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进博会,彰显更高水平开放决心

2019-11-01 01:42本刊专题采访组
世界知识 2019年19期
关键词:汉民会展中心博会

本刊专题采访组采访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右)。

伊朗商人博海在中国经商有11个年头了,这些年为了开拓生意,他带着自己经营的波斯地毯和手工艺品在中国参加了不少博览会。去年,在上海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了博海的“新目的地”。博海租用了一个近十平方米的展位来展示他的商品。今年,博海又将重返进博会。

“中国正在努力打造进博会这一新的商贸平台,我认为它不仅属于中国,更是一个全球性的平台!”博海接受《世界知识》杂志采访时这样说。

博海在中国拓展生意的新平台——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首次被提出是在两年前。2017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宣布,中国将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届进博会举行,吸引了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交易采购成果丰硕,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在首届进博会上,习近平主席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中国真诚向各国开放市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要年年办下去,而且要越办越好。据悉,第二届进博会定于今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

那么,集外交、展览、论坛于一体的进博会到底对中国和世界意味着什么?针对这一议题,今年8月《世界知识》对进博会的举办地进行再访,并采访相关官员、学者以及进博会参展企业。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精彩一页

首届进博会是2018年四大主场外交活动之一。商务部部长钟山受访时指出,首届进博会是2018年国别最广、规模最大的主场外交活动,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增添了精彩一页。

首届进博会展现了中国庞大的国际“朋友圈”。商务部部长钟山曾介绍,来自16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11个国家的王室代表、副元首和政府首脑及13个国际组织的负责人齐聚上海,部级以上外方嘉宾超过400位。

首届进博会主旋律是市场开放。关于首届进博会,《人民日报》评论指出,习近平主席宣布激发进口潜力、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多边和双边合作深入发展等重大举措,彰显了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决心,更传递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信念。

我们走访了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他早年曾在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任职,是位国际贸易专家。谈及进博会带给世界的贡献,周汉民说:“进博会作为国家的主场外交活动,意义就远超出进口。在全球单边主义甚嚣尘上之际,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应当如何作为?我们看到,即便单边主义黑云压城,即便世界经济碰到了诸多的‘黑天鹅‘灰犀牛情况,中国依然高举经济全球化旗帜,并通过进博会来进一步彰显对自由贸易的大力推动,所以才有这么多的国家、国际组织以及全球商人参与进来。”

进博会带给上海什么?

谈及进博会带给上海的影响,周汉民表示:“通过进博会,国家要进一步赋予上海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片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科创板正式上板。上海市市长应勇7月2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规划纲要日前已经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已印发。”

谈及自贸区和进博会的关系,周汉民表示,自贸区是手段,目的是以更大的开放来倒逼更深入的改革。若进博会的许多做法可以和自贸区的战略相结合,中国进口商进口效率就会更高,进口的方式、类型会更丰富。尽管进博会年年办下去,但毕竟一年也就是这么几天,而自贸区就可以搞保税仓库,保税展厅将来在自贸区也可以承接一部分进博会的功能。

如果说进博会最大的特点,那就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

周汉民认为:“这是很独特的,也是进博会的吸引力所在,这也说明我们国家搞贸易没有强调只能保持巨额顺差而不考虑贸易平衡,没有强调只能鼓励出口不能鼓励进口。”

进博会吉祥物大熊猫“进宝”。

对于进博会未来的发展,周汉民说道:“首先,国际贸易是三位一体的发展,也就是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都缺一不可。中美经贸摩擦中,中国货物贸易对美国有顺差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技术贸易是美国不愿意开放市场,若开放,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就会大幅度下降,而且美国对华服务贸易持续保持大量的顺差。因而,不要单纯谈货物贸易的进口。其次,进博会应强调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相互作用。海外有许多厂商来参展,其实他们很看重中国的生产能力,会考虑有些产品在当地生产,所以别管人家是合资合作还是独资,我们在办进博会时不能忽略对国际投资的关注,应通过进口商品来带动招商引资。”

进博会的“进口范儿”

首届和第二届进博会的举办地是上海国家会展中心,8月正值会展中心休会期,第二届进博会也处于筹备、布展阶段,因此这里并没有往日的热闹景象。不过,经记者一路探访,在国家会展中心以及其周边区域,进博会的“影子”随处可见。

进博会的效应不只体现在办会期间,据了解,从首届进博会开始,相关部门就一直在搭建“6+365”常年展示交易服务的平台,促进进博会的展品变成大家可以消费的商品。

采访组探访了设在会展中心内的常年展示交易平台。平台包括新西兰国家馆、蒙古国国家馆、东盟国家馆、上海交易团常年展示中心等。“马来西亚的燕窝,新西兰的牛奶,蒙古国的啤酒和羊绒、皮革制品……”记者在探馆中无不感到浓浓的“进口范儿”。

在蒙古国国家馆展馆中,一些顾客表示,“蒙古国制造”以前了解很少,真是令人惊艳。被问及进博会的作用时,馆中的工作人员表示:“其实在中国北方,蒙古国和中国的经贸交流已经很多了,但进博会后,我们的产品进入到中国南方了。”

距离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三公里外的虹橋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也是首届进博会的一个延伸平台。在首届进博会闭幕后,它为进博会参展商中有延展意向的企业提供展品展示和交易,这里也成为了普通市民的“打卡”之地。

位于国家会展中心旁边的商业中心——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也满是进博会的“影子”。来自喀麦隆的利塞特参加了首届进博会,不久前她工作的贸易公司将进博会展出的部分产品转至全球商品贸易港,她代表公司在这里运营着“喀麦隆国家馆”,继续进行展示和交易。

事实上,进博会不仅仅受到了中小企业的青睐,一些著名跨国公司也纷至沓来,在进博会上展示新技术新产品以继续拓展中国市场。瑞士罗氏集团是首届进博会参展企业之一。罗氏集团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进博会不仅方便了国家和企业之间的贸易与经济交流,更促进了全球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

目前,第二届进博会召开在即。首届进博会分为展会和论坛两个部分。展会即国家展和企业商业展,论坛即虹桥国际经贸论坛。第二届进博会将延续首届办会形式。7月26日,商务部副部长、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局长王炳南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目前已有61个国家确认参展第二届进博会,法国、意大利等15个国家确认担任主宾国,共有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参展,参展国家和地区以及企业数量均已超过首届。企业商业展增至30多万平方米,仍然是“一展难求”。

猜你喜欢
汉民会展中心博会
聚焦“丝博会”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小小志愿者
心声
万岁中国
佐敦为全球最大会展中心穿上防护衣
阅读之美 摄于第29届书博会
直企首探进博会
等待亮相
我没有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