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提高党建育人成效

2019-10-25 01:51刘武成周东滨
关键词: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党建工作

刘武成 周东滨

摘 要:在当今社会利益多元化的环境下,党员队伍的思想意识产生较大变化,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学校着重建立完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力争使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达到最佳效果,以提高党建育人成效。

关键词:党员教育;党建工作;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8-0117-03

一、以党校党课为主阵地,强化党员理想信念教育

(一)建立高校党校平台,打造党建教育主阵地

高校业余党校应旗帜鲜明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党校应逐渐打造成引领高校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园地。党校要举办多期党的知识和专题讲座:这些培训對象涵盖学生本身,也要把从事思政工作的党员干部纳入其中,这就会使党校教育内容充实、丰富、多彩、效果也会更显著。经过不断丰富和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及其内容,业余党校就会向充满活力和动力的思想教育优秀阵地发展。

(二)丰富党课内容,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高校党校既要把学生的理想和信仰教育工作抓好,也要高度重视他们的行为模式的养成,这就需要党校教育教学认真做好教学计划,搞好教研研讨。因此,在开设党的基本理论知识课的同时,还要结合实际和实事政治举办各种专题培训。党校教学一定要注重严肃认真和规范,树立历史思维和现实眼光,讲好党史和中国故事,选拔优秀教师充实到党课教学队伍中来,使党校教育教学真正达到春风化雨的育人功效。

(三)不断改进党课教学工作,提高党课教育有效性

1.要提高学生对党校教育的认识。虽然在高校党校接受培训的学生都来源于各二级院系,可以说是“优中选优”,加入党组织的动机较强,思想政治素质较高,但是仍然要加强对他们学习党的理论知识重要性的教育。有数据表明,多数大学生认为通过党校教育能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修养,有助于自己早日加入党组织。有少部分大学生认为党校培训不过是走过场,不必太认真学。一些学生在学习中“出工不出力”。对此,高校党校要求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学习态度加强引导,这是保证党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2.要增强党校教育的实际功效。党课教学师资在授课过程中要把党史、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点。同时,在教学中还应做到理论与实际、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和生动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综上所述,党校培训要结合实际,结合实事政治,使学生感到教师的教学有感召力、亲和力、说服力,而且通俗易懂,好学管用。

3.要重视教学研讨。党校培训要求较高,时间很紧,规定时间内无法完全安排教学研讨。这就要求党校充分利用好课外时间,布置课外研讨题目与内容,并提出具体明确要求,这是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对策。

(四)利用好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党课培训质量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大学生专业教学中已经得到充分运用。党课培训也离不开多媒体等教育技术,培训内容及材料复杂多样,更需要教育技术手段来帮助实现教学化繁就简、深入浅出的目的,如在进行党史教学中,通过重现当时情境来达到教学效果,就离不开教育技术。讲授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时,“两弹一星”发射成功的情景十分震奋人心,使大学生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坚定了理想信念。

二、打造党建长效机制,激发党员队伍活力

(一)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构建党建长效机制

1.坚持贯彻“三会一课”制度的实效性和长期性。要建立“三会一课”的长效机制,就必须强调注重立足长远,注意效果。这就要求在构建党建长效机制过程中要力戒形式,真正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并取得实际成效,真正发挥出这一制度的内在力量。

2.“三会一课”要坚持“四个结合”。一是坚持与理论学习相结合。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思想境界,提升自身觉悟,增强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对国家大政方针的理解力,坚定理想信念,筑牢防范和化解不良思想侵蚀之基。二是坚持与实政学习相结合。党员干部要通过深入了解党和国家的发展理念、重大决策的背景来把握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并与实际工作有机联系,这样有助于化解诸多困难与矛盾。三是坚持与具体工作学习相结合。这种制度的长效机制的制定一定要充分考虑不同部门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和业务特点。四是坚持与党员个人修养相结合。在党员的个人修养上,要强调学懂、学活马克思主义哲学,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加强党性锻炼,努力防止和化解各种不良思想侵袭,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加强自己主观世界的改造,发挥党员在组织中的先锋作用。

(二)认真加强党员民主监督

1.党员干部以要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在参加支部组织活动时,以普通党员身份带头遵守各项制度,认真完成支部交给的任务。因故不能参加会议时,要依规定向支部书记请假,支部在会后应及时把开会情况及时向其通报。党员领导干部在组织生活会上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确保会议取得预期效果。要发挥好榜样作用,保证使支部会议圆满开好。对于重大事项,党员领导干部也可以形成个人书面意见,上交到党支部。

2.党员领导干部要积极参加民主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要遵循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不能把民主生活会开成汇报工作或研究部署工作的会议。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由党组织书记主持,主持人要带头发言,引导大家畅所欲言。党员领导干部因故不能出席的,可以由他人代书面发言,要做好记录。对于党员领导干部在民主生活会上暴露出的问题要认真解决,制定整改措施。需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应向有关部门报告。

3.注重严肃认真地开好生活会。一是要做好党员干部参加会议情况记录并作为重要考核依据。二是会后要由所属支部认真填好参会报告单,并及时上报。三是严格考核规范,确保双重组织生活的约束性。

(三)建立党内民主评议机制,提高领导干部素质

1.强化对评议工作的领导。一要围绕重点工作进行评议。对待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方面的问题,要加强工作以解决问题。对于先锋模范作用未能有效发挥的问题,要加强教育与引导。二要树好典型,做好示范引领,采取典型交流和互学的办法,提升支部领导能力。三要加强业务指导。学校要不断研究与探讨,使这项工作日臻完备。

2.抓住关键,切实保证民主评议党员工作质量。一要始终做好政治思想教育。首先开展好学习教育。其次开展好自我反思,让党员干部从各个方面进行回顾与反思。第三做好追踪帮助工作。特别是对评议为不合格的党员,不是一评了之,而是要求支部做好帮助教育措施。二要嚴格要求。在民主评议过程中,党员干部必须以普通党员身份参评,还要主动征求群众意见,多做自我批评,并做好改正措施。三要公开评议结果。即公开组织鉴定,公开组织处理,公开评议结果。这些做法可使党外监督落到实处。

(四)完善党建工作激励机制,增强党员工作活力

1.完善党建工作激励机制,助力高校发展。很大程度上,高校党建工作激励机制是其他各项党建工作的基础。如果缺乏激励机制,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以及制度建设等党建工作可能无法有效运行。

2.健全权利保障机制,提高基层党务人员活力。要注重健全党员权利保障机制,保障党员的权利,满足党员对党组织的合理要求。一是让党务人员在工作中感受到自身的作用。二是让党务人员可以看到自己的绩效,增强党务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提高他们对党建工作的积极性。

3.增强党员的归属感,体现其应有价值。在党建工作中要本着让全体党员体现自身价值感,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精神激发大家热爱工作的激情。

三、强化党建引领教育功能,提高党建育人成效

(一)坚持“四个引领”,坚定学生党员理想信念

1.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广大学生。大学生是党的青年后备军,大学生党员则是党建的希望和优势。大学生党组织建设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教育和引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大学生思想建设,使高等学校成为教育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园地。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高等学校历来是各国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也是打响人才争夺战的主要领域。学校党委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实和武装学生头脑,为培养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3.用高标准、严要求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高等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人才培养,立德树人是其根本任务。大学生党的建设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后备人才力量来源,因此,必须用高标准和严要求做好这一工作。要把大学生党建纳入学校全面从严治党的体系中,并作为重要内容,在思想上、制度上、要求上、管理上从严要求、从严约束,使每名大学生党员从大学时代就打下坚实的为党的事业建功立业的坚定信念。

4.用“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来激励学生。学校要高扬主旋律,充实正能量,用“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来教育和激励大学生,从思想上和“三观”上对他们进行引领,教育和引导,为他们健康成长提供方向、目标和激励,使他们自觉把自己的追求和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在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里奏响新时代最优美的青春之歌。

(二)强化能力建设,提高大学生党建工作水平

1.切实提高校党委的领导水平。高等院校实行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党委班子在学校党建工作中的责任重大。因此,党委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主动担负起管党治党和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不断增强班子成员抓好学生党建的意识和水平,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使大学生党建工作迈上更高的水平。

2.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感召力。高校要严格落实思政课建设的相关政策措施,真正使思政课教师具有亲和力和理论自信。经言传身教和在深厚的理论功底基础上所进行的互动式教学,既沟通了大学生情感,产生了思想共鸣,又拉进了与学生的心理距,从而使这些课程一定会极大的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切实承担起思想理论教育者的责任,他们的言谈举止能潜移默化地深刻影响大学生“三观”,学校对此必须有足够的认识。

3.加强对学校专职从事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的教师培训。党支部是校党委的基层组织,是做好学生党建工作的战斗堡垒。要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求党务工作者加强对学生党支部的工作指导,积极和大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和交流。

4.增强大学生党员的影响力。一名大学生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榜样。一定要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管理教育和规范,不断用更高的目标来激励和要求他们,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不断提高影响力和带动力,真正成为大学生成长的标杆。

参考文献:

〔1〕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2〕马建青.大学生心理卫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2.

〔3〕高玉祥.个性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4〕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5〕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党建工作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新媒体环境下的党员教育研究综述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
利用微信公众号开设“微党课”的探讨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高速公路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创新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