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革命老区精神扶贫中农民主体性问题研究

2019-10-24 08:55陈佰霞尹德志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23期

陈佰霞 尹德志

摘 要:四川革命老区是国家连片扶贫开发地区之一,近年来,通过政府、社会、企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在物质扶贫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精神方面还是存在自主意识淡薄、“等靠要”思想严重、被动参与扶贫、思想消极保守等农民主体性缺失的现象。精神扶贫作为防止返贫的有效途径,是四川革命老区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贫困农民是脱贫攻坚的主体力量,调动四川革命老区精神扶贫中的农民主体性,是激活内生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因素,也是进一步激发四川革命老区农民斗志,弘扬革命老区精神,实现四川革命老区振兴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四川革命老区;精神扶贫;农民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F3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3-0026-02

四川革命老区指的是20世纪20年代末由中共四川地方组织领导创建的川东、蓬溪等革命根据地,1932年红四方面军转移入川建立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党中央和红军长征建立的川康边、康巴等革命根据地,先后共有十大根据地和游击区,是全国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将“输血”扶贫转变为“造血”扶贫,对于防止返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贫困农民作为脱贫攻坚的主体力量,从精神扶贫的角度对农民主体性问题进行研究,探索调动四川革命老区精神扶贫中农民主体性的对策,有利于推动四川革命老区贫困治理,进一步巩固脫贫攻坚成效。

一、精神扶贫和农民主体性的含义

(一)精神扶贫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摆脱贫困首要意义并不是物质上的脱贫,而是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扶贫先扶志”等众多的论述都强调了精神扶贫的重要性。精神扶贫是相对于物质扶贫而言的一种扶贫方式,侧重于人的“智”、“志”等开发和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强调物质意识辩证关系,认为精神对于物质的发展具有能动作用。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必要条件。精神扶贫作为一种内源式扶贫,通过文化教育等方式扶“智”、“志”,提高文化教育水平,激发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斗志,摆脱“等靠要”的精神贫困状态,从而提高社会生产力,加快物质脱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二)精神扶贫中的农民主体性

人的主体性也就是主观能动性。农民是精神扶贫中的主体,农民的主体性是展现出主人翁地位,通过提高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力,激发内源发展动力,积极主动地运用智慧和能力去改变现有的生活状态,成为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占有者和享受者。在精神扶贫领域,农民的主体性表现在作为主体的思想观念、责任意识、参与行为上,能够清醒地看到在精神层面上的短板,明确在反贫困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主动、自觉地参与到贫困治理之中,通过积极的学习获取职业技能,从而缩短与非贫困户之间的距离。

二、四川革命老区精神扶贫中农民主体性作用发挥现状

在精神扶贫领域,农民主体性作用在群众认可度高、先进典型带动等方面有积极成效,但也存在众多欠缺表现。首先,精准识别退出机制中农民缺乏主体性。在精准扶贫工作初期,部分贫困农民没有主动参与评定就被动成为“建档立卡”户。在贫困户退出机制中,部分贫困户享受到政策的福利,在思想上不认可脱贫,不愿失去福利,也不主动了解脱贫的标准。其次,自主意识淡薄,“等靠要”思想严重。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阐述过法国小农阶级无主体性如同一袋马铃薯,波拿巴利用农民弱点顺利复辟帝制。在当今不乏存在类似的法国小农思想,贫困户缺乏自力更生的精神,认为国家的精准扶贫是理所应当的,仅仅满足于眼前暂时的利益,以争做贫困户为荣,在思想上不思进取,依靠国家政策兜底扶贫,自主脱贫意识淡薄。再次,被动参与扶贫,思想消极保守。贫困农民在政府主导下呈现出弱参与性或被动参与,贫困农民大多只关注自身状况,对于扶贫脱贫工作进展漠不关心,缺乏建设热情。并且喜欢攀比,有强烈的从众心理,观念保守落后,生活习惯欠佳,人居环境较差,不愿尝试有风险的改变,保持“差序格局”的人际关系交往圈。

三、调动四川革命老区精神扶贫中农民主体性的对策

(一)发挥党组织作用,提高农民参与度

明确基层政府在贫困治理中“引路人”的角色。从基层政府主动帮扶转变为贫困农民主动参与,完善群众自主决策的体制机制,发扬基层民主。政府引进资源项目,由贫困农民共同商议、自主决策,真正发挥农民参与基层事务的主动性。畅通党组织与贫困农民之间沟通的双向渠道,在充分了解贫困群众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开发产业项目,引进资源,搭建平台,创新工作思路,加强扶贫工作队伍与贫困农民的沟通交流,保证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打造一条党组织引领、群众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道路。贫困农民根据自身需要投入到产业项目开发、招商引资、产品产出、利益分红的全过程中,贫困农民作为知情者、参与者、监督者,既参与了产业开发全过程,最终又能成为产业发展的实际受益者。

(二)转变扶贫方式,调动主体的积极性

创新帮扶工作人员思维模式,积极转变扶贫方式,完善贫困户识别和退出机制。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人翁地位,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科学研究贫困户和贫困村退出机制。在贫困户退出机制中考虑精神扶贫成效,营造主动脱贫为荣的氛围,遏制少部分“争当贫困户为荣”的歪风邪气,增强贫困农民自食其力脱贫的信心。对脱贫户进行后续的监督和动态管理,关注思想和行为动向,遇到困难首先鼓励脱贫户提出解决思路和方式,使脱贫户在思想上不依赖政府,具备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持续稳定脱贫的思想意识。优化脱贫攻坚考核评估模式,避免重复考核验收。优化国家、省级和地方扶贫考核评估验收模式,合理安排第三方评估、督导小组工作,在以考核评估肯定地方工作成效的同时,督促扶贫开发工作进度,给基层贫困群众带去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希望。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倾听贫困群众的心声,加强沟通交流,做好积极正面的思想引导。

(三)加强思想文化教育,提升综合素质

精神扶贫是内源式扶贫,关键在于教育扶贫,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教育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习近平同志曾指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尤其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思想道德培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据革命老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制订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农民再教育计划,在贫困地区分批次举办农民夜校、农业技能大讲堂等,动员农民积极参加。转变贫困户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树立劳动创造价值、创造财富的理念,增强贫困农民就业能力,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性,在生产、生活中潜移默化的进行,在电视节目、微信群等平台上宣传健康生活方式,使贫困群众主动意识到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地方陋俗的危害,逐步移风易俗。

(四)挖掘革命传统精髓,弘扬红色文化

在革命战争年代,四川革命老区先烈们为保卫家乡,在飞夺泸定桥、血战剑门关等战役中抛头颅洒热血,其英勇顽强、艰苦奋斗等精神成为支持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力量,也是当今战胜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老区精神动力。挖掘革命传统精髓在于传承优良的革命作风,在农民广泛开展红色革命文化教育,使农民更有荣誉感和使命感,激发贫困户通过自己勤劳双手创造财富的信心,消灭贫困的斗志。传承和弘扬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精神,激发贫困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怀,促进当地红色旅游地的保护和合理开发,解决附近群众的就业问题,以致富增收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注重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积极向上的进取心,既可以运用红色文化孕育新时代青年,又能通过年轻一代的成长成才去影响和改变老一代保守落后、故步自封的观念。

(五)典型榜样示范,发挥精英的带动力

在扶贫开发工作中,部分敢于尝试、突破旧有观念束缚的农民在探索致富道路上积累到了更多的经验,在种植、养殖、发展其他产业等方面先人一步。评选身边的脱贫致富典型、道德模范、励志故事等,将这部分农民树立为典型榜样,能在贫困户中起到较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从而激发更多农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发挥乡贤、革命先烈优秀后代的带动力量。注重家教家风教育,发挥乡贤优良美德的感染力。制定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村规民约,形成道德约束力。吸引革命先烈的优秀后代返乡投资、创业,鼓励交流合作,使贫困户摆脱懒惰的思想,在精英人脉资源、资金、技术等的带动下,贫困农民根据自身需求和实际为发展合作项目积极建言献策,投入到产业发展的辛勤劳作中,共建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张志胜.精准扶贫领域贫困农民主体性的缺失与重塑——基于精神扶贫视角[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3):72-81.

[4]  张蓓.以扶志、扶智推进精准扶贫的内生动力与实践路径[J].改革,2017,(12):41-44.

[5]  崔佳智.农民主体性视角下阻断农民返贫的可行路径[J].学理论,2018,(5):36-37.

[6]  康杰.四川革命老区人才培养策略研究——以达州市为例[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5(3):21-23.

[7]  四川省“十二五”革命老區发展规划[Z].川办发[2011]63号,2011-10-28.

[8]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16-7-27).[2019-3-22].http://www.ndrc.gov.cn/zcfb/zcfbtz/201608/t20160803_813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