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2019-10-23 14:17赵国瑞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19年8期
关键词:分界线界线条线

赵国瑞

在中国地理的诸多界线中,有一条著名的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线。这是一条约45度倾斜的直线,这条线揭示了我国人口分布的规律。此线东南部面积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而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却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由此可见,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的中国东南部和西北部在人口密度上差异显著。是谁通过研究发现了这一规律?是谁最先提出了这一界线?这一界线有何价值意义?

实际上我们所熟知的黑河—腾冲线,旧称瑷珲—腾冲线。在国际上,它还有一个名字为“胡焕庸线”。它被称为20世纪中国地理的重要发现之一。胡焕庸何许人也?“胡焕庸线”为何著名?

胡焕庸(1901—1998),江苏宜兴人,师从我国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先生,曾留学法国,致力于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关系研究。1935年,他首次提出标有中国人口疏密程度界线的人口分布图。此线的提出以及绘制都在战乱年代。据考证,当时中国人口约为4.75亿,胡焕庸以1个点表示2万人,将2万多个点落在地图上,再以等值线画出人口密度图。在没有计算机的那个年代,手工绘制图形并计算,精力耗费惊人,并且其科学性毋庸置疑。

黑河—腾冲线,首次揭示了中国的人口分布规律,在中国人口地理上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一直为国内外人口学者和地理学者所承认和引用。它对中国经济布局、民政建设、交通发展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现在来详细地说一下这条线的地理价值和意义。

其一,这条界线反映的是自然地理状况。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分三级阶梯。第三阶梯海拔最低,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气候适宜,面向大海。可以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无疑最受人类的关爱,人们追逐而居。第二阶梯的北部和西部因为海拔高了、纬度高了、离海远了、温度低了、降水少了,人们就不再那么喜欢在此居住,因而人口少了。第二阶梯的南部地区虽然是低山丘陵区,但纬度较低,地处亚热带,温度较高,降水还是蛮多的,因而农业种植发达,养活了很多的人口。第一阶梯是以高寒为自然特征的“世界屋脊”,这里除了阳光灿烂外,再也找不到让人定居下来的其他自然理由。

第二,这条分界线也是自然景观的界线。近代發现的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该线与黑河—腾冲线基本重合。东部平原,丘陵低缓,田园生活风光无限;西部高原,荒漠戈壁,草原游牧信马由缰。东部雨热同期,青山绿水;西部水汽关照不周,雪山大漠。东部水乡泽国,优美幽静;西部漫天黄沙,粗犷壮美。

第三,这条分界线同时也是人文景观的界线。此线以东因其地形、气候、河流的因素,农业经济是主流,农耕文明是主流,农耕文化是主流;以西地区畜牧业是主流,游牧文化是主流。一边秀美细腻、一边粗犷辽远,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分布也以此线分出多寡。历史上,这条线是中原王朝直接影响力和中央控制疆域的边界线。如今在这条线的周边,还可以清晰地寻找到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踪迹。

第四,这条界线不仅是人口界线,还是一条中国生态环境界线。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此线地段生态较为脆弱,即在此线附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集中。中段是包含黄土高原在内的重点产沙区,黄河的泥沙多源于此。同时,中国的自然灾害活动及发生的空间布局也沿着此线分异,并以此为界限呈过渡性,即由西北的无涝区向东南的洪涝区过渡。当然它附近的自然地理环境还是中国东部的生态屏障,承担着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控制风沙东移、减少水土流失、减轻洪涝的功能。毋庸置疑,这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黑河—腾冲线在农业专家眼里,是农业与牧业生产区的生态分界线。它是农业与牧业的边界,是玉米种植带的西北边界。在诗人眼里,是边塞与田园风光的分界线,东边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西边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环境专家眼里,是干旱与湿润生态的分界线。从交通方面来看,它是公路、铁路、航线密集和稀疏的分界,一些司机还戏称它是高速公路网和收费站的分界线。在一些房地产投资者眼里,它更是两个世界的分界线:中国所有的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包括西部地区的大城市成都、重庆、西安、昆明都集中在此线的东边,甚至所有住房均价万元以上的城市、绝大多数实施限购的城市,也都在此线东侧;而西侧的大城市仅有兰州、呼和浩特、乌鲁木齐等几个。

“胡焕庸线”从提出至今已有80多年了。无论风云如何变化,无论区域规划如何调整,比如为了支援西部开发边疆,国家曾组织东部部分地区人口迁徙西部,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开始涌入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即使有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人口政策的数度调整,但人口东多西少的格局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黑河—腾冲线所勾勒的人口疏密关系也没有太大的变化。黑河—腾冲线依然“岿然不动”。

猜你喜欢
分界线界线条线
毛绒情结
The Beasts Within
神回复
余有画说
余有画说
算算向日葵
“西方”为何方?
有条有理填写数阵图
巧巧巧妙妙妙
中国重要的地理界线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