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客之道:中国人请客的“智”与“礼”

2019-11-01 01:30
新传奇 2019年40期
关键词:用餐筷子礼仪

待客宴饮并不是将酒肴摆好就完事,主人还要引导和陪伴客人用餐。宴饮开始之前,要进行进食的礼仪,宾先主后说一些互相激励祝福的话,然后再行祭食的礼仪,以报答先祖,表示不忘本。

一直以来,要想宾客尽欢,不仅要准备美味佳肴,礼数也要周全,这样才能充分表示主人的重视和对宾客的尊敬。

八仙桌上有讲究

在古代,大多数人家、酒楼通常都是在八仙桌上用餐。如果八仙桌是摆放在坐北朝南的房间里,北向为上,左边为上,所以最重要的客人一般是安排在北向东边,而主陪则坐在主宾的右手边,依次坐下。如果当天宴请的两位都是贵客,那么贵客们就都坐在北面的两个上席位,主人背对着门即可。

冬夏摆鱼有不同

上菜的顺序讲求也颇多,比如“上菜之法,咸者宜先,淡者宜后;浓者宜先,薄者宜后;无汤者宜先,有汤者宜后”。当客人酒过三巡脾胃疲劳时,“须用酸甜以提醒之”,以起到缓解的作用。

另外,菜肴摆放的位置也有严格的规定:客人面前的桌子上,左边依次为带骨的熟肉、主食(饭),右边依次是大块的熟肉、酒和饮料;在最里边放酱、酪调料,外边放烤肉;干肉脯类的菜肴,弯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

吃鱼的学问就更加复杂。《礼记·少仪》中说:“吃煮鱼的时候,鱼尾要对着客人,冬天的时候鱼腹要向右,夏天的时候鱼背向右。”这是因为鲜鱼肉尾部易与骨刺剥离,所以鱼尾向客。另外,冬天阳气下沉,鱼腹的味道最鲜美;夏天阳气上升,鱼的背鳍最鲜美。按照不同的时节,把最鲜美的部位向右,则是為了右手取食方便。

进食遵守12“毋”

在进食上,也要遵守诸多规矩,《礼记》中就记载了进食时的12个“毋”!简单来说就是与客人吃饭的时候,不能大口吃;要吃进嘴里的,一定不能再重新放到碗中;不能吃太快;吃的时候不能发出声音;最好不要啃骨头,因为啃骨头很有可能发出声,姿态也不雅;已经吃过的鱼肉不能给别人,要自己吃完;不能让客人调味;不能独占某一种食物,尽量“雨露均沾”;吃饭的时候不可以剔牙齿,这种行为极其不雅观;如果汤里有菜才用筷子取食;吃黍饭不能用筷子,也不能用手抓;不能用筷子等用具给米饭散热,这样会显得人太过心急。

陪客之道

待客宴饮并不是将酒肴摆好就完事,主人还要引导和陪伴客人用餐。宴饮开始之前,要进行进食的礼仪,宾先主后说一些互相激励祝福的话,然后再行祭食的礼仪,以报答先祖,表示不忘本。

凡是熟食制品,主人都得先尝一尝,以确认食物的口感和安全。如果是水果之类,则必让尊者先食,少者不可抢先。宴席上,客人出于礼貌,往往会克制饮食,这时主人就应该主动礼让劝食。宴饮将近结束,主人不能先吃完撇下客人,要等客人食毕才停止进食。

虽说这些礼制的规定,在今天看来略显复杂,但无论是食品的摆放位置,还是食用的顺序,无一不体现出主人对客人的尊重,有很多还值得现代人继承和借鉴。

猜你喜欢
用餐筷子礼仪
文明用餐,拒绝浪费
Chopp ed!
用餐时间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筷子的神力等
Taking Meals(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