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红薯的营养作用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19-10-30 02:57魏荣彬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17期
关键词:红薯栽培技术

魏荣彬

摘要    简要介绍了红薯的营养作用,从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总结了红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东北广大农村红薯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红薯;营养作用;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3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7-0041-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红薯(Ipomoea batatas(L.) Lam.)属管状花目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地下块根,块根纺锤形,外皮黄红色或紫红色。红薯营养丰富,富含钾、 β-胡萝卜素、叶酸、VA、VC和V

1.1    有利减肥

每100 g鲜红薯仅含0.2 g脂肪,产生414.216 kJ熱能,约为米饭的1/3,是一种低脂低热食品。此外,红薯还能有效阻止糖类变为脂肪,有利于健美。

1.2    美容养颜,健身缓老

红薯含有多种维生素、蛋白质、赖氨酸,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润肤、防皱、美容养颜之功效。此外,红薯富含食物纤维,能清理肠管内的废物,具有排毒作用,且其含有的维生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因此,多食用红薯可以保持人体皮肤细腻,减少皮下脂肪堆积。

1.3    预防胆固醇过高,辅助降血压

有研究表明,红薯抑制胆固醇的效果很好,且可以辅助降低血压。钾和钠是影响血压高低的重要元素。红薯中富含钾元素,人体摄入足够的钾,会促进血液排泄掉多余的钠,并促进体内矿物质水平的均衡,最终起到辅助降压作用。

1.4    降低中风风险,养护关节

红薯是“高钾低钠”之王。研究发现,红薯等富钾食物可将中风的风险降低20%。同时,红薯中含有丰富的黏蛋白,对养护关节有一定好处。

2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人们对食物的要求除绿色安全外,更加注重食疗保健作用,在品质上注重口味、口感。就东北红薯而言,生产上往往选择耐旱、抗病、质优、丰产、深受市民喜爱的畅销品种。东北红薯品种丰富,地区间差异较大,颜色、形状、大小各异,甜度、口感、色泽不同,块根生长有丛生型、平铺型、侧生型、窝居型等,品种不同生长各异,枝蔓、叶片、颜色、大小也各异[1]。东北红薯多以黄瓤和白瓤居多,一般选择甜面浠软的品种或甜面耐储藏的品种,如红美玉、黄团密、红金窝、甜浠、红佳人、白心密、丛玉、平甜、乐米、鸿运来、红地雷等。

2.2    育苗

生产上多选择中等大小的种薯育苗,以黑龙江省为例,选择的种薯一般在3月下旬出窖,出窖后晾晒3~5 d,在3月25日至4月4日左右育苗。准备好细黄沙土,在大棚或温室中距地面30 cm搭铺做床(也可做火炕床),很多农户在自家火炕做床,四周用砖砌好。首先将细黄沙用杀菌液调合成含水量40%的育苗用土,闷3 h,床面上铺一层厚10 cm左右调好的细黄沙,然后床上依次紧密平铺种薯,铺完种薯后浇水,再覆盖调和好的黄沙10 cm厚,扣一层棚膜,前期保证床温25~32 ℃,出苗后可适当控温。当苗长出床面10 cm时适当炼苗,定植前7 d需通风炼苗,保证定植后苗壮苗齐[2]。

2.3    定植

选择砂壤地种植红薯(最好黄砂壤土),定植前应先整地,一次性施入腐熟的猪粪30~45 m3/hm2、氮肥225 kg/hm2、磷肥270 kg/hm2、钾肥450 kg/hm2,耙地混匀后,整地起垄扣地膜,垄距为60 cm,扣黑地膜。黑龙江地区一般地温稳定通过10 ℃,在5月20日后,选择晴天上午定植,株行距为30 cm×60 cm,一般红薯苗高在20 cm左右,入土斜插栽苗,浇足埯水后封埯。定植密度4.5万株/hm2左右。

2.4    田间管理

定植7 d后进行补苗,10~15 d后浇1次埯水促进缓苗生长,40 d后开始分枝生长,要及时浇水,选晴天上午采取沟灌,使地膜下土壤湿润,若遇连雨天及时排涝。在田间水肥管理上,要防止地上茎蔓徒长、根下无果。因此,当藤蔓长至封垄时摘心控制生长,同时提蔓管理,防止藤蔓须根植入地下,造成茎蔓疯长不结瓜。结合灌水除草,灌水3 d后垄沟内会长出一层草,要人工及时除草,直至瓜蔓即将封垄时田间杂草不再长出,切记不能使用除草剂[3]。

2.5    收获

黑龙江每年9月末至10月初为收获季节(一般产量为31.5~42.0 t/hm2),首先拔出红薯秧,然后去除地膜,地表收拾干净,利用人工或机械收获,收获时注意防止破损,尽量保证薯块完好,以利于保持其商品性和便于储藏。收获后先晾晒2~3 d,放置于通风干爽处储藏,前期保持23 ℃促进水分散失,有益于储藏,以后逐渐降温,温度保持在16 ℃,弱光储藏,防止出芽[4]。

3    参考文献

[1] 蔡辉,张玉艳.黑龙江北部地区红薯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2008(9):15.

[2] 林雪,丁宝.红薯栽培技术[J].现代园艺,2005(10):10.

[3] 吴巧,吴使卷.浅谈红薯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4(8):10.

[4] 旷碧峰,余席茂,刘志华,等.红薯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18(3):42-45.

猜你喜欢
红薯栽培技术
我挖到了大红薯
童年的红薯窖
寻找红薯宝宝
有趣的挖红薯
红薯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