范答题;及时订正,不懂就问;学会归纳,举一反三。

二、重视物理实验探究过程

1.仔细看

例如,老师在装满矿泉水瓶子的侧面不同高度处扎了些小孔,实验时,老师问观察到什么现象?答“水喷出来了”。其实,还有一个答案,“越是下面的小孔水喷得越远”。两个现象,而后一个更是研究重点。物理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初中物理的实验更多,可见实验不是看热闹的,关键是找规律。

2.认真想

上述例子中两个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回顾压强知识,木块压在海绵上,海绵凹陷,即产生形变,说明木块对海绵有压强。再如水喷出来,说明水对瓶子侧壁有压强,且水越深压强越大。如果倒入其他液体又会有什么现象?“心中存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唯有动脑思考,才能实现思维升华。

3.深入探究

上述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课,若要深入研究,还需要分组探究。教学活动就应该努力创设合作式学习情境,切实为养成学生合作意识与协作能力发展搭建舞台。动手准备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必须注意控制变量,编制数据表格要分清有几行几列,需填写什么内容,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沟通协作,寻找普遍规律。

4.归纳总结

归纳是根据实验数据及三组或三次以上记录而得出普遍结论,避免实验结论的偶能性。如何对数据处理,得到进一步结论?实际就是对知识的总结和升华。

三、重视方法,调动学生的思维

1.领悟方法

初学物理,你第一次接触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声音的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等实验,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所谓控制变量法就是只改变某个变量大小,保证其他的变量不变,来解决探究的问题。

学习光的传播规律,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可真的有“光线”吗?当然没有,只有“光”,没有“线”,物理学中为了研究的方便而假想的,这就是理想模型法。

初中物理中,画速度图像,“路程-时间”图像是学习高中运动力学图像和其他图像的基础,这里就要用到图像法。初中物理还有许多探究方法:转换法,等效替代法,比较法,类比法等

2.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并通过生动的文字叙述,讲授要“精、准、活、趣”了解学生,使学生学习时如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

3.善于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教师要巧妙的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便于物理知识理解;同时要让学生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这样既巩固了已学的知识,也体验到自身的价值。

4.用实验激发兴趣

物理实验形象生动,有很强的趣味性。学生对实验演示都非常的感兴趣,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实验,并巧妙地进行演示,增强其趣味性,新颖性,能有效地吸引学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重视物理知识应用

物理知识是从实际中来,又要用到实际中去,要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学习、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1.联系生活

家里突然停电了,你还会像小时候那么害怕吗?可能是保险丝烧断了,快去看看。百米赛跑时,为何要求终点计时员看到枪冒烟开始计时,而不是听到枪声计时?你学了光速比声速大很多,就明白了。为什么汽车刹车后还要行驶一段距离?在雨天为何减速慢行?这与惯性、摩擦有关。如何判断戒指是否纯金?测量质量与体积,计算密度就知道。随着物理学习的深入,学生会豁然开朗,生活中到处有物理谜语,等我们去一一解开。

2.课外实践

物理学包含许多科学道理,而且非常有用。幻想一下无声的世界将会怎样?是有趣的?安静的?可怕的?还是……城市现代化,玻璃墙面的楼房越来越高,黑夜越来越亮,刺眼的光给居民生活带来很多不便,那就去想一想《如何减少光污染》。《如果没有摩擦》《自行车上的物理》…调查报告,课外制作、课外探究都能把物理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为学生带去学习的欢乐与惊喜。

3.学科融合

“刻舟求剑”“掩耳盗铃”的典故中包含着深刻的物理原理:参照物、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你尝到了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就会愉快地、主动地投身于物理知识的学习中。总之,方法很重要,只要方法对了,坚持就会成功。实践证明:能够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使学生爱上物理,进而动手动脑学好物理。

作者简介

谢明生(1970.09—),男,汉,江西高安,大专,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物理   初中地理。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
浅谈高中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