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文化传承与理解” 核心素养的构建

2019-10-21 07:10邹滨阳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尊师重道

【摘要】: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想落实,就要从语文核心素养四个方面出发,而课堂是这一系列活动的关键。本文通过韩愈《师说》的课堂实例,旨在探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达成语文“学科素养”中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具体目标。

【关键词】:师说 尊师重道 文化传承与理解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笔者认为,在韩愈的《师说》中,我们要传承的就是“尊师重道”的文化。基于上述理论和目的,本文以《师说》这一课堂设计为例,尝试在文言文教学中探索如何进行“文化传承与理解”。

一、明“师道”之义

语文教材是指应用于语言文学教学所使用的材料,它具有统一性、普遍性、适度性的特点。叶圣陶先生也有一句名言:“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那么也就是说教材是一个经过筛选的具有代表性的成品,教师需要对这个成品进行分解和再加工,这一逆向结构的过程也体现了语文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文言文的教学,黄厚江老师曾提出:“一是文言,二是文章,三是文学,四是文化。当然这四者不是一个简单的相加,而是自然的融合。”【2】

韩愈的《师说》是高中语文教材的传统名篇,也是千古名文,更是教学内容的重点。对于这篇文章的教学,除了按照傳统的教学内容进行文言,文章和文化的讲授外,在大国崛起的今天,更应注重从“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视角来确定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而《师说》中所体现出的“尊师重道”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应被继承与发扬。

因为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基础和自学能力,所以在课前预习阶段让学生借助注解和字典独立疏通字词,并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师”和“道”在文章中分别出现了多少次,具体含义是什么,以期让学生通过预习来了解文本,熟悉字词。通过预习结果的反馈,学生对“师”的意义理解的比较好,但是“道”的含义就有一定难度。附预习反馈表格:

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课上我向学生抛出了第一个问题,就是将“师说”改成“师论”可不可以,如果以“师论”做题目,行文思路应该是什么样的?大家思考后基本有两种典型的议论文的写作思路:1.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2.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按照此思路写作,我们会发现跟韩愈所写的完全不是一个结构。提出此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区分“说”和“论”这两种文体,不再过分关注文本形式,而是更注重文章的写作的特定语境。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师说》并不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而是更注重语言的畅达,道理的阐释,而说的中心就是“师道”。

借助预习的结果,学生对“道”字含义的理解不是很透彻。所以我将“道”在文章中的含义这一问题设置在了小组探究讨论环节,在讨论的过程中,经过老师的点拨,本文所阐述的中心“师道”的真正意义也渐渐浮出水面。

二、解“师道”之蕴

《师说》被放在高中语文必修三的第三单元,而本单元学习的就是古代议论性散文,韩愈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倡导古文运动,他的文章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而文章背后的思想更是发人深省。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也就是说“韩愈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学生很快可以答出:“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但是一代大文豪为什么会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辈写这样一篇文章呢?学生就会结合当时代背景,进行深入思考,李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和当时社会的人不同,他是一个能学习古道的人且“不拘于时”,诚恳拜师。所以韩愈是醉温之意不在酒,主要是说给那些“士大夫之族”的。

三、传“尊师重道”之思

韩愈所作《师说》对当时的学风起到了振衰的作用,对当今社会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师说》这篇文章不仅结构严密,逻辑样儿,更重要的是对教师做出了精准定位,不仅是教授知识,更不是只有教授知识的人才能称作老师,凡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都可以称之为“师”。而今,教育也是社会上越来越热点的问题,很多人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也有偏差,教育能不能办好,国家能不能实现复兴,很重要的一环就是教育,那么教育到底要怎么实施,就是要形成“尊师重道”的社会风气。

综上所述,本节课通过《师说》一文的教学,向学生传递“尊师重道”的思想,在学生的心灵中播撒这一种子。本堂课通过课前预习,从“师”与“道”的含义入手,辨别文体,掌握论证方法,问题层层推进,让学生理解韩愈想要讲述的道理,再结合当今实际,树立起学生“尊师重道”的思想。语文课堂不应只满足于教会学生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而应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眼,真正做到教师教有思想的语文,学生学有生命的语文,让学生真正地能说能写能思考,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M]//陈宇光,选注.唐文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 龚志民.高中语文教学手记(必修4-5测)[M] 北京:漓江出版社,2015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黄厚江.文言文应该怎样教[J].语文学习,2006,(5)

3.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M]//陈宇光,选注.唐文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13页.

作者简介:邹滨阳 (1990,12,25-),女,汉,山东青岛,研究生

猜你喜欢
尊师重道
韩愈的师道观对当代青年教师的启示
厚植尊师重道文化的道德根基
魏昭尊师重道
关注高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由德育智
韩愈《师说》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布隆迪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
小学高年级班主任管理模式的改进
浅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尊师重道意识
程门立雪
解读《师说》中的教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