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网络技术技能教学反思

2019-11-04 00:17马春红
科技资讯 2019年20期
关键词:反思教学

马春红

摘  要:通过多年教学实践,鉴于中职学生水平和学科特点要求,中职网络技术技能学习要加强学生引导和管理,加重知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经验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情境中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模式,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在合作中学习。

关键词:网络技术技能  教学  反思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7(b)-0131-02

1  中职学生学情特点

中职学生组成大多数以中考淘汰的学生为主,他们考不上高中才选择上中专学校。从年龄上来看,学生大多15~18岁,他们比较好玩,对自己也没有正确的人生规划,对待从事的工作也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缺乏强烈的学习动力。从心理上来看,学生没有做好参加工作的心理准备,实践学习中总感觉参加工作离他们还比较远,对待学习实践缺乏激情。从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整体上基础知识薄弱,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主动学习缺乏动力,自控力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这些特点导致在教学中如果不注重教学方式方法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中职网络技术技能课程学科特点

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的网络技术技能课程学习是培养实践技术操作人员为目的的学习,伴随着人们对网络使用的普及,对网络使用专业技术专门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多,而中职网络技术专业课程培养的专业人才是满足社会对网络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

中职网络技术技能教学的目的是让中职学生专业学习,具备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组网、维护、管理和应用开发能力,具备网络协议初步分析与设计、网络设备的调试与开发能力,培养社会网络发展需求人才。目前,网络技术技能教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以中职网络技术技能学习为逻辑体系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以理论教学为主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强调知识学习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学生还要有很强的应用操作能力。基于企业的用工需求情况下的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实践能力,从而使培养出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从目前教学实践来看,网络技术技能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强调理论学习,不重视实践操作,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脱节,注重结果评价,不注重过程评价,使中职生学习知识运用能力差,不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抑制,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3  中职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反思

3.1 准确定位学生主体角色

要让学生明白,中等专业学校就是为社会工作需要的初级人才,他们目前学习的内容就是为了很快走到工作岗位做准备,他们只有现在学得好,走到工作岗位才能得心应手,让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人为本,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实践中去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避免一味成人式的说教,又要在中职网络技术技能教学中按照实际工作环境严格要求,中职生要把所学知识和工作实践情景联系起来,在生活工作实践中构建知识框架,这样学习起来有动力,主动性、积极性强。中职生在实践中扮演项目设计者、实施者以及验收者等角色,学会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评价。

3.2 一线教师要善于变换角色

中职网络技术技能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工作实践经验的传递者。教师的角色是多重的,可以是课堂上课教师,是时间操作的设计者,也可以是项目决策者和管理者;可以是施工方,也可以是监管者,是学生实践操作中解决问题的同伴和教练。教师不但传道解惑基础理论知识,还引导学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帮助学生完成学习内容,达成项目目标。在计划制定和实施中为学生提供帮助,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适时的指导与帮助,对中职生项目理论和实践学习结果进行评估,并及时做出反馈。

3.3 以设立项目教学为核心

中职网络技术教学强调培养实践职业技能,教师要设立真实工作情境作为教学核心,让学生不仅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参与到网络实施的工作过程。教学项目实践设计和实施是否合理是网络技术技能教学实施的关键,是教学单元中项目情景设定的核心要素。实际教学中要以实践项目工作过程中来消化理论知识,认真创建真实的项目教学环境,从而使学生获取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4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作为工作在一线的教师,往往注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忽略了对教学过程的评价。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能够把学生的学习情况直观地呈现在教师和学生的面前,让教师和学生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能够有的放矢,提高教和学的效果。

4.1 建立与网络技术技能学测挂钩的测评体系

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网络技术类(计算机网络技术方向)技能考试大纲(试行)》的考试内容和要求,根据要求3年试点过后,在未来网络技术技能学习中学生最后要通过大纲的考试内容和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制定与《大纲》内容和评价标准相同的考试评价体系,在学校或者区域内建立科学稳定的测评体系,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有的放矢,在考试大纲的框架下安排教学学习和实践的内容,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4.2 建立完善的教学过程评价体系

4.2.1 完善教师评价

教师是教学计划的制定者,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实施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指导者、协调人,对学生最了解,对学生有着客观和全面的评价。教师实施的课程教学过程可以引入过程性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就是通过参加项目训练来考查学生对工作情境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项目实训的设计能力和应用能力,包括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职业素质、专业精神、职业态度、实践记录、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纳入评价范畴,让学生在教学参与过程中潜移默化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通过过程性评价帮助学生进行反馈和反思。在过程评价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既要关注成绩和水平,更要关注过程中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形成。

4.2.2 重视学生自评

科学制定学生自我评价表,主要从学习态度、专业水平、职业素养、合作精神、学习能力等。这样有助于学生从自身的角度了解自己发展情况,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及时调整需要改进、有缺陷的地方,提高学生自身的反思能力。让学生形成自己积极参与的行为表现。

4.2.3 落实企业评价体系

在评价体系中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都是更多的是学校内部循环的评价体系,而企业评价属于学校外部的评价体系。作为教師不要认为企业评价体系可有可无,学生最终将进入社会,成为企业工作在第一线的技术人员,通过企业评价,教师和学生才能第一时间内知道企业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企业评价对学生至关重要。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校和企业联合行动,教师将项目的整个实施情况反馈给企业,同时也让企业的技术员工通过走进课堂等方式第一时间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让企业对学习在项目实施过程的表现给予公正、公平、直观、及时的评价。通过企业评价把企业的考核机制,对员工的技术要求、职业素养、企业操作规范等时间工作要求渗透到日常课堂,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企业需求和企业文化,真正做到培养社会需要的人。

5  结语

总之,中职教师和学生要从传统教学枷锁中挣脱出来,真正做到以社会需求为本,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需求人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专业学校培养的学生能与企业的职业岗位“无缝对接”,满足社会所需,赢得企业的欢迎。

参考文献

[1] 张嘉辰.高职院校网络技术专业课程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8(26):19-20.

猜你喜欢
反思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高职《园林规划设计》示范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