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铁路机械设备管理的模式与策略

2019-11-04 00:17朱戬邱颖
科技资讯 2019年20期
关键词:管理策略管理模式

朱戬 邱颖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运输业发生了巨大变化,铁路作为国家的经济命脉,其发展速度不断攀升。据统计,我国铁路目前营业里程已达到77965.9km,远超于亚洲其他国家,新的铁路还在不断建设、规划之中,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铁路建设时会使用到各种大型的、智能化的机械设备,这些设备的广泛使用为我国铁路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外,机械设备不仅是铁路事业发展的技术基础,同时也是铁路建设过程中极其重要的辅助生产设备。铁路行业使用的机械设备与其他企业使用的机械设备不同,具备铁路行业的特殊性。因此,在铁路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着铁路行业独有的管理问题,如设备管理缺位、设备保有量大但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如何改善当前我国铁路机械设备的现状,就成为了铁路设备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这对于基层站段发展极为重要,做好铁路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不仅可以促进站段的运营效率得以提高,还能为站段提高经济利益。基于此,该文简要分析铁路机械设备管理的模式与策略。

关键词:铁路机械设备  管理模式  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F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7(b)-0081-02

铁路是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为我国物品运输、人才交流、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铁路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发展迅猛,我国铁路运输业取得了许多的重大突破和进展。铁路企业为了铁路车辆的安全运行配置了诸多的机械设备,这些设备发挥着建设和维护铁路的重要作用,对铁路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例如,在铁路系统中,许多铁路工务站段配备了大型的养路机械设备以及对铁路车辆进行维修和保养的机械设备,以便于及时对车辆进行维修与保养,防止车辆出现故障,避免发生运输安全事故,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然而,由于铁路网十分庞杂,涉及了诸多的铁路系统,难以对其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因此,如何实现铁路机械设备的高效管理便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当前铁路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铁路站段大局意识不强

2013年,铁道部实行政企分离,提高经济效益便成为了铁路企业的奋斗目标,这种意识使得机械设备费用支出占比极大,而机械设备费用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于铁路机械设备管理不善造成的,浪费极其巨大,机械设备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虽然政企分离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但是从铁路企业管理的实践来看,大部分站段的设备管理人员大局意识不强,依旧遵循着以往的管理方式,缺乏主动性与创新性,这种管理方式使得其内部存在的问题受到诸多方面的利益限制,问题难以得到真正的解决。当铁路站段需要购买机械设备时,往往还是向上级集团公司进行申请,由上级单位拨付资金来采购设备。例如,在车辆维修的过程中,如果某个机械动力设备发生故障,而其他站段或部门的同类机械设备在处于闲置状态时,出于资产限制的缘故,不会向拥有闲置设备的站段借用设备,这样缺乏大局意识的行为导致了铁路机械设备使用率低下,难以真正地发挥设备管理作用,也在实践中形成了不完善的和缺乏科学性的铁路机械设备管理模式。

1.2 设备专用性强,处置难度大

由于铁路生产和维护具有专业性,因此铁路购置的机械设备往往具有较强的专用性,即此类设备是专门针对铁路而生产的,无法适用于其他行业的建设和使用。因此,铁路机械设备一般仅用于铁路系统内部的建设和运用。此外,铁路机械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较慢,当铁路技术快速更新换代时,铁路原有的生产设备就难以发挥用武之地,也无法在铁路系统内部进行调剂使用。

1.3 铁路机械设备使用率较低

由于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铁路机械设备购置率同发展模式不匹配,利用率较低。长期以来,铁路站段基于成本考量,同类站段相互协作非常少,各站段都以自己的生产情况为依据进行设备采买,忽视其他站段拥有同类设备的事实,极少发生跨系统的协作,这造成了铁路机械设备使用率偏低。同时由于更新较慢,老旧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无法达到既定效果,造成停台次数多、时间长,对铁路机械设备的性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2  铁路机械设备的管理模式与策略

2.1 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实现铁路机械设备的高效管理,就必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制度是根本,是提高铁路机械设备管理高效性的关键举措。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不仅能指导铁路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还能为铁路站段以及机械设备使用人员提供正确的工作方向和高效的工作环境。在制定管理制度时,必须以各铁路站段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提高管理制度的针对性,使其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模的铁路站段。同时,必须打破各铁路站段的资产限制,合理的资产调拨,让各系统站段均能够进行协作,从而减少闲置的设备,降低设备折旧资金的“流失”。同时加強日常管理,实行“三定”制度,重要的铁路机械设备必须定机、定人、定岗使用,实行交接班制度以及日保养制度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完善铁路机械设备的使用制度,从而提高铁路机械设备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2.2 建立铁路机械设备的有偿使用模式

铁路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不仅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还必须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建立起机械设备的有偿使用模式,该类模式的针对点在于整个铁路行业中铁路机械设备的闲置情况十分严重。正如前文所述,由于各站段受到成本的限制,只在意自己单位成本的得失,忽视与其他铁路站段的互动,使得铁路部分机械设备长期闲置。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方法就是推广有偿使用机械设备,这种模式不仅可以突破铁路企业的利益局限,还能为站段创收。铁路机械设备的有偿使用是指使用方与借用方基于平等自愿的前提签订有效的设备使用协议,在确保机械设备完好的前提下,由使用方向借用方支付费用。除此之外,铁路行业外的其他企业也可以使用同样的方式租借设备,这样就能够大幅度地减少设备资源的浪费,降低设备的闲置率,促使铁路机械设备的使用率得以提高,在提高设备使用率时降低成本,为铁路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3 加大对铁路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力度

当前,随着高速铁路的成熟,加上铁路出行的便捷与经济,铁路已成为大众出行的首选方式,行车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关乎着出行者的生命财产安全,而车辆的运用维修质量主要靠铁路专用设备进行保障。铁路机械设备专门性较强,使用环境特殊,设备损耗率十分高,因此其寿命与其他机械设备相比,往往显得过短。所以,延长铁路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铁路站段就必须加大对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力度。例如,对短期不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定期保养维护;建立大数据平台对机械设备的型号与数量进行详细统计并定期进行维护;对借用的机械设备情况进行记录并确认设备的状况。

3  结语

总之,铁路机械设备的管理对铁路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大意义,铁路站段必须打破当前传统管理模式的局限,从大局出发,建立起系统、科学的设备管理网络和与时俱进的管理模式,进一步为巩固国有铁路在世界的“领跑者”地位、为建设“交通强国”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马海南.铁路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现状及应对[J].石化技术,2019,26(1):166-167.

[2] 冯娜娜,李源.铁路大型养路机械设备管理的模式与策略探究[J].南方农机,2018,49(12):36-37.

[3] 梁忠伟.铁路施工和轨道交通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策略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15):103,106.

猜你喜欢
管理策略管理模式
高速公路合同计量变更管理策略
浅论肝胆胰外科护理的风险因素与管理策略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医院在职职工体检结果分析与健康管理策略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特殊生校园管理策略探析——以福州第十五中学平安校园建设特殊生管理工作为例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残疾人高等教育外聘教师管理模式初探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基于承包商管理的系统化基建安全管理模式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