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台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消费大爆炸背景下的互联网产业融合研究

2019-10-28 11:49罗燕君
商业经济研究 2019年20期

内容摘要:消费升级和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平台互联网发展趋于稳定,产业互联网成为经济发展新方向。一方面,线上市场经过近年的快速发展逐渐趋于稳定与饱和,传统平台互联网线上发展空间有限,急需寻求新的市场,于是向线下拓展成为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经济新常态下,传统商业模式面临诸多发展瓶颈与问题,难以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需求,寻找新的发展契机进行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的融合成为必然,互联网是传统企业的升级路径,而传统企业则是互联网企业的新市场。基于此,本文主要就消费大爆炸背景下的互联网产业融合进行相关探讨,通过分析平台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发展现状,找出现阶段互联网产业融合的难点所在,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更好促进互联网产业的融合。

关键词:平台互联网   产业互联网   融合难点

引言

我国互联网经过20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格局和发展特点。目前,平台互联网市场趋于稳定与饱和,呈现BAT三国演义之势,共同推动了消费互联网达到顶峰状态。与此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市场的推动,产业互联网开始兴起,尤其在“互联网+”提出后,线上互联网与线下传统企业的融合进程不断加快,可以说互联网产业融合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例如,从连接对象的数量以及对app的需求量来看,产业互联网明显比平台互联网范围更广、需求更大。工信部数据显示,产业互联网通过连接人、设备、产品以及各要素等,连接数可达到数百亿,而平台互联网由于只是连接人与终端设备(PC、手机),涉及面和参与对象均相对有限,所以连接数较少,约为35亿个。此外,在app的需求量上,现阶段发展已经较为成熟的平台互联网现有app数量也仅约为几百万个,而产业互联网单单工业领域app数量就可达到6000万。由此可见,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潜力巨大,商机无限,因此促进互联网产业融合是消费大爆炸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平台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发展情况分析

(一)发展现状

1.平台互联网格局已定。从我国互联网经济发展来看,平台互联网在过去二十几年间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并形成了以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BAT)为代表的三大巨头,伴随着多年的发展,三家企业形成了各自特色的战略体系与发展规划,掌控着国内互联网市场的信息型、交易型、关系型等数据,其中流量、营销成为平台互联网发展的关键。

从电子商务的发展来看,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我国電子商务发展迅速,交易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7年我国电子商务实现交易规模超过29万亿元,增长11.7个百分点,相比于2011年6.1万亿元的电商交易总额,增长接近5倍,以每年29.8%的速度在增长。

从网民数量和网络普及率来看,2018年上半年,我国网民数量超过8亿人,其中手机网民规模7.88亿,增长率较上一年不足4%(见图1),这其实也在意味着平台互联网的发展空间相对有限,市场逐渐趋于饱和,而从BAT等平台互联网巨头的扩张进程来看,其发展速度有所减缓。

再从平台互联网近年扩张的趋势来看,以收购、合并为主的扩张路径成为垂直领域企业的首选,如58同城和赶集、携程和去哪儿等,这其实也意味着平台互联网发展在深度整合方面不断成熟,整体市场竞争格局变化不大,已趋于稳定。例如在2017年的电商B2C市场中,天猫市场份额占比高达52.72%,位居首位;京东则以32.5%的市场份额占比排名第二,两者总和达到总占比的85.22%(见图2),可见B2C市场中以天猫和京东为主的双寡头格局显著。

2.产业互联网时代开启。从当前互联网整体发展格局来看,随着平台互联网市场趋于饱和,格局趋向稳定,互联网行业的发展重心也开始由平台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伴随着“互联网+”产业的不断融合,互联网经济行业迎来了飞速发展时期,这也标志着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此外,从我国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信息连接的商情咨询1.0 时代、交易服务的场景2.0 时代、整合产业与供应链的金融等服务3.0 时代,前两个阶段是过去二十年发展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属于兴起期,以“互联网+”为发展特征的3.0时代则属于互联网现阶段的发展期。

推动互联网3.0时代开启的原因主要有:第一,产业升级的需要。虽然我国作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但是,与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相比,在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以2016年我国制造业为例,国际竞争力仅为0.46,与均达到3以上水平的美国、德国、日本等相比,制造业在市场竞争力这块明显不足。此外,从世界发展趋势来看,智能化、创新化成为潮流,而我国传统产业尤其制造业,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高端制造能力不强等问题。因此,面对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挑战,对传统企业进行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而借助互联网可以帮助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促进整体效率的提升。第二,产业互联网发展所需的技术支撑不断成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以5G、物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技术手段愈加成熟,这不仅为互联网产业融合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为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和发展契机。从信息技术领域来看,经过多年的创新与发展,我国逐渐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出现了以华为、中兴等为代表的全球通信巨头。基于这些技术手段,我国在促进互联网产业融合的进程中将不断加快。根据权威部门公布的电子商务研究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物联网终端用户达到27000户,比2016年的9500户增长了183%,物联网终端用户数量大幅增长(如图3所示)。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终端用户的增加,必然导致互联网产业融合的进程不断加快。据专家预测,未来十年,物联网对产业互联网发展影响明显,对制造业的影响比例可达到40%(见图4)。第三,国家政府层面的高度重视。为推动互联网产业的深化融合,促进产业互联网的更好发展,国家相关部门从2015年起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为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指导方向。2017年9月,《工业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加大互联网技术的研发与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工业电子商务等服务模式的创新,引领电商服务新潮流。

总体而言,我国平台互联网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市场格局趋于稳定,步入成熟阶段;而基于各种条件因素的影响,产业互联网获得快速发展的机会,互联网经济发展重心和方向逐渐由平台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移,此外由于后者无论是涉及面还是参与主体都远在前者之上,可见产业互联网未来发展空间巨大(韩祥宗,2016)。

(二)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模式

根据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功能,产业互联网可分为以下四种模式:交易平台。交易平台作为当前互联网产业最为常见的模式之一,除了作为B2B电商角色,其关键点更在于对产业信息集成、商品定价等方面的掌控。即不仅具有显示供求信息这一原始功能,还有交易、支付、物流集成的中级模式,以及通过对产品指数化、标准化的影响,实现商品定价(宋华,2018),典型代表如阿里巴巴平台。增信融资平台。增信融资平台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极大程度上为小微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吕尚彬等,2016)。小微企业通过增信平台提交申请,后者在审核信息通过之后,再将资料提交至银行,进而降低了银行小微客户的服务成本,典型代表如蚂蚁金服、京东金融。智能制造平台。智能制造平台基于新技术的研发,除了为企业提供相关技术和设备,还会根据发展趋势为其提供最新技术方案,使其智能化程度提升,进而实现个性化、柔性化的生产制造,典型代表如海尔集团。物流交付平台。物流交付平台实际是O2O发展环境下,为更好推进线上线下“三流合一”,实现一体化而形成的。

消费大爆炸背景下互联网产业融合难点分析

尽管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但相对于消费互联网,其发展却比较滞后,原因主要存在以下难点:

技术水平有限。自互联网技术发展后,虽然产业互联网(B2B)与平台互联网(B2C)同步发展,但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却滞后于平台互联网(万兴等,2017)。主要原因就在于产业互联网的技术门槛相对于B2C要高,具有较强的技术性,虽然我国互联网技术不断成熟,但水平相对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B2B的发展。具体而言,产业互联网的发展需要各项互联网新技术的支撑,包括移动通信、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例如,借助移动通信技术可以让各参与主体突破时空局限,形成一个紧密连接的网络关系;通过大数据技术则能够轻松采集并处理海量数据,基于此对产业互联网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无论效率还是准确度效果更优;而区块链技术则在产业链金融风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尤其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具有推动意义。因此,不断提升产业互联网相关技术水平,克服技术难题,是现阶段互联网产业融合仍需重视并加以解决的一个方面。

标准缺失,难以实现规模经济。与平台互联网相比,产业互联网涉及领域、范围更大,其中各行业的性状也各不相同,因此对于每一行业而言,进行互联网产业融合都需要有一个与自身行业相关的发展标准,在这一情况下互联网产业融合的规模经济实现就会存在较大的难度(林晓伟等,2017)。具体而言,产业互联网的构建涉及内部网络、外部网络、异构设备智能化多个层面,此外与平台互联网相比,产业互联网对系统的开放性、互联互通性、互操作性等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同时产业互联网由于涉及的领域更广,企业对设备和系统联网的需求也会增大,并由此产生新的标准化问题。例如,设备的识别、寻址,数据的提取、搜集、管理,异构设备和节点的互联等,都是新的标准化需求。由上述分析可知,网络互连标准、数据标准等各种标准是产业互联网发展、创新的技术保障。然而,从目前来看,我国产业互联网发展尚缺乏可拷贝的大批量的应用标准,而由于这种标准的缺失,使得规模经济实现难度较大。

信息安全问题。实际上,信息安全问题无论对于平台互联网还是产业互联网来说,都是其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产业互联网时代这一问题更为凸显。原因主要在于,与平台互联网相比,产业互联网涉及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和流程,工厂、供应商、消費者高度融合,设备、网络、数据等全面渗透,使得产业互联网的安全边界不断扩展,使得整个系统受到的威胁概率增加。而如果产业互联网的某一环节或节点遭受攻击,所带来的损失往往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对于拥有重大基础设施的工业制造业更是如此,因为一旦与互联网进行产业融合,整个系统就连接了网络,设备、机器不仅面临网络攻击,还会存在数据、信息泄露的可能,生产过程面临更大的风险,导致整个产业链陷入停滞状态,无法正常运行。因此,对于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来说,在复杂多变的产业环境中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数据的安全等,是其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挑战。

资金投入大,融资困难。从产业互联网的资金投入来看,普遍具有投入金额大、费用成本高等特点,而实际上产业互联网由于涉及范围广、环节众多,在进行产业融合过程中所需的资金投入都较大,可以说属于重资产投入。具体而言,产业互联网实际是基于各种技术将互联网系统与产业链进行融合,实现线上线下连接的一个更智能、高效率的巨大供应系统。这不仅说明了整个系统涉及的环节众多,同时也意味着巨额的资金投入和漫长的构建过程。例如,整个智能产业链构建、设备数字化改造所需的物联网、云平台、大数据等技术,都是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进行不断更新和研发。但是,这对于部分企业而言,尤其中小微企业,由于我国金融行业长期的结构失衡,即百分之八十的金融资金被百分之二十的大企业占据,导致大量的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使其受限于资金难题转型进程受到阻碍。根据银监会数据显示,在小微企业所有的困境中,融资难问题仍然被排在了首位。全国中小微企业获得的贷款仅占全部贷款的五分之一。

促进互联网产业融合的建议与对策

注重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培养。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是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不断进行融合,传统产业链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结合的过程。无论是产业互联网中的数据管理、流程再造等,都需要既具有足够产业链管理经验,又具有互联网技术知识的跨界人才进行建设和推进。但是,从我国现阶段来看,由于互联网产业融合近年的快速发展,高校专业教育与市场发展需要的人才数量存在较大差距,以致整个产业互联网发展所需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仍然非常紧缺。因此,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不能单单依靠高校的人才输出,还应通过整个行业和企业的共同参与、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对复合型人才的培训、薪酬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留住人才,培养人才,从而解决人才紧缺难题,进而提高整个产业系统的技术水平,共同推进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进程。

构建和应用标准体系,积极发挥联盟作用。综上所述,由于缺乏产业认可的标准,使得产业互联网规模经济难以实现。如果有一套统一的规则,可以将互联网产业融合涉及的环节和结构进行对接,那仅仅从基础设施角度来说,互联网产业融合所面对的市场将会变大,届时会吸引更多的同领域的企业来进入,共同建设产业互联网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这样不仅有利于内部各企业的转型升级,还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实现。所以,产业互联网构建,标准体系的构建是核心。由于互联网产业融合涉及环节众多,对于标准体系的构建不可能仅仅是依靠其中一家企业就可以完成的,所以无论是技术的制定还是推广,都需要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企业的共同协作,积极发挥联盟作用,才能更高效地构建出相关的标准体系,从而保障互联网产业的进一步融合。例如,加强研发的协同,在信息传输效率、信息安全等关键性技术方面加大投资与研发力度,促进整体基础实力的不断提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尤其在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从而增加我方企业的话语权。

不断提升技术水平,确保信息安全。实际上,无论是平台互联网还是产业互联网,要想实现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良好的技术条件是支撑,互联网信息安全需要相关技术作为保障。例如,利用区块链除了可以有效把握产业链中的金融风险,还可以将智能化的设备与整个网络中的任一设备进行连接,从而实现低成本、点对点的高效沟通,同时借助多私钥手段,可以对访问的权限加以控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实时性,进而全方位保障用户的隐私与信息安全。此外,随着互联网产业的不断融合、发展,大量的实时数据必将会产生,尤其对于工业生产领域而言,同时需要对整个生产制造过程做到精准及实时掌控,这些都需要借助各种技术手段进行辅助,才能更好保证整个流程的稳定、高效运行。所以,积极研发和应用先进技术,不断提升技术水平,确保产业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信息安全,是参与互联网产业融合各个主体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标。

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一般而言,推动传统行业变革的力量始于技术创新,而快速的成功则需要资本支持,面对资金难题,传统企业尤其小微企业可以通过发展“互联网+金融”或借助此类平台来解决融资问题,从而实现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目的。同时,“互联网+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企业在基于现有大数据的情况下,对产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总之,利用金融工具可以迅速撬动产业互联网市场。从近年来看,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快速渗透网络贷款、网络支付等各个领域,尤其针对企业的各种融资形式愈来愈丰富,如阿里小贷、京宝贝、网盛融资等,为大量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融资方式。阿里借助自身平台的客户资源,为平台上企业提供小贷业务;京东则基于对供应商的采购、销售数据,对其开展快速融资服务。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为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解决的方向和途径,成为金融业发展的新方向。

结语

从上述分析可知,受限于资金、人力、技术、成本等因素,互联网产业融合有限,对于传统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缺乏足够的研发能力,无法构建相关的标准和方案,或是无法直接复制大型企业的建设模式,从而对转型、融合产生一些抵触。因此,加大互联网关键技术的研发,创新产业互联网转型、融合模式,为中小企业搭建相关平台,推动标准化、低成本、模块化的互联网系统在中小企业中应用,是产业互联网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韩祥宗.“互联网+”战略背景下我國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8)

2.宋华.基于产业互联网的现代供应链及其创新路径[J].中国流通经济,2018,32(3)

3.吕尚彬,戴山山.“互联网+”时代的平台战略与平台媒体构建[J].山东社会科学,2016(4)

4.万兴,杨晶.互联网平台选择、纵向一体化与企业绩效[J].中国工业经济,2017(7)

5.林晓伟,蒋明琳.产业互联网驱动下农产品物流研究新进展[J].商业经济研究,2017(13)

作者简介:

罗燕君(1978.7-)女,汉,湖南省长沙市人,研究生,硕士,讲师,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电商教研室副主任,电商专业负责人。研究方向: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