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途径浅析

2019-10-21 00:17曹美玲
科学与财富 2019年25期
关键词:强化措施施工质量园林绿化

曹美玲

摘 要:近年来,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以及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绿化工程也随着人们对居住要求的增高,而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因为其可以有效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分析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途径,并且为施工质量的控制途径和思路提供可行性建议,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质量;强化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于我国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特别是该项目施工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等方面越来越关注。在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会受到不同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如何在这一背景下,对其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探究出更加合理的质量控制与解决方法,成为了相关领域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之一。

一、园林绿化工程基本介绍

园林绿化工程,即为风景园林绿地工程的建设工程,可为人们提供休息、娱乐的场所。与此同时,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进而有效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园林绿化,即为园林城市绿地、风景区与园林进行建设工程,主要为园林建筑、土方、园林筑山和园林理水、园林绿化等工程,而上述工程均可通过适宜的施工技术,将园林艺术和地面建筑融为一体。园林绿化工程,能够通过合理设置乔木、灌木丛、草坪的方式,结合植被习性,实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效果。由此可见,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质量,应做好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

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的问题和成因

施工过程中,没有对地形进行合理的规划、分配,而土壤的肥力和养分也存在一定不足。与此同时,地面垃圾不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清理,使得地表残余物质较多,直接对土壤肥力和养分情况构成不良影响;实际采购植被的过程中,采购人员为节省成本,采购一些低等级的植被物种,进而对园林整体施工效果造成不良影响;施工人员没有通过专业植被管理培训,以及栽培技能培训,使得较多的园林植被没有栽种就枯死,这和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责任意识有直接的关系;植被在实际栽培阶段,没有合理使用松土施底肥,使得排水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的植被因缺乏空气,长时间浸泡发生干枯的情况;此外,没有合理设置植被层次、间距,使得灌木由于缺少光合作用,生长效果较差。实际栽培的阶段,不能给予根株大小、土球完整性更多的重视,使得植被生长情况受到直接的影响。而园林绿化后期维护工作中,没有及时除虫除草,导致较多植被发生枯萎现;实际维护施工中,没有及时修剪枝条,使得园林的美观性受到影响;没有进行合理灌溉,同样会促使植被的生长受到限制。

三、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完善方法

3.1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前准备工作质量控制方法

(1)施工现场清理。在园林绿化工程过程中要想控制质量,地形整理是前提,首先应做好施工场地的清理工作,做好乔木、灌木的移植。对于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场地污染现象,需及时清理,固有道路和旧植物应充分考虑施工的影响。同时,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人员要着重考虑施工场地的透水性与地下水的流动性,考虑是否形成不透水层,假如地下存在积水坑,可能不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因此,在园林绿化工程整理施工场时,施工人员应加强建设排水系统,保证土壤水流可以畅通,以免地下出现积水坑。

(2)做好换土工作。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做好换土工作,是地形整理工作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由于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本元素,所以,换土工作是提升植物成活率的核心控制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人员在换土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土壤中瓦砾和石块的含量,一般需控制在5%范围以内,不能过多,以免影响土壤的质量与营养成分。同时,还需要考虑土壤中热量、空气、肥料和水分等含量,应尽量保证土壤有充足的肥力,促进植物生长。另外,需要控制土壤的酸碱度和有机质含量,这都是控制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

(3)严格验收地形。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形整理往往要求四周低、中间凸,在回填土壤时需充分考虑土壤的松紧度,可分2 次回填园林绿化带土壤,而且还应关注植物栽培之后的土壤情况,做好植物栽培后土壤的二次回填工作。另外,由于我国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的没有具体规范质量验收,所以,在验收园林绿化工程时,应根据其实际经验,细化验收施工地形。比如,在验收公园造景时,需要根据实际设计验收和控制地形,并要求一些监理人员和资深专家进行评审,从多角度、全方面验收地形。

3.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方法

做好苗木进场的检验工作,旨在明确苗木是否存在虫蛀情况,及时了解苗木根部是否存在受损,从而满足工程需求和要求,选择质量达标的苗木加以种植。实际施工中,工作人员应提高自身责任意识,进场后做好苗木的监督工作、检查工作。植被的取放,应保证动作轻柔。然后,需合理掌握苗木栽培的密度,因为栽培的密度过大,会对苗木摄取养分情况造成直接影响,还会使得土地面积不能被充分利用,无法达到整体美观的效果。反之,会使得苗木栽培距离过近,直接危及苗木生长情况。为此,园林绿化工程需合理使用栽培技术,结合栽培苗木的规律和顺序进行种植。通常来讲,首先应实行乔木的种植操作,旨在确保植被的成活率、生长状况。实际进行填土操作时,确保土壤良好的透水性,合理设置水渠、通气孔提高透水性。在验收阶段,管理人员做好现场评审工作非常重要,评审应从全局评价,以便找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经有效措施及时加以处理。

3.3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质量控制方法

园林栽植后,需做好后期的养护工作,以此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做好后期植被的养护工作,确保植被良好的长势,进而防止产生干枯、坏死情况。园林绿化工程施工3年后,植被生长情况良好,可达到较好的园林美观性。后期的养护工作,主要涉及浇水、支撑、枝条修剪、防虫、施肥、防寒等。需要注意事项:植被当日首次浇水,应确保水量、浇水速度的适宜。然后,在3天后、10天后分别浇水,确保水量适宜。后期浇水和浇水量,应结合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具体要求操作,建议在清晨、傍晚浇水。植被首次完成浇水操作后,需严格观察植被的情况,防止出现苗木歪斜情况,对苗木后期生长情况造成不良影响。若发现苗木栽培歪斜,应在第一时间进行扶正、固定和支撑处理。与此同时,后期养护工作中,还需做好植被枝条的修剪工作,确保枝条的透光效果、通风效果,以满足苗木设计要求。此外,还应做好预防病虫的工作,根据病虫害出现规律,经人工方式做好相关的防治工作,以便将幼虫及时清理干净,做好枯枝烂叶的修剪处理工作。完成园绿化工程施工后,通过专业人员对植被进行看管,结合温度、植被生长状况,实行防寒处理、追肥处理。需加强对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保护,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并对园林绿化工程实行严格管理,进而提高人们对自然的保护意识,加强对园林绿化工程的保护。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公众在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过程中,逐渐提升了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各个阶层的人民群众生活理念和发展需求产生了深刻变化。因此,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需要充分探索出更加高效的管理与控制方案。通过制定合理化的管控目标,强化对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完善項目竣工阶段的资料收集与管理能力,可以为项目管理工作提供更加真实和有效的数据,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葛婷婷,卢正香.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16(30):79.

[2]施雨泽.简析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的施工质量控制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6):155.

猜你喜欢
强化措施施工质量园林绿化
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强化措施研究
朔黄铁路30t重载道岔应用及强化措施
论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论豆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花境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瞄准目标 强化措施 推进赤壁工业崛起产业振兴
新形势下90后大学生管理中的问题与强化措施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