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下风云 纸上苍生

2019-10-23 05:43尹忠华
侨园 2019年7期
关键词:刻刀崇拜剪纸

尹忠华

2004年,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在北京民俗博物馆展出。

2006年,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汪秀霞、赵志国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至今仍是辽宁省剪纸类项目中唯一一个获批两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项目。

■从神山“医巫闾”说起

一个以大山命名的项目,自然要从神山“医巫闾”说起。

医巫闾山位于辽西走廊的东北端,南北绵亘45公里,方圆120平方公里,属于阴山山系松岭山脉。在距今13000万到6500多万年的侏罗纪时代,从医巫闾山喷涌而出的无数山泉,灌溉着广袤的辽西原始森林。直到距今6000多万年的新生代时期,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以排山倒海之势,使辽西繁茂的侏罗纪古生物群,霎时间凝固成今天令世人瞩目的辽西古生物化石群。生物科学家们在这些化石群里发现,这里曾经有过地球上最早的花、最早的果实,和地球上最古老的“带毛恐龙”进化成的会飞的鸟。但是,在医巫闾山的怀抱里,有一片原始森林躲过了这场劫难。

在距今200多万年的新生代第四纪,当一次次冰川袭来的时候,医巫闾山始终挺立着伟岸的身躯,护卫着这片不断进化繁衍的森林。后来逐渐有了人类历史,进入先秦典籍的山名“医巫闾”,古称于微闾、无虑、卫于、务隅等,都是东胡语“伊克奥利”的音译,即“大山”的意思。如今,这片位于医巫闾山中段的原始森林,是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这里有着华北植物区系保存最完好的油松林,繁衍生长的动植物种类多达2000余种,是一座天然的动植物生态园。

■亦神性亦民俗的特色剪纸

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历史地位,使医巫闾山成为东北地区游牧文化、山林文化、海洋文化与中原地区农耕文化的交汇处、融契点。千百年来,这里的民众传承着在长期兼容中保持相对独立的民族民间文化,医巫闾山剪纸,就是这种文化遗存的典型代表。

医巫闾山剪纸中的原生态剪纸,以医巫闾山人原始的自然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为主要表现内容,保留了最原始的剪纸艺术生成形态,内容神秘诡谲,记载了大量红山文化以来年代久远的萨满信仰符号;内容更加丰富的文化融合态剪纸,则记录着医巫闾山地区进入传统农业社会后,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民俗风情。

腹乳如山的“媳妇人”;头上长着柳枝的嬷嬷人;半人半兽的神人;三层枝干的参天大树……正是这些在今人看来怪异神奇的图案,执著地传承着北方民族祖先古老的萨满文化信仰;记录着人类的祖先如何把自己与山林草木、禽鸟鱼兽融为一体,与世间万物分享自然的精神状态。这是人类童年的记忆,质朴纯真,对世间万物有无限的托付,也有炽热的感恩。这穿越千古的情感记忆,凭着母亲们的双手,经风经雨,代代相传,珍贵地储存在民间剪纸艺术中。

■听传承人说他们的剪纸

汪秀霞和赵志国是这个项目的两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两人风格完全不同。汪秀霞出生在一个满族文化积淀深厚的村庄——北镇市汪家坟满族乡张代屯。从小跟着母亲汪王氏、村里的老人学习剪纸,十来岁时已展现出剪纸才能,多为即兴创作,她的剪纸诡谲灵秘、充满信仰,最具特色的题材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为主要表现内容,具体包括:反映自然崇拜的系列剪纸,如“通天树”(又叫“天树”“萨满树”“生命树”);反映始祖女神崇拜的系列剪纸,如“嬷嬷人”“媳妇人”;反映动物神崇拜的系列剪纸,如牛神、马神、猪神、狐神、鸟神、蛇神、狼神等。

与沉默寡言的汪秀霞不同,做过乡村医生的赵志国对剪纸有着更深刻的表达。“我家族里的每一位父辈以上的成员,都是我的老师”,深受工匠之家的艺术熏陶,赵志国从小就对民间艺术有着高于旁人的喜爱。他3岁就背个小书包,别的不玩,没事就把包里的笔和本拿出来“瞎划拉”——画画。七八岁的时候就正式拿起剪刀剪纸,跟着爸爸妈妈姑姑学剪纸。从最早的简单脱稿剪纸,到比较复杂的有稿剪纸,家中长辈给予赵志国最直接的技艺传授。在做难度颇高的脱稿剪纸时,妈妈告诉他要做到意在剪子先,心里有样子,用眼睛把样子画在纸上,才能做好脱稿剪纸。

相比于咔嚓咔嚓、抑扬顿挫的大剪刀,赵志国更喜欢用刻刀。刻刀主要有垂直下刀法和划刀法,其中划刀法让赵志国有对刀之锋利的驾驭感。赵志国手中的刻刀有数十种,所有的刻刀都是他自己制作的,有的是用普通刀片削减而来,有的是用自己的手术刀改制的,每次刻上十来刀,就得磨一磨刀头。不同的粗细图案,使用的刀尖也不尽相同,总能做到“刻厚的刀刀到位,刻薄的行云流水”。

无论使用什么样的刀,赵志国都坚持一个信念,也就是他的刻纸座右铭:“剪纸永远都不等同绘画,一幅作品构图创意占七成,剪功只占三成。要想最大程度表现一幅作品,一定要刀有刀味,剪有剪痕。”这寥寥几语,可谓字字千金。刀味是对日常生活的情感嗅觉和细致观察,剪痕是对剪纸题材的情趣传达。要把剪纸做得有意思、有人情味、有生活氣息,已成为赵志国孜孜追求的创作真谛,这背后是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和细致观察。

医巫闾山剪纸用剪刀直面宇宙、自然、命运与人生,大刀阔斧、直截了当地用剪纸述说苦难,用剪纸求神恩赐,将心灵与愿望、软弱与求解,全部浓缩到薄薄的片纸之中。那纸上的苍生,既有与大自然相厮相守的平和知足,也有与狂风暴雨搏击的凶悍野性。翻飞在山民手中的剪纸,如回荡在草原上的蒙古长调、如奔腾在山林中的革末羁踏槌,那博大恢弘的气度和纹样空间的阔达舒展,无不来自于先民与大自然浑然一体的博大的精神世界。医巫闾山满族剪纸记录着医巫闾山的先民对生存于其间的自然生态无比珍爱和崇拜的信息,也记录着祖先服从自然规律,而又趋利避害精心保护这一方山水家园的生命历程和生存智慧!

猜你喜欢
刻刀崇拜剪纸
消失在法庭的邦博
转一转,日期早知道
大嘴蛙学剪纸
趣图
胡同里的传奇
胡同里的传奇
手工剪纸
剪纸
偶像面面观
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